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考文綜的答題指導方法(2)
3、指導學生分析問題,教會學生組織科學嚴謹的答案
在高考主觀性試題中,表達不清是造成學生答題失分,特別是論述題失分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現為:段落層次不清,理論與材料脫節,邏輯混亂等。自高考命題改革以來,為克服學生多多益善、雜亂無序、堆砌材料或泛泛底座的現象,評分標準也由原先的采點給分逐步向采點與采意相結合轉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考查力度不斷加大。為此,在高三復習中,學會組織科學嚴謹的答案、培養學生掌握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十分必要。政治科高考試題的答案,無論在邏輯縝密、語言簡練、還是在格式規范化方面都堪稱表率,在復習中,教師應利用高考試題,對學生進行答題方法的指導與研究,主要分析為什么這樣表述?否則將會產生什么不良后果?等等,以此來培養學生邏輯嚴謹、條理清晰等文字表達能力的培養。
4、指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的方法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高考復習中,要指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就要把學生看做主動學習的對象,啟發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可以在復習教學中有意識設置問題陷阱,引導學生去發現;教師還可以多提供給學生與時事相關的感性材料,從感性材料入手,讓學生發現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多參與討論,在討論活動中學會發現。教師對學生發現的所有問題及時引導,讓學生主動去分析、去解決。
5、指導學生學會將知識點進行立體分析
教材是平鋪直敘的,平時的講授也是按照教材的體系進行的,是一種平行系統,而高考命題的思路變成了專題形式,是一種立體系統。因此,高考復習必須指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立體分析,掌握立體分析的方法。如:對于國有企業改革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復習:國企改革和價值規律的關系、國企改革和所有制結構關系、國企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國企改革和調整經濟結構關系、國企改革和經濟效益關系、國企改革的哲學思考、國企改革和國家職能的關系、國企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關系,等等。這種學習方法既形成了知識系列,實現了相關知識的貫通,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