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高雅生活教學設計
《追尋高雅生活》教學設計
1.知道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是追尋高雅生活的重要條件。
2.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和好奇心。
3.知道自覺陶冶高雅情趣的不同途徑和方法。
(二)能力目標
1.自覺運用好奇心和從眾心理的積極作用。
2.運用正確的方法,積極追尋高雅的生活,過真正富有情趣的生活。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生活中美好的情趣,培養樂觀幽默、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自覺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從豐富的文化生活中領略生活的真正意義和情趣。
難點:正確運用好奇與從眾心理,培養正當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
采用情境式教學法、討論法、活動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四、教學手段: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借班上課)
(一)課前導入:
教師:很高興和同學們認識,通過剛才看大屏幕,你們知道了老師的名字和來自的學校。今天由我這個新老師來給同學們上課,你們是不是有所表示?(同學們鼓掌)我覺得這掌聲不僅是送給我的也是送給在座的各位老師的,沖著同學們的這份熱情,我先給大伙一個見面禮。(邊穿快板邊說)你們想不想要這份禮物?到底送什么禮物?(學生回答“快板”)咱們就來一段天津特色的快板。給同學們獻丑了,也不知道這個禮物你們喜不喜歡?(學生回答“喜歡”)那你們高興嗎?(學生回答“高興”)
如果我們每天都用這種高興開心的狀態,你就會發現原來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美,處處都有我們生活的情趣,那么怎樣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追尋到更高雅的生活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共同探討的問題。
板書:二、追尋高雅生活
(設計意圖:拉近師生間距離,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教師:剛才老師送給你們一份見面禮,你們能不能送我一份禮物啊?積極配合我,看哪個組,哪位同學送給我的禮物最精彩,最讓老師難忘!老師準備了四個錦囊妙計,里面裝著追尋高雅生活的四個小秘訣,相信同學們開啟之后一定會有所收獲。
師生共同開啟錦囊。
活動一:笑看人生
播放關于楊光的視頻材料。
教師:你覺得楊光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學生回答)
教師:那么一個樂觀的人是怎樣化解生活中的尷尬的呢?
幻燈片:幽默化解尷尬的小故事。
教師:看看哪位同學的想法最獨特,最能把咱們逗樂了。(學生回答)
教師:同學們腦子真聰明,有這么多的新奇的想法,咱們看看主人公到底說了什么(同學中有想的一樣的給他鼓掌)。
教師:剛才這兩個事例告訴我們對待生活應該抱一種什么態度呢?(學生回答)
教師板書: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重要條件
教師:我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有一份好心情,擁有幽默的好品質,這樣你們會越發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設計意圖:視頻材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故事可讓學生親身體會用幽默的視角看待生活、化解尷尬,掌握秘訣一)。
教師:下面我們來繼續開啟錦囊。
活動二:奇思妙想
(幻燈片:一個裝著水的瓶子,底部扎一個孔,會不會流水呢?)
教師:誰認為會流水?誰認為不會流水?……到底會不會流水?……你想知道嗎?好奇嗎?……
學生:現場做小實驗。(哪位同學自告奮勇上來,為大家揭開謎底?)
教師:這是為什么呀?——謎底不給大伙揭開,大家帶著這份好奇心,將來學習物理時你們一定能夠把這個問題解決,到時候你們一定要告訴我哦?
教師:正是因為這份好奇才有了眾多的發明,才有了人類的進步(學生舉例)
教師:他們是僅僅停留在好奇上了嗎?(學生回答)
(幻燈片:好奇-興趣-情趣)
教師:是所有的好奇對我們都有益嗎?我們都能去嘗試嗎?(學生回答并舉例子)
教師:如果我們對這些事產生了好奇后應該怎樣做?
學生:克制、控制、把握住自己……
(幻燈片:正確把握好奇心)
教師:由好奇心還會引發一種心理……
(幻燈片:展示漫畫)
教師:這反映了一種什么樣的心理現象?
學生:從眾
教師:什么是從眾?(學生回答)
教師:你們看漫畫中的這種從眾你們贊成嗎?為什么?(學生回答)
教師:我們同學當中有沒有類似的現象?(學生舉例分析危害)
教師:所以我們應該反對的是——盲目從眾。
教師:從眾有沒有好的呀?(學生舉例)
教師:所以對于從眾我們應該保持一種什么態度?—— 一分為二,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幻燈片)
教師:這樣我們就找到了追尋高雅生活的第二個秘訣。(學生回答)
教師板書:正確把握好奇與從眾心理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親身實驗,讓學生體會好奇心的產生,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通過觀看漫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讓學生舉例交流讓學生自覺認同,只有正確運用好奇與從眾心理,才能培養正當的興趣,也才能陶冶高雅的情操。從而掌握秘訣二。)
教師:我希望同學們充滿好奇地走進生活,但一定要注意明辨是非,下面我們來繼續開啟錦囊。
活動三:我行我秀
以小組為單位,統計出本組同學的興趣愛好,比一比看哪組同學的興趣愛好多,把你們組最亮的才藝展示出來。
教師:我看看哪組先送我一個大禮,哪組送給我的禮物最精彩!
學生小組交流:統計出興趣愛好的數量,并選出代表展示。
教師: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你們有這么豐富的文化生活有沒有影響你的學習?為什么呀?讓學生花兩分鐘時間進行小組討論并派代表發言。
教師:小結
教師板書:豐富的文化生活——重要途徑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主參與,展示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培養學生對豐富文化生活的熱愛,掌握秘訣三)
教師:感謝同學們送我的禮物,我也深切感受到了同學們豐富的課余生活,剛才看楊光的視頻讓我們非常感動,楊光的業余生活豐富不豐富?而且他還有一句話讓我深深地感動,“為殘奧會……”楊光不僅有豐富的文化生活,而且還給誰作貢獻啊?——國家,楊光說的這句話多好啊!正是我們無數的人給國家給集體作貢獻,才讓咱們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你們感受到祖國變強大了嗎?十一期間通過看國慶盛典。讓我們再一次回顧盛典,感受祖國的變化。
活動四:感受變化
開啟最后一個錦囊。
教師:播放國慶視頻。
學生談感受。
教師:去年最讓咱們中國人揚眉吐氣的是什么事?
學生回答:奧運。
教師:最讓你感動的是哪個場面?
學生回答。
教師:他們為了祖國的強盛,在背后付出了很多很多,他們的這種情感是僅僅停留在個人身上嗎?
學生回答:他們的這種情感已經上升為對他人對集體對國家的一種熱愛。
教師:這種高尚的情感叫什么?
學生:情操!
教師:高尚的情操還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學生回答)
教師:這就是我們追尋高雅生活的第四個秘訣。
教師板書: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設計意圖:回顧國慶盛典,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感和愛國情操,掌握秘訣四)
教師:希望同學們積極的參加班級體、學校、國家組織的各種活動,這樣我們的情趣就得到了提升,我們的情操也受到了陶冶。
(三)課堂小結
學生暢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點撥。
《追尋高雅生活》說課稿
一、本框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追尋高雅生活》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級思想品德第三單元第七課《品味生活》的第二個框題。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情趣與興趣”“情趣的雅與俗”,這為過渡到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處于從小學進入中學階段生活過渡的特殊時期,學生特別需要關于情趣分析,情趣培養方面的知識。所以,本框題從學生成長的生活實際出發,設計了“追尋高雅生活”這部分內容,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培養生活情趣的同時,注意有目的的選擇豐富的、健康的文化生活,追求美的高尚的情趣,提升自己的情操,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因此,本框題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本框題后面是“過健康、安全的生活”這部分內容。學生在對生命、青春、情緒、情趣有了初步認識和體驗的基礎上,學會識別誘惑,過健康、安全的中學生活。所以學好這個框題為學好后面的內容打下了理論基礎,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初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增強陶冶情趣的自覺性,使自己成為有高雅情趣的人。培養樂觀向上、幽默的生活態
(二)知識目標
1.懂得高雅生活情趣是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的興趣和感受。
2.理解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是陶冶高雅情趣的條件
3.懂得正確對待好奇心,但是不盲目從眾。
(三)能力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提高在現實生活中善于發現,捕捉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
三、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是陶冶高雅情趣的條件。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培養正當的興趣、愛好和如何克服盲目從眾的心理,是本框的教學難點。
因為興趣和愛好有正當與不正當的區別,有高雅與庸俗之別,如何讓學生能夠區分,正確把握興趣、愛好的適度,都是教師要解決的問題。從眾的心理是青少年正常的心理需要,因年齡經驗等因素,他們對人對事缺乏評價和鑒別能力,缺乏主見,容易出現盲目從眾、“隨大流”的現象。所以,要引導學生有選擇,不要盲從。可出示幾個具體的案例請學生分析判斷。
四、教法
基于本框題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討論法:針對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學法
本著讓學生從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的理念。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辯論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
六、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圖片。
說明:高雅的生活情趣不是天生的,它來源于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積極的和美的感受。生活本身充滿著歡樂,生活處處有情趣。那么中學生怎樣培養高雅生活情趣呢?
新課教學:
(一).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
1.欣賞“浙江名人桑蘭”的故事。
小組討論:從桑蘭的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桑蘭的微笑告訴我們:追尋高雅生活的第一個秘訣是樂觀、堅強的生活態度。只有對生活充滿熱愛和激情,勇敢堅強的面對生活,才能發現生活的情趣,從而不斷陶冶高雅的生活情趣。
2. 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對于陶冶身心、培養高雅的情趣有什么作用? (閱讀課本)
小結:樂觀、幽默的人,能夠感受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抓住生活中有趣的一面,分寸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并能給周圍的人帶來快樂。可以使人們的關系變得親切、自然、和諧,成為調節人際關系的潤滑劑。適應對緊張學習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條件,也是我們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生活中樂觀、幽默的人總有很好的心情,也總是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喜愛,從而享受更多的生活情趣,所以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是陶冶高雅情趣的條件。
3. 欣賞名人蘇格拉底、馬克吐溫、張大千的故事,感受這些名人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
過渡:讓我們以樂觀、幽默的態度對待緊張的學習和生活,讓我們的學習生活充滿歡樂。
在這部分教學中,主要采用了延時圖片、小組討論、續寫幽默等環節組織教學,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二)好奇心與從眾心理
1.出示李政道的一段話:美籍中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說得好:“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疑義是問號。”因此,要想在學業上有所建樹,必須有好奇之心,善問之意。
說明:在人的成長道路中,興趣是起點,愛好是行動,產生興趣的直接原因就是好奇心,好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正常心理。
2.辯論:好奇心強一定是好事嗎?怎樣全面看待它?
小結:要正確對待好奇心。好奇心可以促成興趣,進而陶冶高雅情趣。對生活有廣泛的興趣是件好事,但我們不能只停留在興趣的層面上,要善于發現、感受美好事物和優秀人物,并從中體會生活的美好與奮斗的樂趣。
3.根據文字描述來進行情景表演,并對其中人物的行為或表現作出正確的評價。
⑴小紅的好朋友在學彈鋼琴,小紅知道后,回到家中,吵吵嚷嚷讓媽媽也去買鋼琴,然而小紅對音樂并不感興趣,況且家里的經濟也很拮據。
⑵班上近來有些同學穿了一種新式樣的鞋,小紅認為那種鞋非常時髦,也讓媽媽去買,其實她還有一雙新鞋沒有穿呢。
⑶媽媽批評小紅:“不要別人怎樣做,你就怎樣做,要有自己的主見。”小紅不服氣,認為自己如果不和大家一樣,別人會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提問:小紅的想法、做法對嗎?為什么?如果你是小紅,你會怎么做?
說明:小紅在與同學的交往中沒有自己的主見,缺乏鑒別力,盲目地去模仿別人。生活中有些青少年分不清情趣的高雅與庸俗,盲目地“隨大流”或模仿別人,缺乏主見、評價和鑒別能力。就有可能養成不良好習慣,這與培養高雅生活情趣是相違背的。
4.小結:從眾的心理是青少年正常的心理需要,因年齡經驗等因素,他們對人對事缺乏評價和鑒別能力,缺乏主見,容易出現盲目從眾、“隨大流”的現象。如看到別的同學吸煙,自己也吸;看到別的同學染紅頭發,自己也染;看到別人“為朋友兩肋插刀”,自己也積極參與等。這些活動不是高雅情趣的表現,也與培養高雅生活情趣相背離。所以,從眾、“隨大流”要有選擇,有分析,有比較,不能盲目。(板書)
看了“追尋高雅生活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