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2016年中考語文真題及答案(2)
【注釋】①敕:帝王的詔書命令。②挽硙(wèi):拉磨。③齒口并平:指馬老了。
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
(1)才美不外見 (2)執策而臨之
(3)鬃曳地 (4)飼以鐘乳
7.找出與甲文“策之不以其道”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A.何陋之有 B. 唐太宗敕天下訪之
C.輟耕之壟上 D.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8.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2)帝得之甚喜
9.簡答題
(1)乙文體現獅子驄有“千里之能”的句子是: 。
(2)甲、乙兩文既談“千里馬”,也論“伯樂”。請你結合甲、乙兩文,談談“伯樂”的重要性。
五、閱讀下文,完成10-12題
①蘇格蘭公投落下帷幕之際,吸引人們眼球的不僅僅是票選的結果,更有英國人那奇葩的計票方式。計票的人竟然是在紙上一條條地畫豎杠杠,視覺效果非常凌亂。這引得人們議論紛紛:“想不到發達國家竟然采取這種刀耕火種的計數方式”,“這不數著數著就亂了嗎?”
②對比之下,我國的“正”字計數法立刻顯得又機智又高端。這個方法廣泛流行,為大家所喜聞樂見。五筆一字,整齊劃一,視覺效果簡潔明了,能夠大大提高統計效率。
③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誰先想到的呢?目前尚不得而知,至于真正使用“正”字來計數,則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起初進戲園看戲并不憑票,僅由服務人員領座,領座員將賣座情況在“大水牌”上注明。由于怕誤記,同時為了稽核總數,所以每滿五個看客,就寫一個“正”字,或者是領一個看客就劃上一筆,劃上五筆便成一個“正”字。后來戲園規模擴大,用水牌計票的方法逐漸被戲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計票方法卻被商家和選舉計票所借鑒,廣泛應用起來。
④明治維新之后,日本也開始采用這種計數方法。此前他們曾使用“玉”字來計數,同樣是五個為一個單位。從解剖學角度來說,由于人生來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進化史中促成了十進制的廣泛采用,而五畫字和五畫符號便于十進制計數,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曾被使用過。“玉”字雖也是五畫字,但與“正”字相比,“正”字的字形更規矩簡潔,它只由橫豎構成,沒有哪兩筆首尾相連,甚至連每一劃的長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為計數符號,沒有比它更合適的了。
⑤“正”字的含義相當正能量。它的本義是平正、不偏斜。在詞典中“正”的含義很多,其組成的詞語也大多都是褒義,如正直、剛正不阿……同時,它也有著“匡正”“正確”的含義,是人們表達信任的基準。
⑥在投票選舉中,人們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采用正字計數不僅僅因為它字形方正簡潔,也因為它滿足了人們對“執行公正”和“品行端正”的美好想象,寄托著人們對選舉的信心和希望。從外形到內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計數工具,無怪乎人們稱贊它是形神兼美計數方法了。 (有刪改)
10.通讀全文,說說“正”字計數法的好處。
11.本文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請試舉一例,并說說它的作用。
12.以下標題,哪個更適合作為本文的題目?請結合文意和生活實際,簡要闡述你的理由。
A.高大上的“正”字計數法 B.趣談計數法
六、閱讀《離天堂最近的地方》一文,完成13-16題
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馮唐
①我從小就喜歡讀書,但這與遠大的理想之類毫無關系。我從小愛較真,比如,老師鼓舞我們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會一直問:“怎么定義‘中華’?怎么定義‘崛起’?讀什么書?中華崛起和我讀你說的那些書有什么關系?”還沒等我問完,老師就不搭理我了……
②我從小喜歡讀書完全是因為那時候沒有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可干。我生于1971年,我們是最后一代需要主動“殺時間”的人:小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電腦,也沒有游戲廳、旱冰場。我又對體育運動沒任何興趣,上街打架時基本是被打。只剩讀書,于是我就讀書。盡管那時候可讀的書種類不多,但是已經能看到李白說“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已經能看到《詩經》講“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了。
③我那時候的學校有圖書館嗎?我不記得了,很可能沒有。北京的街面上似乎有圖書館,每個圖書館里最熱鬧的是報刊欄,一堆老頭、老太太站在報刊欄前看當天的報紙。有一次我試圖進入一個圖書館,當值人員被我嚇了一跳,以為我是來偷東西的壞孩子。我問:“能借書嗎?”她說:“不能。”我又問:“能進書庫隨便看看嗎?”她說:“不能。”我再問:“為什么?”她說:“你借書,怎么能保證你一定會還?你進書庫,怎么能保證你會愛護書、不偷書呢?”我接著問:“那你是干什么的?”A她說:“就是看著像你這樣的人的。”
④第一次體會到圖書館的美好是在北大。早點去圖書館,如果運氣好,能有個靠窗的座位。窗外有很多很高大的白楊樹,有很綠的草地,草地上有一些彈著吉他唱歌的男女,每個人的眼睛似乎都是全世界最憂郁的。七八頁書看過,人一陣恍惚,掉進書里,周圍的人消失,周圍的墻消失,周圍的窗戶全部打開,周圍的一切變軟,從固體變成液體,再變成空氣,混沌在四周,不知今夕何夕。B時間變得很短,一個恍惚,就餓得不得不去吃飯了;一個恍惚,日落月升,圖書館要鎖門了;一個恍惚,白楊樹的葉子落光了,草忽然變黃了。
⑤16年前,我去美國讀書;16年后,我去美國休長假。中間這十幾年,事冗時仄,只有兩項運動:開會、應酬,讀書都在廁上、枕上、車上、飛機上,把包里的Kindle閱讀器勉強算作圖書館。長假中,不設手機叫醒,在風鈴聲中自然醒來,忽然想到,可以再撿起多年前的愛好,再去泡泡圖書館。
⑥開車去距離住處最近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無須證件,無須存包,無人盤問,我就大搖大擺地進入圖書館。我在角落坐下,中庭瀉下來的陽光很猛,松樹很老,草很嫩。一切很靜,走路、掏鑰匙、挪挪屁股,都會發出大得嚇人的聲音。坐下,吸口氣,滿鼻子紙張和油墨的味道。
⑦看書看到被尿意憋醒,去上洗手間,我沿著寬大的樓梯往上走、往上看,明晃晃的陽光,一架架的紙書,每本紙書仿佛是一個骨灰盒,每個骨灰盒里都有一個不死、不同、不吵的靈魂,進進出出、自由自在、無始無終。一切都是一副人間天堂的樣子。
⑧我瞬間覺得整個人都變好了。 (有刪改)
13.請簡要概況“我”不同階段喜愛讀書的表現。
14.品析文中劃線的句子。
(1)請說說A句的言外之意。
(2)從修辭角度品析B句。
15.文章結尾說“我瞬間覺得整個人都變好了”,為什么?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16.作者是一個跨界人才,這與他的閱讀經歷密不可分。請結合本文和鏈接,以“讀書的回饋”為主題寫一段話。(不少于80字)
鏈接:馮唐,1998年獲得北京協和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學位,之后又獲得美國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曾擔任華潤集團戰略管理部總經理。2011年10月,當選為華潤醫療集團有限公司首席資訊官。2013年,馮唐登榮“第八屆作家富豪榜”,引發廣泛關注。
廈門市中考語文真題第三部分 寫作
七、作為
17.以下兩題,任選一題作文。
(1)“品”,三個“口”。造字本義:一小口一小口地吃,慢慢地辨別滋味。
品嘗美食是一種享受,縈繞在每個人的舌尖;品味情感是一脈溫柔,流淌在每個人的心田;品評世態是一種情懷,伴隨我們成長前行……
請以“品”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2)題目:我的世界 (加上適當的詞或短語,補足題目)
要求:①以上兩題,任選一題,根據提示,扣題作文;
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字數不少于5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現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請用XX代替。
猜你感興趣:
1.2015年福州市中考語文真題以及答案
2.2016中考語文閱讀題及答案
3.2016年廈門中考閱讀題答案:讀書是風雅樂事
4.2016年語文中考模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