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復習答題技巧指導
在日常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采取各種方式復習,使學生以已有的知識為基礎,去了解和接受新知識,并增強新知識的鞏固性。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期末考試復習答題技巧的指導。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期末考試復習答題技巧指導:
一、
拿到試卷后不要急著做題試時,一般都是提前5分鐘發卷。每次發完試卷之后,我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雖然我們監考老師對學生三令五申要其先看試卷,不要急著答題,但還是有為數不少的學生根本就不按要求來做,他們常常急于答題。
不能否認,他們這樣做,是為了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答題,但他們這樣做真的科學嗎?讓我們來聽聽有過類似經歷的同學是怎么說的:
“嗨,別提了,我凈忙著做題,結果忘了填寫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最后多虧監考老師的提醒,才沒誤了大事。”
“語文試卷,作文頁被漏印的概率挺低的,可這么低的概率還真讓我碰上了一次:我的作文答題紙只有前面一頁有作文框,后面就沒有了。剛拿到試卷,我光顧著抓緊時間答題,根本沒有檢查試卷。等我發現試卷漏印并報告老師更換試卷,再把前面完成的一部分作文抄過來的時候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作文分就這么丟掉了。”
“為了爭取時間,一拿到試卷就做開了。由于對試卷的難易程度沒有大體的了解,做題沒有針對性,結果考試結束了,我的試卷卻沒有做完。”
從上面這幾位同學的親身經歷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拿到試卷不要急著答題,而要做好這樣幾件事情:
其一,檢查試卷頁數是否齊全,是否有殘頁缺頁的情況,如有問題,要立即向監考老師反映。
其二,把整個試卷瀏覽一遍,對題目難度、題量、題型、答題要求、分值等做到心中有數。然后確定自己的答題方案,即對自己答題的順序和在各個題目上的時間分配作出全局性的安排,同時預留檢查全卷的時間。此外,瀏覽全卷還有這樣一個好處,就是能夠對試卷上所有的題目做到心中有數,在答題時有助于各個題目之間的相互聯想,這對開闊思路,消除記憶堵塞現象很有好處。
其三,確定自己的考生信息填完無誤。不要因為對這個小細節的忽略,而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充分利用提前發卷的5分鐘,做好準備工作,對試卷的難易程度做到整體把握,進而合理分配時間,就很可能成為你在考場上的制勝的關鍵。
二、考試答題技巧之中檔題高檔題(難題)
每個學科的考試,都會設置一定分量(10%~20%)的難題。根據試卷編排的原則,難題一般都放在最后,所以也叫“壓軸題”。
那遇到難題怎么辦呢?又如何從這塊難啃的骨頭上剔肉呢?一位北大學子這樣說:
“難題做不出,容易使人氣餒。不過,你認為難的題目,別的同學也不見得就認為它容易。不妨這樣想:難題雖難,只要我沉著應對,也是可以攻克它的。既然是難題,能攻克最好,不能攻克也是理所當然。我碰到難題別人也會碰到難題,可能我答得還比他們好••••••慢慢從緊張的壓力下把自己釋放出來,使自己的思維高度集中,往往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位同學說的非常有道理,考試中遇到難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因此而亂了陣腳,影響了對其他題目的作答。應試時,你應該抱著這樣一種心理:只要自己盡力而為,發揮出實際的水平就足夠了。
另外,在應試的過程中,我們千萬要注意一點:不要讓題目留空。
3位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同學在談到自己的應試技巧時這樣說:
“卷面上一定不要留空。有的題即使完全不會做,也應該把有關的思路寫上去,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了可能得分,而一點兒不做老師是肯定不會給你分的。而選擇題更是這樣,即使不會也應猜一個答案。”
“所謂難題,并不是同學們一點都不會解,而往往只是在整個解題思路中某一個環節自己卡殼了而已。如果我們能把解題過程中自己懂的部分,利用一定的文字、符號、公式、方程等展示出來,就能得到相應的分數,為何要全部留空,讓整道題目的分數白白丟掉呢?”
“即便題目真的很難,也不要輕易放棄。如果是選擇題,憑‘感覺’選擇一個答案,絕對不要留空;如果是主觀題,也應盡可能寫上幾句,要么把與題目相關的書本知識和時政知識寫一點,要么把題目材料抄一些,或者把題目材料‘翻譯’、整理成學科語言,組成一個‘形’似完整的答案。”
正式考試中,給分標準正如這些同學所說的這樣,大題都是按步驟給分的。所以即使你不能完全解出題目,也應該把自己能夠解出的部分寫上。要知道,多寫就有多得分的希望。
三、合理分配答題時間
一些同學考試沒考好,不是敗在自己掌握的知識多寡上,而是敗在考試時間的統籌安排上。他們一出考場,抱怨最多的就是時間不夠用,以至最后許多本來會做的題目都沒有做完。
的確,如今的考試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題量大。許多同學不是不會做,而是做不完。因此,如何分配有限的答題時間就成了考試成敗的關鍵。
那么,如何合理分配答題時間呢?我們還是來聽聽北大清華學子們分享的高招吧:
“我們應該做到‘量菜吃飯’,按‘分數時間比’的實用原則,分值大的題目多花些時間,分值小的題目少花時間。”
“一看就會做的題目先做,需要思考一下才能解答的題目放在第二梯隊完成,難度很大或從未見過的題目放在最后攻關。”
“在作答過程中,要注意時間的靈活安排,譬如,一道題你計劃用5分鐘,但5分鐘過后,若一點眉目也沒有,你可以暫時跳過這道題,但若接近成功,延長一點時間也未嘗不可。”
“做選擇題,一般來說,一個選擇題用50秒,最多不超過一分鐘,不會的選擇題也要根據理解和第一感覺選擇一個選項,是否更改留待檢查時作出決定。做一個非選擇題,一般用15~20分鐘,所寫的答案要點與分值基本相當時,就要停下,做下一個題目,等做完后面的題目后,若有時間再補充答案要點。”
“合理利用考場時間的關鍵,在我看來就是勇于舍棄。某道題目的一個進攻方向或方法不行,要勇于馬上變換思路,此路不通還有彼路,‘條條大路通羅馬’,一條路上耗死的傻事萬不能做。不必要時,甚至屢攻不克的碉堡也可繞過去,否則與自己的克星一起相持,而白白放過了后面的小case,豈不冤枉?”
以上這些同學分享的時間分配方法就有可取之處,不妨借鑒過來為你所用,相信這會對你的學習有很大幫助。記住這樣一點:考場上的時間是“一寸光陰一寸金”,你必須精打細算,更地發揮自己的實力,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