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復習資料之狼
狼知識點: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二、詞的積累
?、僦攸c詞語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綴行甚遠(緊跟) 屠懼,投以骨(懼,害怕。以,用) 兩狼之并驅如故(一起)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困窘,處境危急) 顧野有麥場(回頭看,這指往旁邊看) 場主積薪其中(柴草)
苫蔽成丘(覆蓋、遮蔽) 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倚,靠。弛,卸下) 眈眈相向(注視的樣子)一狼徑去(離開)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樣) 目似瞑,意暇甚(瞑,閉眼。暇,空間) 屠暴起(突然) 又數刀斃之(殺死)
一狼洞其中(打洞) 意將遂入以攻起后也(打算) 止露尻尾(屁股) 屠自后斷其股(大腿)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睡覺) 狼亦黠矣(狡猾) 只增笑耳(罷了)
②詞類活用
名詞作狀語:“其一犬坐于前”中“犬”是名詞,這里作狀語,“像狗一樣”的意思。
動詞作名詞:“一屠晚歸”中“屠”是動詞,這里作名詞,“屠戶”的意思。
名詞作動詞:
1、“一狼洞其中”中“洞”是名詞,這里作動詞,“打洞”的意思。
2.“恐前后受其敵”中“敵”是名詞,這里作動詞,“攻擊,脅迫”的意思。
3.“意將遂入以攻起后也”中“遂”是名詞,這里作動詞,“鉆洞”的意思。
4.“狼不敢前”中“前”為名詞,這里作動詞,“上前”的意思。
動詞作使動動詞:“又數刀斃之”中“斃”是不及物動詞,這里作使動動詞,“斃之”即“使之斃”。
③一詞多義
止:1. 止有剩骨(副詞,只有) 2.一狼得骨止(動詞,停止)
敵:1.恐前后受其敵(動詞,敵對,文中是脅迫、攻擊的意思)2.蓋以誘敵(名詞,敵人)
之:1.久之(補充音節,無義) 2.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助詞,的)
3.又數刀斃之(代詞,指狼) 4.兩狼之并驅如故(助詞,取消主謂句的獨立性,不譯)
意:1.意暇甚(名詞,神情、態度) 2.意將遂入以攻起后也(動詞,企圖,打算)
前:1.其一犬坐于前(名詞,前面) 2.狼不敢前(動詞,上前)
恐:1.恐前后受其敵(動詞,擔心) 2.不治將恐深(動詞,恐怕)
其:1.恐前后受其敵(代詞,它們,指狼) 2.場主積薪其中(代詞,麥場)
3.屠乃奔倚其下(代詞,柴草)4.其一犬坐于前(代詞,其中的) 5.意將遂入以攻起后也(代詞,指屠戶)
以:1.意將遂入以攻起后也(連詞,表示目的,可譯為“來”)2.蓋以誘敵(介詞,用)
④古今異義
止增笑耳(古義:古文言文出現在句尾時,通常解釋為“罷了”。今義:耳朵。) 屠自后斷其股(古義:大腿。今義:屁股。)
三、句式積累
省略句
省略賓語:
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賓語“之”,代狼,可補充為“投之以骨”。
2.“一狼仍從”中省略賓語“之”,可補充為“一狼仍從之”。
省略介詞:
3.“場主積薪其中”省略了介詞“于”,可補充為“場主積薪于其中”。
4.“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詞“于”,可補充為“一狼洞于其中”。
5.“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詞“于”,可補充為“屠乃奔倚于其下”。
省略主語:
6.“顧野有麥場”中省略主語“屠”,可補充為“屠顧野有麥場”。
倒裝句
7.“投以骨”中“以”是介詞結構后置,正常語序應為“以骨投”。
四、內容及寫法
《狼》這篇短文,描寫了屠戶和兩只狼搏斗的整個過程,狼在整個故事的發展過程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戶是次要人物。
這則寓言故事,以狼為主線,通過敘述屠戶如何戰勝狼的故事,表現了狼的貪婪、狡詐和愚蠢兇惡的本性,最后用議論點明了主旨:無論狼多么狡詐陰險,最終都會被機智勇敢的人所戰勝。告訴我們要善于敢于同狼這樣的惡勢力作斗爭。全文也是敘議結合。
五、重難點句子
1.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這句話以簡練的語言寫出了狼狡猾、惡毒、兇狠和貪得無厭,同時,“并驅如故”也照應了前文的“綴行甚遠”這句話,使行文嚴謹。
2.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這句話以凝練的語言寫兩只狼的動作、行為,到此,緊張的氣氛似乎緩和了許多,殊不知這其中卻隱含著更大的陰謀!極其形象地表現了狼的陰險、狡詐。
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這句話及其生動、形象的刻畫出了狼狡猾的本性,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一神態極具有迷惑性,讓人們對狼的本性有了更深的認識。
4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這句話照應了“目似瞑,意暇甚”,是本文的點睛之筆,突出了狼這一形象。
5.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此句主要體現了屠戶具有很高的警惕性,同時,也進一步表現了狼的狡猾,前狼“假寐”惑敵,后狼打洞,待時機成熟,前后夾擊,令人驚奇。
六、重點段落
1.對第三自然段的詮釋。
“屠大窘”,危急關頭,屠戶思想斗爭激烈。他明白怕死是不行的,退讓是無用的。于是,他找到戰斗場地,迅速占據有利地勢,準備與狼搏斗。“弛擔持刀”顯示其果斷抉擇,“狼不敢前”是屠戶敢于斗爭的初步效果,“眈眈相向”表明狼不甘罷休。這一層是屠戶御狼,雙方進入相持階段。
2.第四自然段的詮釋。
這一段寫了屠戶的勇敢警覺和狼的陰險狡詐。狼是狡詐的,當屠戶自己妥協轉入防御時,兩狼耍起了花招,一狼用“假寐”來蒙騙屠戶,一狼假裝“徑去”,暗中從積薪后面打洞,真是狡猾至極!但是狼又是愚蠢的,“假寐”的狼由于“目似瞑,意暇甚”,為屠戶“以刀劈狼首”創造了時機,打洞的狼由于“身已半入,止露尻尾”,使屠戶輕易的“斷其股”。這一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
看了“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復習資料之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