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文科地理最全學習方法
方法一、理解與記憶相結合
方法二、注重地圖的閱讀和使用
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地圖是地理學科區別于其他學科的突出特點。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地理學習的根本。“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教學時需要將地圖和知識點相結合,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的讀圖習慣。
1、地圖和知識點相結合。
地理離不開地圖,學生平時需要多看地圖,將知識點與地圖結合,并逐一在圖中查找、落實,把地圖印在腦子里,并在圖上再現知識。這樣,在解答地理問題時,頭腦中就會有清晰的地圖,可以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從容作答。如:在學習氣候類型的成因分布時將知識點與氣壓帶、風帶分布圖與氣候類型的分布圖聯系在一起,進行比較分析,學習起來,就比較容易。
2、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的讀圖習慣。
分析近幾年的高考試題,每年的高考中都有二、三十幅地圖,基本上每條題目都用到圖。學生要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的讀圖習慣。
第一步:分類。拿到一幅地圖,首先要進行分類,分析判讀這是一幅什么圖。如:光照圖、地形剖面圖、景觀圖、等值線圖。只有對圖作出準確的判斷,才更易解題。
第二步:讀圖。讀圖要注意先后順序。首先看圖名,這是一幅什么圖,哪個地區的圖等;其次看圖例,如:比例尺、指向標。如,2010年廣東省高考題:從1971-2000年甲乙兩地各月氣溫與降水分布圖中,判斷氣候類型,把曲線設計為降水,柱狀設計為氣溫。很多學生沒有認真看圖例,按照平時的慣性思維,把曲線認定為氣溫,柱狀認定為降水,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最后看圖,這個時候需要仔仔細細地研究圖,不漏掉任何信息。
第三步:用圖。把跟這幅圖相關的知識點在腦中反映出來,結合題目,找到有效的信息進行分析解答。
如,拿到一幅洋流方面的圖,腦中就要反映出有關洋流的知識點:洋流的分布規律、洋流的性質、洋流的成因、洋流的地理意義等,找到與題目相關的知識點,再跟題目相結合,分析解答。
方法三、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
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有助于學生減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高考題型分為選擇題和綜合題,解決選擇和綜合題的方法有所區別。
(一)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對那些地理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地理選擇題尤為重要,因為選擇題為考生圈定了一個思考范圍和選擇范圍。
1.肯定法。
運用學過的知識可以直接選出來,多考查記憶性知識,必須看完所有選項再選擇。
如:2011上海春季高考題。當我國西部地區河流普遍處于枯水期時,通常會出現的地理現象(?搖)
A.地中海沿岸地區炎熱干燥?搖?搖?搖?搖B.巴西南部熱帶草原炎熱干燥
C.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搖?搖?搖?搖D.澳大利亞大陸晝短夜長
答案C。通過分析題干得出,此時是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可以直接把C答案選出來。
2.排除法。
如果選項羅列地理事物或現象比較多,就可以先將選項與題干對照,排除掉明顯錯誤的選項,再看答案是否前后矛盾。這樣可以降低難度,縮小范圍,減少錯誤。
如:圖中箭頭所示為風向,該天氣系統所在位置及名稱為(?搖?搖?搖?搖)
A.南半球,氣旋?搖?搖B.南半球,反氣旋?搖?搖C.北半球,反氣旋?搖?搖D.北半球,氣旋
答案D。通過分析,判斷氣流由四周流向中心為氣旋,可以排除B、C選項,再看氣流的旋轉是逆時針,判斷為北半球。
3.優選法。
如果選項中有多項合理,但題干中有“最”、“主導”、“第一”等字樣時,就要選擇最合理選項。
4.轉換法。
即將條件換成另外一種相同的說法,該說法比其他選項更直接,利于選擇。
5.圖示法。
將比較抽象的內容用直觀示意圖表示出來,利于選擇,如太陽直射點移動、晝夜長短變化等題目。
(二)綜合題的解題技巧
首先對問題進行分類,看清題目問的是哪一類問題,如:特征類、評價類等。特征類就需要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自然類型包括位置、氣候、水文、生物等;人文類型包括農業、工業生產特征等。評價類問題常常表述為“作用、意義、影響”等,可從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或有利、不利等方面來表述。
其次,在解題過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步驟。
第一步看完所有文字、表格、圖,文字要圈出關鍵詞,挖掘圖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條件,包括圖例、注記、文字、線條等。分析材料的含義和用意,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再將所有能用的條件進行歸納。
第二步審題,通過分析題目中的問題,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聯系平時所學的地理概念和原理,形成解題的思路。
第三步解答,在解答過程中,要聯系題目給出的條件,逐次表述,要有條理性,解答時,可對知識點逐一編號,這樣就會一目了然。
看了2017文科地理最全學習方法還看:
1.2017文科學習計劃
2.2017高考地理必記知識點
3.2017高考地理知識點大全
4.2017高考地理區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5.2017年地理會考復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