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bào)任安書文言知識(shí)點(diǎn)
《報(bào)任安書》知識(shí)點(diǎn)整理
(一)通假字
1、詘:詘體受辱 2、以:及以至是
3、罔:及罪至罔加 4、摩:古者富貴而名摩滅
5、底: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6、失(yì):放失舊聞
7.稽其成敗興壞之紀(jì)。 8. 思垂空文以自見。
9.責(zé)(zhài):則仆償前辱之責(zé)
(二)掌握下列字詞:
1、曩:曩者辱賜書
2、望:若望仆不相師
3、剖符丹書:非有剖符丹書之功
4、文史星歷:
5、祝:近乎卜祝之間
6、倡優(yōu):倡優(yōu)畜之
8、節(jié):不與能死節(jié)者比
9、就:卒就死耳
10、用:用之所趨異也
11、趨:用之所趨異也
12、太上:太上不辱先
13、箠楚:關(guān)木索、被箠楚受辱
14、嬰:剔毛發(fā)、嬰金鐵受辱
17、傳(zhuàn):傳曰刑不上大夫
18、漸:積威約之漸
20、圜(huán)墻:幽于圜墻之中
21、強(qiáng)(qiǎng)顏:所謂強(qiáng)顏耳
24、械:受械于陳
25、傾:權(quán)傾五伯
28、鉗:季布為朱家鉗奴
29、引決、自裁:不能引決自裁
30、繩墨: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
31、以:以稍陵遲
32、陵遲:以稍陵遲
33、引節(jié):乃欲引節(jié)
35、縲紲(léixiè):何至自沉溺縲泄之辱哉
36、臧獲:且夫臧獲婢妾
37、沒(mò)世:鄙陋沒世
38、表: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39、倜儻: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40、稱: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41、厄(è):仲尼厄而作《春秋》
42、修列:孫子臏腳,《兵法》修列
44、空文:思垂空文以自見
45、見(xiàn):思垂空文以自見
46、稽(jī):稽其成敗興壞之紀(jì)(考訂)
48、究:究天人之際
49、通邑:通邑大都
50、負(fù)下:且負(fù)下未易居
51、鄉(xiāng)黨:重為鄉(xiāng)黨所笑
52、累:雖累百世
53、垢:垢彌甚耳
54、閨閤(gé):身直為閨閤之臣
55、巖穴:寧得自引深藏于巖穴邪
56、狂惑:以通其狂惑
57、剌謬(làmiù):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
58、曼辭:曼辭以自飾
(三)詞類活用
1、文史星歷: 2、倡優(yōu):倡優(yōu)畜之
3.孫子臏腳。 4.以污辱先人。
5、糞土:幽于糞土之中
(四)特殊句
1.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
2.《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3.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五)多義詞
2.再 (1)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2)青春不再。
3.厥 (1)思厥先祖父。 (2)大放厥詞。
(3)厥有《國(guó)語》。
4.焉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3)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
5.非(1)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2)無可厚非。
6. 仆:①(pú)若望仆不相師 ②(pū)前仆后繼
7、固:①請(qǐng)略陳固陋 ②固主上所戲弄
8、闕:①(quē)闕然久不報(bào) ②(què)不知天上宮闕
9、卜:①(bǔ)近乎卜祝之間
10、比:①不與能死節(jié)者比 ②天涯若比鄰
11、重:①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②重為鄉(xiāng)黨所笑
12、檻:①(jiàn)及在檻阱之中 ②(kǎn)門檻五、古今異義的詞
(六)異義詞
1.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2.意氣勤勤懇懇。
3.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
4.念父母,顧妻子。
5.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6.下流多謗議。
7、發(fā)憤: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8、下流:下流多謗議
看了“報(bào)任安書文言知識(shí)點(diǎn)”的還看了:
1.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翻譯及知識(shí)點(diǎn)
2.高三語文復(fù)習(xí)周計(jì)劃
3.高二期中語文考試題
4.2015高二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5.高考語文言文重要知識(shí)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