高二政治上學期期末測試題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有關高中二年級的政治上冊期末考試題和答案,希望對大家的政治考試有所幫助!
高二政治上學期期末測試題
1、古希臘有位哲學家說過:“驚奇是學問之父。”也有人說過:你只要一直驚奇下去,你就可能成為一位哲學家了。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哲學是憑空產生的
B、哲學能夠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
C、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D、哲學是“科學之科學”
2、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萬物之源”;我國古代也有“五行說”,認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來的。這兩種觀點的共同之處在于( )
A.科學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
B.肯定了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
C.肯定了物質和意識具有同一性
D.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
3、18世紀的法國爆發了世界矚目的啟蒙運動,啟蒙大師們高舉自由、平等、人權和理性的旗幟,向封建專制制度和宗教神學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從而迎來了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這說明( )
A.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B.馬克思主義哲學推 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變革
C.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D.哲學革命是法國和德國革命的導火索
4、《韓非子》上記述了一個“鄭人買履”的故事。那位鄭人“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從哲學上看( )
A、屬于唯物主義 B、屬于主觀唯心主義
C、屬于唯心主義 D、屬于客觀唯心主義
5、下列說法正確反映思維和存在的關系的是 ( )
A、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謝則神滅”
C、神靈天意決定著社會的變化 D、“物是觀念的集合”
6、“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這是說,真正的哲學( )
A.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B.是世界觀和 方法論的統一
C.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D.能夠到達認識的頂峰
7、 孔子的“民無信不立”“和而不同”等思想精華,對于今天建設和諧社會,增強民族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一論述( )
① 屬于唯心主義的觀點 ②堅持了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③強調了意識的能動性 ④體現了意識的決定作用
A. ①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造燭為照明,求知為運用。學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種,終無收獲。”這一論斷是在強調( )
A.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C.認識是實踐的惟一來源 D.認識對實踐有促進作用
11. 中國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告訴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偉大的事業產生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成就偉大的事業。”這一真理蘊涵的哲理( )
①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②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
③整體和局部的辨證關系 ④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 下列包含矛盾觀點的是( )
①金無足赤 ② 居安思危 ③ 刻舟求劍 ④ 失敗是成功之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唐詩《涇溪》“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履人。卻 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這首唐詩所包含的哲學道理主要是( )
A、矛盾雙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B、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C、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 D、事物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14、下列成語與13題材料中唐詩的哲學內涵相一致的是( )
A、聲東擊西 B、居安思危 C、循序漸進 D、畫蛇添足
15、假如一只水桶的桶邊由長短不一的多塊木板拼合而成,其容量只能取決于最低的那塊木板。這說明 ( )
A.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
B.部分功能決定整體功能,整體服從部分
C.事物是由各個部分有機聯結而成的整體
D.部分具有整體所不可能有的功能
16.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其關鍵是各級領導要學會 在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
A.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有能動的反作用
B.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
C.主要矛盾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D.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17.在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這一論斷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 )
A.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
C.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D.內因和外因的統一
18.“理論創新,這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創新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也沒有止境。”這句話說明了( )
①辯證法就其本質來說,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
②要創新就要有批判和發展
③要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
④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 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9.航空界有個關于飛行安全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隱患。“海恩法則”啟示我們( )
A.規律是客觀的,我們要善于發現和利用規律
B.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觀的
D.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
20.以下屬于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有:( )
①世道變則觀念變 ②歷史是沿著偉人劃出的軌道譜寫的
③倉 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④英雄造時勢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21.黨的十七大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這表明( )
A.社會存在的發展推動社會意識的同步發展
B.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
C.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D.社會意識的變化總是超前于社會存在的變化
22.“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與這副對聯蘊涵的哲學道理相一致的是( )
A.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B.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 此事要躬行
C.自古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D.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23.德國一造紙工人因不小心弄錯了配方,生產出大量不能書寫的廢紙。但他很快發現了廢紙的新用途,取名“吸水紙”,拿到市場上很快銷售一空。這名工人從敗棋中尋找出勝招的做法 說明( )
A.矛盾雙方具有斗爭性 B.矛盾雙方是相互依存的
C.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D.逆境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24.京劇是我國的國粹。觀賞京劇可以根據臉譜區分不同的角色,根據不同的唱腔辨別不同的流派。這表明( )
A.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C.矛盾貫穿于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
D.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根據
25.熟地黃、白芍、當歸、川芎是治療血虛、頭痛、頭暈等癥的基本中草藥。但在臨床運用上,若兼有氣虛就要增加人參、黃芪;若血虛有寒 就要加炮姜、肉桂;若血虛有熱則要加黃連。“四物湯”的臨床運用體現了( )
A.從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B.在共性的指導下研究個性
C.從實踐到理論的過程 D.從主觀到客觀的過程
26.“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這是唐代詩人虞世南筆下的蟬。他認為蟬聲遠傳,不是借助秋風,而是因為蟬自身居于高處。唐太宗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這啟示我們,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
A.必須擁有很高的 社會地位 B.必須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質
C.需要借助外部條件 D.需要與眾不同的品德
27.別林斯基說:“沒有否定,人類歷史就會變成停滯不動的臭水坑。”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
A.人類歷史的發 展就是新制度對舊制度的徹底否定
B.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
C.只要敢于否定,就能推動事物的前進
D.否定就是絕對不相容的對立
28.我國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決定了必須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表明( )
A.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B.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有反作用
C.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D.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
29.青島有個“微塵”,數次為社會公共事業捐款,每次都不留真名。他(她)總是以平常心對待社會的贊譽,一貫以低姿態回避媒體的追尋,卻一次次向需要幫助的人們獻上愛心、伸出援手。這一事例給我們的人生啟示是( )
①實現人生價值并不排斥追求個人利益②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③要在為社會、為人民的奉獻中實現人生 價值④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和諧世界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但建設和諧世界決不是一兩代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世世代代的潛心探索和艱苦奮斗,其間充滿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矛盾和斗爭。這反映了( )
A.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B.人類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只能靠階級斗爭
C.量的積累必然導致質變的發生
D.人類社會是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
二、非選擇題(滿分40分)
31.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注重運用先進典型影響和帶動群眾”,并強調“各行各業都要注意發現和總結自己的先進典型,做到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
結合所學生活與哲學知識說明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的哲學依據(10分)
32.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會場──國家體育場“鳥巢”矗立在世人的面前。但是四年前,“鳥巢”的初步設計方案施工后,14名院士上書國務院,指出“鳥巢”設計方案既不符合“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又忽視了“安全、實用、環保”的要求,該方案被暫停施工。北京市政府根據“節儉辦奧運”的原則,多次召開專家論證會,對“鳥巢”的初步設計方案進行修改。修改后的方案取消了原方案中使用可開啟屋頂,并擴大了屋頂開口,優化了鋼結構,大大 減少了用鋼量,同時縮小投影屏幕以減少光、聲污染。一些新技術 和新材料,如“納米易潔玻璃幕墻”、“區域性綜合節水”等被首次使用。修改后的“鳥巢”方案不僅保持了原方案的設計理念和中國風格,而且進行了大膽創新,充分體現了“安全、實用、經濟、美觀”的原則,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國際奧委會的認可。
請運用有關《生活與哲學》的知識,分析說明“鳥巢”方案是怎樣一步步實現優化的。(20分)
33.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把以人為本確立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反映了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
(1) 閱讀材料,說明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的哲學依據(6分)
(2) 運用生活與哲學知識,說明怎樣才能做到“以人為本”?(4分)
高二政治上學期期末測試題答案
1-5 CDCBB
6-10 CBBAB
11-15 CDABC
16-20 CBABC
21-25 BCCDB
26-30 BBCDA
31、(1)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沒有的。“典型”屬于矛盾的特殊性,但卻包含著同類事物的普遍性、共性。抓好先進典型,可以從中總結出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經驗,從而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發揮巨大的影響和示范作用。(6分)
(2)先進典型體現的崇高精神和優秀品質,能夠對人民起鼓舞和激勵作用,注重發揮其示范引導作用, 能夠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先進,學習進步,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4分)
33、原理: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6分)
方法論: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