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2016年中考語文真題及答案
廈門市2016年中考語文已經結束有一段時間了,廈門市中考語文真題及答案出來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于2016年廈門市中考語文真題以及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廈門市2016年中考語文真題及答案
廈門市中考語文真題第一部分 積累與運用
一、語言積累
1.請根據提示填寫相應的古詩文。
(1)潮平兩岸闊, 。(王灣《次北固山下》)
(2)萬里赴戎機, 。(《木蘭詩》)
(3)曉霧將歇, ;夕陽欲頹,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4)湖上影子, 、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 。(張岱《湖心亭看雪》)
(5) ,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6)濁酒一杯家萬里,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7)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生”與“義”不能得兼時,總會以孟子《魚我所欲也》中的“ , ”作為自己選擇的標準。
(8)龔自珍在《已亥雜詩》中以落花自比,表達自己不忘報國之志的詩句是:“ , 。”
二、語言運用
2.根據情境,將下列對話補充完整。
中山公園公交站牌前,一位中年婦女正焦急地張望著,你上前熱心詢問:“ (1) ”她說:“我急著要到輪渡和旅行團會合,可等了很久也沒車。公交車啥時候能到這兒呢?”你馬上拿出手機,查了“無線城市掌上公交”之后,告訴她:“ (2) ”(提示:請參照右圖作答,汽車圖標表示公交已到達的站點。)
3.根據提示,完成(1)-(3)小題。
端午時節,粽香陣陣,龍舟競渡,祭祖祈福。在閩南,劃龍舟、水上捉鴨、走“貢王”等民俗活動異彩紛呈,A家諭yù戶曉。廈門的龍舟賽每年都在集美火熱開賽。又是一年競渡時,這里金鼓齊鳴,B人聲頂沸huì。健兒們駕著七彩龍舟,劈波斬浪,C銳nuì不可當。岸上喝彩,水上聲嘶,D氣沖chōng斗牛,熱鬧非凡。
(1)請講文中的詞語“龍舟競渡”,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寫在“田”字格內。
(2)文段中ABCD四處加點的詞語,注音與書寫都正確的一項是( )
(3)端午“賽龍舟·賽詩歌”活動中,有一首描寫龍舟賽的詩,順序被打亂了。請你將它還原。
競渡詩
【唐】盧肇
①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②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③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④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飛鳥退飛。
詩的正確順序為:( )( )( )( )
4.綜合性學習。
2016年1月23日,“翰墨清雅——文房四寶展”在廈門華僑博物館開展。最早的筆和紙、最美的硯和墨讓大家眼界大開。觀展之后,同學們圍繞著“走進文房四寶,弘揚傳統文化”這一主題開展了系列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
【翰墨意】
(1)小文收集到了如下資料:“文房”古時專指文人書房而言,“文房四寶”則是對筆、墨、紙、硯四種必備文具的統稱。四寶中以湖州產的湖筆最為著名,徽州為名墨產地,宣城產的宣紙最佳,肇慶的端硯則是硯中精品。湖筆、徽墨、宣紙、端硯為“文房四寶”之上品。
以上材料從哪兩個方面介紹了“文房四寶”?
【古硯情】
(2)古硯清雅,多雕刻圖案以示主人的品味。小彥收藏了幾款中意的硯臺,請你從一下三款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款,從圖案表達的內涵的角度,說說你選擇的理由。
【出巧思】
(3)小思介紹了一款毛筆和雨傘相結合的新用品(如右圖)。請你發揮想象,在“筆墨紙硯”中任選一種,與其他物品項組合,參照示例,向同學們介紹你的創意。
小思的介紹(示例):這是一款毛筆雨傘。它將毛筆與雨傘巧妙結合。傘柄如一根筆桿,傘尖用軟橡膠制成筆頭形狀,雨傘束起像是一支毛筆。傘面無水是白色,遇水則變黑色。有這樣一把傘,你就可以在驟雨初停的廣場上即興書寫。
【善妙辯】
(4)現代科技的發展讓傳統的“文房四寶”逐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有人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文房四寶”遲早要成為博物館的陳列品;也有人認為,“文房四寶”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應得到更好地傳承。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簡要談談。
廈門市中考語文真題第二部分 閱讀
三、名著閱讀
5.按照要求,完成(1)-(2)小題
(1)《簡·愛》深受讀者歡迎,各出版社不斷再版,其封面設計也各具特色。請從以下封面中選擇你最欣賞的一幅,結合你對《簡·愛》的閱讀體驗,說說選擇的理由。
(2)在《西游記》中,孫悟空與豬八戒的關系令人玩味。他們的關系如何?請你結合一個具體的故事情節,談談自己的看法。
四、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6-9題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乙】隋文帝時,大宛獻千里馬,鬃曳地,號曰獅子驄。惟郎將裴人基能馭之,朝發西京,暮至東洛。隋后不知所在。
唐太宗敕①天下訪之,同州刺史宇文士及訪得其馬,老于朝邑市面家,挽硙②,駿尾焦禿,皮肉穿穴,及見之悲泣。帝自出長樂坡,馬到新豐,向西鳴躍。帝得之甚喜,齒口并平③。飼以鐘乳,仍生五駒,皆千里足也。后不知所在。 (節選自張騫《朝野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