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文言練習題及答案
《祭十二郎文》文言練習題
1.下列各項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汴州biàn 殞其生yǔn 不省所怙ɡū 遽去吾jù
B.萬乘chénɡ 夭其嗣sì 曷其有極hé 窆不臨其穴biǎn
C.輟汝chuò 取其孥nú 尚饗sūn 兄歿南方mò
D.奴婢bì 丞相薨hōnɡ 汝來省吾xǐnɡ 少而強者qiánɡ
2.對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強者夭而病者全乎 全:保全
B.汝之純明宜業其家者 業:繼承……家業
C.吊汝之孤與汝之乳母 吊:吊唁
D.吾實為之,其又何尤 尤:怨恨
3.對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②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 ③嗚呼,其竟以此而隕其生乎? ④其然乎?其不然乎? ⑤嗚呼!其信然邪? ⑥止一歲,請歸取其孥 ⑦自今已往,吾其無意于人世矣
A.①⑥/②③④⑤/⑦ B.①⑥/②③⑤⑦/④
C.①⑥⑦/②③⑤/④ D.①/②③⑤⑥/④⑦
4.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B.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C.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 D.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
5.下列各句的句式與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B.沛公安在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石之鏗然有聲者
6.對下列語句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抱無涯之戚――抱著無邊的痛恨
B.冀其成立――希望他們成長立業
C.妄稱以應之――信口胡謅來應付他
D.曷其有極――什么時候才有盡頭呢
二、語段閱讀
吾年十九,始來京城。其后四年,而歸視汝。又四年,吾往河陽省墳墓,遇汝從嫂喪來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來省吾,止一歲,請歸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來。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罷去,汝又不果來。吾念汝從于東,東亦客也,不可以久;圖久遠者,莫如西歸,將成家而致汝。嗚呼!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與相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升斗之祿。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止一歲,請歸取其孥 止:僅僅,才
B.吾又罷去,汝又不果來 果:成為事實,實現
C.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 遽:突然
D.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就:就職上任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古今義基本相同的一項是( )
A.明年,丞相薨 B.將成家而致汝
C.吾與汝俱少年 D.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與相處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用法與例句中加點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將成家而致汝
A.火尚足以明也 B.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C.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 D.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4.下列各組中加點的字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
B.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升斗之祿/王好戰,請以戰喻
C.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與相處/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君乎
5.用一句話概括本段所敘的內容。
6.十二郎遠歿它鄉,文章卻以“汝”“吾”相稱,如對談面泣,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三、遷移閱讀
閱讀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節選),完成后面的題目。
汝之疾也,予信醫言無害,遠吊揚州。汝又慮戚吾心①,阻人走報;及至綿惙②已極,阿奶問望兄歸否?強應曰:“諾。”已予先一日夢汝來訣,心知不詳,飛舟渡江。果予以未時③還家,而汝已辰時④氣絕。四肢猶溫,一目未瞑,蓋猶忍死待予也。嗚呼痛哉!早知訣汝,則予豈肯遠游?即游,亦尚有幾許心中言,要汝知聞,共汝籌畫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 當無見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見汝;而死后之有知無知,與得見不得見,又卒難明也。然則抱此無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注:①慮戚吾心:怕讓我擔心。②綿惙(chuò):病情危急,氣息微弱。③未時:下午一時到三時。④辰時:上午七時至九時。
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汝又慮戚吾心,阻人走報 阻:阻止
B.強應曰:“諾。” 強:堅持
C.早知訣汝,則予豈肯遠游 訣:訣別
D.又卒難明也 卒:終究
2.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1)蓋猶忍死待予也。
(2)然則抱此無涯之憾,天乎?人乎?
3.用一句話概括本段所敘的內容。
4.《祭妹文》以“情真”而備受世人推祟,它與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歐陽修的《隴岡阡表》一同被古文家譽為“鼎足而立”的美文。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在敘事中充分抒發自己強烈的感情。試結合該段,談談本文是怎樣把抒情和敘事緊密結合起來的?
四、基礎知識練習:
1、給下列詞語中的紅色字注音
喪之七日( ) 不省所怙( ) 歸取其孥( ) 丞相薨( ) 去吾而歿( )
終喪而取( ) 窆不臨穴( )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寫出它的意思
1)時羞之奠
2)不幸早世
3)斂不憑棺
3、寫出下列句中紅色字的意思
1)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
2)如吾之衰者
3)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4)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
5)幾何不從汝而死也
6)嫂嘗撫汝指吾而言曰
7)汝歿以六月二日
8)使者妄稱以應之乎
9)相養以生,相守以死
10)其信然邪?其夢邪?
11)其能久存乎?
12)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
五、基礎知識
1.給下列紅色的字注音
①中年兄歿南方( )
②請歸取其孥( )
③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
④明年,丞相薨( )
⑤嗚呼哀哉!尚饗( )
⑥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 )
⑦及長,不省所怙( )
⑧窆不臨其穴( )
2.下列紅色字注音有誤的一項
A.遇汝從嫂喪來葬(sāng)
B.故舍汝而旅食京師(shě)
C.雖萬乘之公相(shèng)
D.吾往河陽省墳墓(shěng)
3.解釋下列紅色的詞:
①及長,不省所怙( )
②汝來省吾,止一歲( )
③其信然邪?其夢邪( )
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
⑤汝之純明宜業其家( )
⑥吊汝之孤與汝之乳母( )
⑦終葬汝于先人之兆( )
⑧窆不臨其穴( )
4.下列紅色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A.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沒世、死
B.遇汝從嫂喪來葬 喪事
C.而汝抱無涯之戚也 憂傷
D.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 近來
5.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
A.斂不憑其棺 B.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C.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 D.毛血日益衰
6.選出下列句中紅色詞語解釋相同的一項
A.惟兄嫂是依
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B.將成家而致汝
乃能銜哀致誠
C.吾往河陽省墳墓
汝來省吾,止一歲
D.韓氏兩世,惟此而已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7.對下列紅色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
①汝之子始十歲 長者衰者而全乎
使取汝者始行 長吾女與汝女
A.兩個;始;字相同,兩個;長;字不同
B.兩個;始;字相同,兩個;長;字也相同
C.兩個;始;字不同,兩個;長;字相同
D.兩個;始;字不同,兩個;長;字也不同
②如耿蘭之報 然后惟其所愿
如不能守以終喪 在孫惟汝,在子惟吾
A.兩個;如;字相同,兩個;惟;字不同
B.兩個;如;字不相同,兩個;惟;字也不相同
C.兩個;如;字相同,兩個;惟;字也相同
D.兩個;如;字不相同,兩個;惟;字相同
8.對下列句中;以;字的解釋歸類正確的一項
①汝歿以六月二日
②蓋東野之使者不知問家人以日月
③使者妄稱以應之乎
④未可以為信
⑤未始以為憂也
⑥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
A.②和③相同 B.④和⑤相同
C.①和⑥相同 D.②和⑥相同
9.下列對;誠;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
①乃能銜哀致誠
②而神者誠難明
③誠知其如此
④所謂天者誠難測
A.①和②相同 B.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③相同 D.②和④相同
10.以下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
A.;薨;指諸侯或大官的死。年幼喪父稱為;孤;。
B.;尚饗;是祭文結尾常用的語言,表示希望死者的靈魂來享用祭品。
C.;十二郎;中的;郎;是對男子的通稱,也稱;郎子;;少年;。
D.;京城;、;京師;均指當時的都城長安。
11.下列紅色詞活用與其他三個不同的一項是
A.志氣日益微
B.謹拜表以聞
C.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D.臣具以表聞
12.選出下列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
A.汝歿以六月二日
B.惟兄嫂是依
C.當求數頃之田于伊、潁之上
D.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祭十二郎文》文言練習題參考答案
1.D.(怙:音hù;乘:音shènɡ;饗:音xiǎnɡ)
2.C.(吊:撫慰)
3.B.(①⑥是代詞,②③⑤⑦是語氣副詞,其中②③⑤是表示反問的語氣副詞,可譯為“難道”,⑦是表示推測的語氣副詞,可譯為“大概”,④是表示選擇的連詞,兩個“其”連用,可譯為“是……還是……”)
4.C.(A,羞-饈;B,世-逝;D,斂-殮)
5.D.(D是定語后置句,其他都是賓語前置句)
6.A.(抱無涯之戚――忍受無窮的憂傷,抱:忍受;戚:憂傷)
二、語段閱讀
1.A.(止:留居)
2.D.(以為:認為,與今義相同。明年:文中是“第二年”,今義是“今年的下一年”;成家:文中是“安家”,今義是組成家庭;少年:文中指青年男子,與“老年”相對,今義一般指十歲左右到十五六歲的階段)
3.B.(B和例句都是使動用法,致:使……來;鳴:使……鳴。明: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照明。函:名詞活用作動詞,用木匣子裝。師: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4.D.(D項中的“雖”都譯為“雖然”。A,介詞,在/介詞,被;B,連詞,相當于“而”/介詞,用;C,助詞,的/助詞,用于主謂之間以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5.回憶與十二郎離別后的三次見面和三次見面未果的經歷,痛惜成年后二人離聚不定,竟成永訣,為此抱恨終身。
6.作者祭奠與自己關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兒,抒發了刻骨銘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相稱,像是與侄兒對談面語,異常真切。聽著二人說話,我們很容易感受叔侄情深,感受作者的悲感。
三、遷移閱讀
1.B.(強:音qiǎnɡ,勉強)
2.(1)大概還在掙扎著不死等我啊!(2)這樣說來,那么抱著這無邊無際的遺憾,是天意呢,還是人事呢?
3.寫妹病逝和自己因遠游而未及訣別的無限憾恨。
4.這篇《祭妹文》是我國文學史上哀祭散文的珍品,表現了兄妹之間深摯的情感,而作者強烈的感情主要是通過敘事來充分抒發的。具體來說,是通過兩種方式來抒情的:一種是寓情于事,以情動人。選段記敘袁機病中及去世時的情況,寫了她病重時阻人走報、病危時盼望兄歸、病逝后一目未瞑等幾件事,文章就是通過這些生活瑣事的敘寫,寄托了作者的無限哀思,表達了兄妹間相依相存的親情,以及作者對妹妹不幸遭遇的悲痛之情。另一種是在敘事中穿插一些抒情性的語句,來直抒胸臆,表達感情。例如,在寫袁機病危及去世后說:“然則抱此天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這些都是在敘事過程中充分表達自己的哀痛心情,感人至深。
1.①mò ②nú ③sì ④hōng ⑤xiǎng⑥yǔn ⑦hù ⑧biǎn;
2.D;
3.①依靠;②停、住下;③真實、確實;④繼承人;⑤繼承;⑥慰問;⑦墓地;⑧下棺入穴;
4.B; 5.D;
6.C; 7.①A ②D;
8.B; 9.D;
10.C; 11.A
12.B;
看了“《祭十二郎文》文言練習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