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曹原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
95后天才少年曹原此前因連續在國際頂刊發文,被稱為“石墨烯駕馭者”,備受國內外學術圈關注。
記者查詢發現,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官網顯示,曹原將于2024年7月起正式擔任該校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Physical Electronics(物理電子學)、Micro/Nan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微納機電系統)、Physics(物理)。
曹原199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2010年,14歲的曹原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學院,并入選“嚴濟慈物理英才班”。曹原在中國科大就讀期間,先后兩次榮獲新創校友基金會設立或資助的海外交流獎學金與郭沫若獎學金(后者是中國科大本科生最高榮譽獎)。2014年,他到麻省理工學院讀研究生,2020年獲得博士學位。
從2021年到2024年,曹原在哈佛大學擔任初級研究員,此后將加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擔任教職。
曹原的個人網站上顯示,他專注于“扭曲電子學”——材料中的電子學與“扭曲”的研究。他在網站上自我介紹道:“我的興趣和專業非常多樣,涵蓋物理學、電子工程、納米技術和計算機科學。我也是電子黑客、天文攝影和小提琴的愛好者。”
2018年,曹原因發現石墨烯超導角度轟動國際學界,開辟了凝聚態物理研究的新領域,成為《Nature》雜志創刊149年來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的最年輕中國學者。當年,《Nature》發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學人物”中曹原位居榜首。
此后,曹原連續在國際頂刊發文,目前,他至少已經在頂尖學術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發表了9篇論文。包括8篇《Nature》和1篇《Science》。僅2021年上半年就密集發布了4篇,被稱為“石墨烯駕馭者”。曹原還曾獲2021年凝聚態物理領域青年物理學家最高獎(William L. McMillan Award),以表彰其在“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發現和探索超導電性和相關量子現象”取得成就。
曹原是哪國國籍
曹原是中國國籍。曹原,男,199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2007年,到深圳耀華實驗學校讀書,曹原用了三年的時間讀完小學六年級、初中和高中的課程。2010年,高考總分為理科669分,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018年3月5日,《自然》連刊兩文報道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兩篇Nature論文的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曹原來自中國。
這名中科大少年班的畢業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這一發現轟動國際學界,直接開辟了凝聚態物理的一塊新領域。如今,正有無數學者試圖重復、拓展他的研究。2020年5月6日,曹原再次背靠背連發兩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為共同第一作者。
伯克利大學厲害嗎
伯克利大學是一所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頂尖的大學之一。其在學術聲譽、校園設施、研究項目、師資力量和學生生活等方面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伯克利大學在多個學科領域都有杰出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貢獻,特別是在理工科和社會科學領域享有極高的聲譽。此外,伯克利大學還是一個頂尖的研究型大學,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研究機會和國際交流項目。
綜上所述,伯克利大學是一所非常厲害的大學,其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伯克利大學人才培養
截止2021年10月4日,伯克利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產生了114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三)、14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四)和25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三)。數學家陳省身在此建立了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等人在此領導曼哈頓計劃,制造出人類第一枚原子彈、氫彈。
歐內斯特·勞倫斯在此發明回旋加速器,并創立了美國著名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西博格等人在此發現了十六種化學元素,其中第97號元素“锫(Berkelium)”即是以“伯克利”命名。
伯克利為硅谷培養大量人才,包括英特爾創始人戈登·摩爾、蘋果公司創始人斯蒂夫·沃茲尼亞克、特斯拉創始人馬克·塔彭寧等。知名華人作家張愛玲、國學家趙元任、政治家孫科均曾在此求學或工作。
伯克利大學的歷史
伯克利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55年,當時加州立法機構通過一項法案,計劃在舊金山建立一所公立大學。然而,由于一系列的爭議和政治斗爭,最終在北加州的伯克利市選址建立了該大學。伯克利大學在1868年正式成立,并成為加州的第一所公立大學。在早期的幾十年里,學校經歷了探索和發展的階段,努力追求卓越的學術和研究成果。在20世紀初期,伯克利大學逐漸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大學,擁有各個學科領域的優秀教師和研究人員。在20世紀中葉,伯克利大學成為美國1960年代學生運動的中心,學生們在校園里組織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呼吁對抗種族歧視、反對越南戰爭等。這一時期對伯克利大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得學校成為美國乃至全球的革新和進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