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真題及答案
施工管理是指施工管理人員在施工現場具體解決施工組織設計和現場關系的一種管理,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內容要靠施工管理人員在現場監督、測量、編寫施工日志,上報施工進度、質量、安全等內容,處理現場問題等。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了2014年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真題及答案,希望你喜歡。
2014年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真題及答案
1.關于施工總承包方項目管理任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施工總承包方一般不承擔施工任務,只承擔施工的總體管理和協調工作
B.施工總承包方只負責所施工部門的施工安全,對業主指定分包商的施工安全不承擔責任
C.施工總承包方不與分包商直接簽訂施工合同,均有業主方簽訂
D.施工總承包方應負責施工資源的供應組織
【答案】:D
【考點】:施工方的項目管理
【解析】:本題注意看清題目,考核的是施工總承包而不是施工總承包管理,否則容易錯選A;選項BC亦不符合題意;選項D描述與施工總承包方任務相符。
2.關于項目管理工作任務分工表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每一個部門只能有一個主辦部門
B.每一個任務只能有一個協力部門和一個配合部門
C.項目運營部應在項目竣工后介入工作
D.項目管理工作任務分工表應作為組織設計文件的一部分
【答案】:D
【考點】:施工管理的組織
【解析】:每一個任務至少有一個主辦部門,但可能不只一個,選項A錯誤;協辦部門和配合部門的數量更無定數,選項B錯誤;選項C常識性錯誤,運營部門應在竣工前介入;選項D正確。
3.關于線性組織結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每個工作部門的指令源是唯一的
B.高組織層次部門可以向任何低組織層次下達指令
C.在特大組織系統中,指令路徑會很長
D.可以避免相互矛盾的指令影響系統運行
【答案】:B
【考點】:施工管理的組織
【解析】:本題為常識性考題,考核線形組織結構特征,選項ACD均符合線形組織結構特征描述,選項B描述錯誤,故選B。
4.下列施工組織設計的基本內容中,可以反映現場文明施工組織的是( )。
A.工程概況
B.施工部署
C.施工平面圖
D.技術經濟指標
【答案】:C
【考點】: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和編制方法
【解析】:本題四個選項均屬于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其中施工平面圖是施工方案及施工進度計劃在空間上的全面安排,可以將各種資源合理地布置在施工現場,使現場能夠有組織地進行文明施工,故選C。
5.下列工作中,不屬于施工項目目標動態控制程序中的工作是( )。
A.目標分解
B.目標計劃值搜集
C.目標計劃值與實際值比較
D.采取措施糾偏
【答案】:B
【考點】:建設工程項目目標的動態控制
【解析】:項目目標動態控制的程序中,包括目標實際值的搜集而不是計劃值的搜集,故選項B不屬于程序之中,故選B。其它三個選項均屬于目標動態控制程序。
6.項目經理在承擔工程項目施工的管理工程中,其管理權力不包括( )。
A.組織項目管理班子
B.指揮項目建設的生產經營活動
C.簽署項目參與人員聘用合同
D.選擇施工作業隊伍
【答案】:C
【考點】:施工方項目經理的任務和責任
【解析】:項目經理權力包括選項ABD所列內容,而不包括簽署項目參與人員聘任合同。故選C。
7.對建設工程項目施工負有全面管理責任的是( )。
A.企業法定代表人
B.項目經理
C.項目總工程師
D.總監理工程師
【答案】:B
【考點】:施工方項目經理的任務和責任
【解析】:常識題。項目經理在工程項目施工中處于中心地位,對工程項目施工負有全面管理的責任。
8、政府質量監督機構對建設工程進行第一次監督檢查的重點是()。
A.各參與方主體的質量行為
B.建設工程的招標結果
C.工程建設的地址
D.建設工程的實體質量
【答案】:A
【考點】:施工質量的政府監督
【解析】:工前的質量監督
在工程項目開工前,監督機構首先在施工現場召開由參與工程建設各方代表參加的監督會議,公布監督方案,提出監督要求,并進行第一次的監督檢查工作。檢查的重點是參與工程建設各方主體的質量行為。
9.下列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驟,正確的是()。
A.比較—分析—預測—糾偏—檢查
B.預測—比較—檢查—分析—糾偏
C.預測—檢查—比較—分析—糾偏
D.比較—預測—分析—檢查——糾偏
【答案】:A
【考點】:施工成本控制與施工成本分析
【解析】: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驟
1.比較
按照某種確定的方式將施工成本計劃值與實際值逐項進行比較,以發現施工成本是否已超支。
2.分析
在比較的基礎上,對比較的結果進行分析,以確定偏差的嚴重性及偏差產生的原因。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其主要目的在于找出產生偏差的原因,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減少或避免相同原因的再次發生或減少由此造成的損失。
3.預測
按照完成情況估計完成項目所需的總費用。
4.糾偏
當工程項目的實際施工成本出現了偏差,應當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偏差分析和預測的結果,采取適當的措施,以期達到使施工成本偏差盡可能小的目的。糾偏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實質性的一步。只有通過糾偏,才能最終達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糾偏首先要確定糾偏的主要對象,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糾偏措施,糾偏可采用組織措施、經濟措施、技術措施和合同措施等。
5.檢查
它是指對工程的進展進行跟蹤和檢查,及時了解工程進展狀況以及糾偏措施的執行情況和效果,為今后的工作積累經驗。
10.雙代號網絡計劃如下圖所示(時間單位:天),其計算工期是()天。
A.16
B.17
C.18
D.20
【答案】:B
【考點】: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方法
【解析】:雙代號網絡圖是以箭線及其兩端節點的編號表示工作的網絡圖。
雙代號網絡計劃時間參數的計算
雙代號網絡計劃時間參數計算有按工作計算法和按節點計算法進行。
11.根據《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建標[2013]44號),下列費用中,應計入措施項目費的是()。
A.檢驗試驗費
B.總承包服務費
C.施工機具使用費
D.工程定位復測費
【答案】:D
【考點】: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的組成與計算
【解析】:工程定位復測費是指工程施工過程中進行全部施工測量放線和復測工作的費用。
12.由于受技術、經濟條件限制,建設工程施工對環境的污染不能控制在規定范圍內的,()應當會同施工單位事先報請當地人民政府建設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A.建設單位
B.設計單位
C.監理單位
D.設備供應單位
【答案】:A
【考點】: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的要求
【解析】:建設工程施工由于受技術,經濟條件限制,對環境的污染不能控制在規定范圍內的,建設單位應當會同施工單位事先報請當地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13.關于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的說法,正確的是()。
A.施工項目成本分析是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的基礎
B.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的對象是已完成分部分項工程
C.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的資料來源是施工預算
D.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的方法是進行預算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兩算”對比
【答案】:B
【考點】:施工成本控制與施工成本分析
【解析】: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
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項目成本分析的基礎。
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的對象為已完成分部分項工程。
分析的方法是:進行預算成本、目標成本和實際成本的“三算”對比,分別計算實際偏差和目標偏差,分析偏差產生的原因,為今后的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尋求節約途徑。
14.些列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的措施中,符合現場衛生管理要求的是( )。
A.集體宿舍與作業區隔離
B.工地四周設置連續,密閉的磚X圍堤
C.食堂禁止使用使用塑料制品作熟食容器
D.施工現場不允許有計稅存在
【答案】:C
15.施工單位對同一批水泥進行物理力學性質的抽樣檢驗,取樣的最少總重量應為()Kg。
A.9
B.12
C.15
D.25
【答案】:B
【考點】:施工質量控制的內容和方法
【解析】:本題為偏題。根據相關規定,應選B。
16.根據施工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構成,“質量審查、修改和控制管理辦法”屬于()的內容。
A.程序文件
B.質量計劃
C.質量手冊
D.質量記錄
【答案】:C
【考點】:施工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
【解析】:四個選項均屬于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構成。其中,質量手冊的內容包括質量方針、質量目標;組織機構和質量職責;各項質量活動的基本控制程序或體系要素;質量評審、修改和控制管理辦法,故選C。
17.我國推行建設工程監理制度的目的,不包括()。
A.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B.加快工程建設速度
C.提高工程建設水平
D.充分發揮投資效益
【答案】:B
【考點】:工程監理的工作任務和方法
【解析】:推行建設監理制度的目的是確保工程建設質量、提高工程建設水平、充分發揮投資效益,選項B不屬于建立制度的目的,故選B。
18.關于橫道圖進度計劃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可以將工作簡要說明直接放到橫道圖上
B.計劃調整比較方便
C.可以直觀地確定計劃的關鍵線路
D.工作邏輯關系易于表達清楚
【答案】:A
【考點】: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方法
【解析】:橫道圖可以將工作簡要說明直接放到橫道圖上,選項A正確;橫道圖修改要靠手工修改比較困難,選項B錯誤;橫道圖不能直接確定計劃的關鍵工作、關鍵線路和時差,選項C錯誤;橫道路可以設法表達邏輯關系,但不易表達清楚,選項D錯誤。故選A。
19.雙代號網路計劃中的關鍵線路是指( )。
A.總時差為零的線路
B.總的工作持續時間最短的線路
C一經確定,不會發生轉移的線路
D.自始至終全部由關鍵工作組成的線路
【答案】:D
【考點】: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方法
【解析】:雙代號網絡圖中,自始至終全部由關鍵工作組成的線路是關鍵線路,故選項D正確,注意,如果本題問的是單代號網絡圖,或者沒有明確是雙代號網絡圖,則選項D不正確。選項A,時差是工作的時差,一般不說線路的總時差,而且關鍵線路上工作的總時差不一定為0,只有計劃工期等于計算工期時關鍵工作的總時差才為0,故選項A錯誤;選項B,關鍵線路應該是總的工作持續時間最長的線路,而不是最短;選項C,關鍵線路在執行過程中,可能發生轉移。故選D。
20.建設工程施工風險管理的工作程序中,風險響應的下一步工作是( )。
A.風險評估
B.風險控制
C.風險識別
D.風險預測
【答案】:B
【考點】:施工風險管理
【解析】:風險管理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響應、風險控制四個環節,所以風險響應的下一步工作是風險控制。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