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文綜備考:如何吃透史地政知識點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一詞最早見于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于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2016年高考文綜備考攻略:如何吃透史地政知識點? 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1、 史地政三科具有不同的特點:
政治是相對比較正統的學科,政治上是不能犯錯誤的,所以對于政治科目的學習,只需要注意一點兒就行了。學會答題的官話套路,把各種馬克思主義的定律、我國政治制度的鐵律、商品經濟的發展規律等背好了,遇到題目的時候多角度代入,做到面面俱到,政治分數就基本可以保證了。所以說,政治課對于背誦的要求是很高的。中國人有個毛病,就是越是好的東西,經過高考一折騰,就紛紛變成惡魔了,比如魯迅、比如馬克思。
所以,如果真的對政治感興趣的同學,不妨看些雜志,南方系的可以看、黨系的也要看、新左派的也要看,對政治語言有一個了解,答題既在套路之中,又在標準之外,是一種最值得肯定的政治答題思路。可有兩點要注意,一是每月每種雜志看一次一本即可,同時試著對一個事件自己寫篇時評;二是南方系的更容易蠱惑大眾,有很多親美的、叛逆的觀點在里面,易引起孩子們的共鳴,需要孩子們能夠辯證地對待;
歷史是一個很靈活的學科,以史為鑒,歷史和現代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同時歷史越來越平民化、趣味化的趨向,使得歷史出題沒有固定的套路,相對來說比較有趣,尤其是選擇題~~~即使是很優秀的歷史老師,也會在一道題上栽跟頭。可歷史主觀題基本上是不會脫離課本史實的,所以課本是必須要重視的,我當年是把自己的歷史課本看了最起碼十遍。為什么能這樣呢?
因為我本身比較喜歡歷史,所以我在一段時間內沒有買任何歷史類的書去看,導致我可以看的書只有歷史課本……不得不說,這種饑餓逼迫法還是很有效果的O(∩_∩)O~在博覽之后,我開始做專題提綱,以另外的角度重新串理知識體系,即是再次的記憶過程,也是一次自我對歷史發掘能力的提高。
針對歷史的客觀題的靈活性,可以有針對性地尋找一些答題技巧,比如答案矛盾排除法、最優選項法、背景聯想確認法等,多看一些題目,關鍵是在我剛剛提到的兩步之后,偶爾看一些野史類的東西,擴展自己的歷史觀角度,有一個判斷的視角。
地理是一個偏理科的學科,很多文科同學可能不喜歡地理學習,而且很神奇的是,地理在大學的時候是隸屬于理科學科的。所以,其實高中地理不同于大學地理,純理性的東西本質上并不多。高中地理的學習關鍵就如數學一樣,兩字:練題!并對幾類關鍵的地圖記憶清楚,多畫幾遍就好。另外,地理方面有一些小的竅門公式,大家一定要熟背,要清楚來龍去脈,比如上上西西下下東東。再者,地理千萬不能死記硬背,學習地理關鍵的要清楚"為什么"的問題,而不是在"是什么"上糾結不清。我當時倒覺得地理是文綜里最簡單的一個學科,它有確切的答案,不需要你在一些細節上想著討好閱卷老師,這個當學員做多了文綜題的時候就會覺得很爽啦。
2、 文科學習的隱性知識:
文科學習我喜歡用一個詞來形容:袖里乾坤。就是說,文科學習要做細,在小知識點中夾雜大學問,粗條大枝的學習是不可能在文科學習中獲得好的成績的。例如,字跡工整問題,你的所有考試都是筆頭上的檢查,而且文科閱卷工作主觀性很強,你如果在印象分上掉了份兒,在專業性方面補回來會比較艱難;再例如,文科學習要重視邏輯性,特別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集合,要善于培養自己的整體思維能力,以歷史為例,不僅要縱向地對歷朝歷代進行總結,也要橫向地對政治、經濟、文化進行聯系;再例如,文科學習特別需要細致的探究能力,文綜成績偏平均和穩定,如何造成區別度呢?就是在踩分點上下功夫,在一般人都能想到的角度之外另添一個新穎的觀點,這部分答案就是我們中級檔和高級檔的最大差距所在。
2015高考文綜復習:多看多想切忌死記硬背
死記硬背式題目逐年減少
近幾年來高考政治試題中“死記硬背”式的命題數量逐年減少,聯系國際、國內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題量逐年增加。
今年政治高考中有些命題以最新的時政材料為背景,突破教材原有體例,注重考查考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為遏制“死記硬背”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例如第30題,請考生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上海冬春修剪行道樹枝過去和現在的不同做法進行比較,并舉一個日常生活中符合或違背循環經濟理念的實例。
試題設問中出現了兩個重要概念,“可持續發展”雖在教材中涉及,但不是教材的主要知識點;“循環經濟”是我國最新提出的經濟概念,屬于時政內容,試題引導考生要關注現實生活。第1個小題“從資源和環境兩個角度進行比較分析”,該題不再實行采點給分,如果考生脫離命題的情景泛泛而談,最高只給一半分數。此題不僅考查考生掌握教材相關知識點的程度和能力,更注重考查考生積極思維的能力,體現了“二期課改”的目標要求。
難度降低為學生“減負”
今年高考政治命題,總體難度比前幾年有明顯的降低。從各大類題型看,填空題、單項選擇題、分析說明題難度與去年基本持平,不定項選擇題、簡答題難度降得較大,論述題難度有所提高。特別是選擇題的命題更加嚴謹,比較符合當前上海中學政治課教學實際,學生容易判斷、選擇。簡答題命題盡管形式很活,但比較注意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考生也能夠較好把握答題的思路和要點。如第31題請考生運用教材“選擇投資對象”知識,思考、尋找兩種不同類型的投資對象。此題考查的知識點并不多,考生只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經濟頭腦,可以從儲蓄、股票、債券到集郵、辦企業等多角度答題,此題考生只要將教材知識與社會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就能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