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綜的材料題的審題及答題技巧(5)
3、答案規范化。
第一,觀點正確,史論結合:
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是解答問題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體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論”是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或觀點。史論結合,就是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去分析史實,得出正確的評價或結論,做到材料(史實)和觀點相統一。敘述史實是答題的基礎,好比“畫龍”;簡要的分析、評論是答題的靈魂(即考生的立場和政治方向),猶如“點晴”。答題既要反對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對缺乏史實的泛泛空論。
第二,敘事有序,論證有力:
歷史問答題各種類型題雖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考查的側重點,但解答時都離不開史實的敘述和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評論、論證。敘述史實要有序,或按時間順序,或按空間順序,或按邏輯順序,切忌雜亂無章,顛三倒四。分析史實,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論證某種觀點正確與否,要抓住要點、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論證有力。
第三,詳略得當,要點全面:
試題要求的重點,應該多寫詳答,將各要點,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點部分就須少寫略答,以繁中求簡,雜中取精。這就是要答題“要點化”。當試題涉及到很多時,答案的每個要點就要簡明扼要;試題要求的內容較少,答案則應相對比較詳細具體。
第四,文字準確,條理清楚:
有些考生答題時文字表達能力差,語無倫次,詞不達意,不會概括,羅羅嗦嗦寫了一大篇,不得要領,看不懂他究竟說什么。好的答案在表達上應力求文字準確、簡煉。這就要學會提煉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編寫形式上,要根據題意和答案內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個要點前面必須有數碼序號,做到“段落化、要點化、條理化、序號化”,以求層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第五、認真檢查,及時更正:
對題目和答案要認真而嚴格地檢查一遍。看審題是否偏差,題意是否抓準,要點是否齊全,答案是否完整。通過檢查,應及時更正,做到對題作答,要點分明,書寫規范,亦無錯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