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政治哲學主觀題
高中政治哲學部分是整個政治學習的難點。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了如何解答政治哲學主觀題,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解答政治哲學主觀題四大類:
解答政治哲學主觀題第一類:
1、設問類型①上述材料中體現了哪些哲理(或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人生觀、價值觀)?②聯系上述材料,運用所學哲學知識回答:……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或如何做的)?③聯系材料,簡述上述做法的哲學依據。④運用唯物論(或辯證法、認識論、人生觀、價值觀)的知識分析材料。
政治哲學
2、答題要求(1)逐層讀懂材料。從每層材料中一一提取能體現哲理信息的句子。
(2)注意盡量從多角度去思考,一般不要局限于一個方面。
以上兩點是做好哲學題的共性要求,下面的題型就不再重復要求。
(3)組織答案時一般第一點要明確寫出所要運用的哲理(包括原理和方法論)。注意要簡明扼要,切忌啰嗦。
(4)組織答案的第二點就是一定要注意結合材料分析。即總結概括體現哲理信息的句子。注意點到為止。
3、高考例題(分別和上述類型一一對應,注意對照體會)
例1(06政治江蘇卷)38.材料一:自禽流感發生以來,我國政府啟動了整體防控體系,采取免疫、監測、發現、撲殺等對策,有效控制了疫情擴散,并批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用禽流感疫苗進入臨床研究。 同時,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參與禽流感防控國際合作,并與歐盟委員會、世界銀行在北京共同舉辦了禽流感防控國際籌資大會,認真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國責任。
材料二:天花曾是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疾病之一。為了防治天花,人類歷經了幾個世紀的艱辛探索。公元10世紀,中國醫書就記載了接種天花疫苗的方法,但這種方法的危險性很大。到了16世紀,中國醫生發現那些得過輕微天花的人,就獲得了免疫能力,于是開始接種人痘,這種方法很快傳入歐洲,但種人痘仍存在危險。1796年,英國醫生發現,得過牛痘的人不會得天花,并且種牛痘比較安全,于是開始種牛痘,以后種牛痘又傳入中國。直到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在世界范圍內被消滅。
(2)材料二體現了哪些唯物辯證法原理?
(3)運用材料二體現的唯物辯證法原理,結合材料一,談談我們對防控禽流感應有的態度。
答案:(2)①天花病毒在全球的流行,中外醫生在治療上的相互借鑒,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的作用,體現了事物是普遍聯系的。②從天花的泛濫,到人類經過艱辛探索制服天花,體現了事物的變化發展有其客觀規律,人們能夠認識和利用規律。③從天花的肆虐,到接種人痘和牛痘,直至天花的最終消滅,體現了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辯證統一。
(3)①世界各國防控禽流感的工作是相互聯系的,要在加強整個國家防控體系的同時,加強防控禽流感的國際合作。②禽流感病毒的變異和流行有其客觀規律,要認識和利用其內在規律,形成防控禽流感的對策。③防控禽流感,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們既要充滿勝利的信心,又要有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
例2(06政治廣東卷)38.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問題:最近十年,國際上生產柴油發動機的嘖油系統的主流技術從機械式轉向電控式。面對這種技術變化,原來我國該行業最大的企業A擔心自己無力自主開發出能夠達到歐洲標準的技術,無法進入歐洲市場,于是決定與外國企業合資以引進技術。合資的結果是:外國企業控股67%;把企業A的幾百名技術人員全部納入合資企業;還規定企業A其他分公司的同類產品永遠不能進入歐洲市場。由于決策失誤,目前企業A已經瀕臨破產。
我國另外一家企業B則決定自主開發電動噴油系統。該企業在不斷學習外國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經過無數次實驗,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成功開發出了達到歐洲標準的電控噴油系統。現在,其產品打進了歐洲市場,企業蒸蒸日上,成為國內該行業的領頭羊。
(2)聯系上述材料,運用所學哲學知識回答:技術落后的企業如何才能實現成功追趕?(10分)
答案:①看問題要一分為二。對企業自身的實際狀況應做全面客觀的分析。既要看到我們在技術上與國外同行的差距,又要看到我們已經具有一定的實力和潛力,能夠在學習外國技術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創新。(3分)
②要重視發揮主觀能動性。要有敢于創新的勇氣與信心,始終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2分)
③要正確處理內外因的關系。技術落后的企業,在學習外國技術的同時,要重視內因,努力創新。(3分)
④要重視實踐的作用。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只要在實踐基礎上反復探索、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夠實現成功追趕。(2分)
評分說明:(2)的每個要點說出原理給1分,能夠結合材料分析給1分或2分。若不從題目的材料出發,只簡單羅列原理。本小題最高分不得超過4分。
例3(06文綜全國卷I)39、(60分)根據相關資料完成下列問題(7)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實行對外開放,同時還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簡述其中的哲學依據。(10分)
答案:①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構成了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內因。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在于依靠自己的發展,所以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②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們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我國要以更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
③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和外因結合起來才能推動事物的發展。自力更生和對個開放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對外開放要和我國實際上結合起來,自力更生是利用外部條件的前提;中國的發展需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
例4(06文綜重慶卷)38.(32分)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某高校網站論壇上一篇譴責浪費的文章引起強烈共鳴。文章說,有些同學早晨洗漱時任憑自來水嘩嘩地流個不停;在該校餐廳門口的兩個泔水桶里,裝著將滿的剩余飯菜,不少同學還在將大半碗拉面。大半個饅頭往里丟,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寫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自從黨中央提出建立節約型社會的目標和任務后,全國正在展開一場旨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活動。大學生從反思浪費開始學習節約、注意節約了。
(2)從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的浪費行為。(10分)
答案:①價值觀對人的行為具有導向作用。消費行為反映了個人價值觀和消費觀的扭曲。我們應當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導下,樹立正確的個人消費觀。
②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相互聯系。個人活動既受到社會發展的制約,也對社會發展起推動或阻礙作用。建立節約型社會要求個人厲行節約,浪費行為則不利于建設節約型社會。
③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僅是個人的生活作風,更是有志者應有的精神境界。
解答政治哲學主觀題第二類:
1、設問類型運用某一哲理、觀點、關系分析材料。
2、答題要求(1)此類型題由于限定了所要運用的哲理,因而難度較小。答題要求參考第一類型的要求。
(2)關鍵是掌握此觀點的準確內容。
3、高考例題例1(06文綜四川卷)38.(32分)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繼續加強‘三農’工作。28個省(區、市)全部免征了農業稅,全國取消了牧業稅。增加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和對產糧大縣及財政困難縣的轉移支付”。2005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達到2975億元,比上年增加349億元。糧食總產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長的基礎上,又增產1454萬噸,達到48401萬噸。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加強,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2006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達到3397億元,比上年增加422億元。”
材料二:據業內人士分析,按照當前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價格平均上漲幅度粗略計算,農資漲價至少使全國農民增加生產性物質投入390多億元,糧食平均每畝物質投入比2003年增加20多元。──《半月談》2005年第1期回答:(1)運用認識論原理,說明我國現階段加大中央財政支農這一決策的合理性。(10分)
答案:①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認識隨著實踐不斷深化和發展。
②這一決策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我國農業實踐形成的正確認識。
③這一決策已經對當前農業問題的解決和農業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④這一決策在農業實踐中逐漸形成,將隨農業發展的實踐不斷完善。
例2(2006文綜北京卷、38)《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指出:構建和諧社會,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回答:材料一:改革開放前,平均主義分配體制嚴重制約了效率的提高,常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針對這一狀況提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針對貧富差距拉大的趨勢,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又適時提出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
材料二:效率可以給社會帶來更多的財富,從而為促進公平制造條件;公平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從而為提高效率奠定基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應該大力發展生產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縮小差距,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
(2)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說明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答案:①效率與公平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效率與公平是對立的。過分重視一方,另一方就會受到影響。
效率與公平又是統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決可以為另一方的發展創造條件。不能離開效率談公平,也不能離開公平談效率。
②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特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針對效率與公平在不同時期出現的問題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法。
③要全面地看問題。既要重視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解析] 第(2)問是對哲學觀點的考查。注意題目要求是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說明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這就要求學生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有哪些內容,然后再和材料結合逐一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