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復習方法
對于歷史課本內容,同學們一般都能看懂。但看不看得進去就是另一個問題了。那么高一的時候有什么好的學習歷史的方法和技巧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高一歷史復習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高一歷史復習方法有哪些 篇1
知識結構化。
所謂知識結構,就是知識的相互聯系。歷史教學中幫助學生構筑知識結構,就是要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納入完整的學科體系之中,變成主干分明,脈絡清晰有條理的知識網絡。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首先,歷史教材可分為世界近現代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三塊。其次,各大塊又有自己的知識結構,如中國古代史可以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三部分。再次,各部分又有自己的知識結構,如中國奴隸社會可以分為形成、發展、強盛、瓦解四部分。從微觀的角度來看,一個歷史概念往往也有它固有的結構,比如講到資產階級革命,一般是從背景(原因)、經過、結果、性質、影響等方面敘述。分析背景,往往離不開下列三方面內容:一是資本主義的興起,新的生產關系出現;二是原有的封建王朝嚴重地阻礙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三是新舊兩種勢力的矛盾斗爭直至激化,爆發革命,象英、美、法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都是如此。
高一歷史復習方法有哪些 篇2
內容線索化:
(1)從線索的范圍大小來看,有粗線索和細線索之分。粗線索的范圍比較廣,比如把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分成形成發展、民族融合、經濟繁榮、繼續發展、衰落五條線索。把中國近現代史分成中國人民的屈辱史、中國人民的抗爭史、中國人民的探索史三條線索。細線索范圍較小,甚至可以直接由知識點串組成線。比如中國近代史中,國內階級矛盾是如何向民族矛盾轉化的這條線索,可縱串下列知識點:南昌、秋收、廣州三大起義三次反圍剿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華北事變《八一宣言》瓦窯堡會議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從高考試卷來看,每一道問答題實際上至少包含著一條細線索,如果我們不加強對學生理清線索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答題時就會丟三落四,史實混亂。
(2)從線索的內容聯系來看,有縱向線索和橫向線索之分。線索化首先要加強知識的縱向聯系,使知識更系統,更具條理和科學。縱向線索容易削弱知識的橫向聯系,因此,還要進行知識的橫向聯系。如中國的抗日戰爭分為防御、相持、反攻三個階段,這可理解為抗日戰爭歷史的縱向聯系;抗日戰爭歷史橫向關系是日本侵華、正面戰場抗戰、敵后戰場抗戰、國共關系。這樣通過縱橫串聯,就可以理清知識網絡,建立知識點的座標體系,使學生形成一個豎成線、橫成片的立體知識網,便于把知識學活。
無論采用何種線索復習,都要求教師進行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就是教師變教為誘,學生變學為思。理出線索僅僅是引導學生探堂入室的第一步,而從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問題,提煉觀點,串組成篇,則應在教師啟發指導下通過學生思考、探索、發現這樣一個師生合作、師生互動的過程來完成。
高一歷史復習方法有哪些 篇3
1、歷史等文綜復習,需要閱讀、理解、記憶、掌握運用的知識較多,一定要提高學習效率。先學會梳理自身學習情況,以課本為基礎,結合自己做的筆記、試卷、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等,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具體的去一點一點的去攻克、落實。哪塊內容掌握的不好就多花點時間,復習的時候要系統化,不要東一下西一下,后啥都沒復習好。
2、可以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復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于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速讀記憶的練習見《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用軟件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