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三學習方法 > 初三化學 >

化學物質的檢驗和推斷復習檢測題

時間: 欣欣2 初三化學

  物質是能夠參與化合反應和放射性反應的一種波粒二象性現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物質的檢驗和推斷的期末復習檢測題,歡迎大家參閱!

  化學物質的檢驗和推斷復習檢測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只用一種試劑將NaOH、Ca(OH)2、H2SO4三種無色溶液一次性區別開,這種試劑是( )

  A.酚酞試液 B.Na2CO3溶液 C.BaCl2溶液 D.CO2

  2.(2013•酒泉)下列區分物質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

  A.用酚酞溶液區分稀鹽酸和食鹽水 B.用燃著的木條區分氧氣和二氧化碳

  C.用水區分碳酸鈣粉末和碳酸鈉粉末 D.用水區分硝酸鈉固體和氫氧化鈉固體

  3.區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組物質,兩種方法都正確的是( )

  選項 需區分的物質 實驗方法

  A 白酒和白醋 ①觀察顏色 ②聞氣味

  B 食鹽和白糖 ①加稀鹽酸 ②加水溶解

  C 合成纖維和天然纖維 ①點燃聞氣味 ②觀察色澤

  D 酸性廁所清潔劑與堿性廚房清潔劑 ①測pH ②加石灰石

  4.對實驗現象認真分析,有助于我們理解科學本質。下列根據實驗現象得出關于物質組成成分的結論,正確的是( )

  A.將某固體溶于水放出熱量,說明該固體中含有氫氧化鈉

  B.將白色硫酸銅粉末露置在空氣中變藍色,說明空氣中含有氧氣

  C.將氯化鋇溶液滴加到某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說明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離子

  D.將干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的火焰上方,內壁出現小水珠,說明蠟燭中含有氫元素

  5.鑒別下列各組物質,括號內是所選試劑,選用試劑錯誤的是( )

  A.NaCl和NaOH(無色的酚酞試劑) B.氧化銅和炭黑兩種黑色粉末(稀硫酸)

  C.Na2SO4和AgNO3兩種溶液(BaCl2溶液) D.H2SO4和NaCl溶液(Ba(NO3)2溶液)

  6.如圖是實驗室里一瓶標簽破損的無色液體,某同學取出少量液體于試管中,加入少量黑色固體,產生大量氣泡,則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

  ①若加入的黑色粉末為鐵粉,則該無色液體為鹽酸;

  ②若加入的黑色粉末為二氧化錳,則該無色液體為過氧化氫;

  ③若加入的黑色粉末為二氧化錳,則該無色液體為水;

  ④若加入的黑色粉末為鐵粉,則該無色液體為硫酸。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區分物質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固體CaCO3和固體Na2CO3,加水,看是否溶解 B.石灰水與氫氧化鈉溶液:滴加酚酞溶液,看是否變色

  C.氧氣與二氧化碳:用帶火星的木條,看是否能使木條復燃 D.棉與合成纖維:用燃燒的方法,聞產生的氣味

  8.區分下列各組物質的兩種方法均正確的是( )

  選項 需區分的物質 方法一 方法二

  A 過氧化氫溶液和水 加二氧化錳 觀察顏色

  B 硝酸銨和硫酸鉀 加氫氧化鈣研磨 加適量 水觀察是否溶解

  C 羊毛制品和純棉制品 觀察顏色 點燃聞氣味

  D 鐵粉和氧化銅 用磁鐵吸引 加稀硫酸觀察現象

  9.對于某些離子的檢驗及結論一定正確的是(  )

  A.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鹽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產生的氣體能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10.某氣體由H2、CO、CH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點燃該氣體后,依次通過如上圖所示的裝置,測得兩裝置的質量均增加,則下列對氣體組成的推斷正確的是(  )

  A.可能只是CH4,也可能只是CO B.可能只有H2 C.可能是CH4和CO D.三種氣體都一定存在

  二、填空及簡答題

  1.回答下列有關鑒別、檢驗、除雜質的問題。

  (1)鑒別H2、CO、CH4三種氣體的方法______(填序號);

  A.聞氣味 B.觀察燃燒時火焰的顏色 C.鑒別燃燒后的產物

  (2)可用來區分澄清的石灰水和稀HCl的物質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CaCl2,可以加入適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黑龍江)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六種物質,其中A,B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液

  態物質,D是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堿,F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1)寫出A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2)寫出B→D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點即可)。

  3.A~H是初中常見的8種物質,它們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已知:D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G是一種黑色固體單質,大量排放H氣體會引起溫室效應,在②的反應前后B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改變,試推斷:

  (1)C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F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常用__________(填物質名稱)檢驗H氣體的存在,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G是初中常見的物質。其中E為黑色固體。如圖為這些物質的轉化關系圖,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省略.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D:_________,E____________。

  (2) 化學反應常伴有能量變化。B 與水反應時會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3)實驗室不用 A 與稀硫酸反應來制取 C,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 F+G 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E→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圖化學反應的溶液顏色變化體現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學”:

  (1)溶液X是 (填“酸”、“堿”、“鹽”),試劑A的名稱是 。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則B的化學式為 。

  (3)若X是稀鹽酸,C是單質,則C的名稱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若X是稀硫酸,D是堿,則X與D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__ 。

  6.2008年年初,我國南方出現了大面積的冰雪災害,在除雪過程中,融雪劑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產的融雪劑是由氯化鈉、硝酸鈉、氯化鎂、硫酸銅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的。小佳同學為探究其成分,設計并完成了以下實驗:

  請你根據以上設計過程,完成下列空白:

  (1)該融雪劑中一定含有 (寫化學式,下同),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2)加入硝酸銀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7.某同學為驗證炭在氧氣中不完全燃燒的產物既有CO又有CO2,設計如圖所示流程進行實驗,根據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1)按上面連接好裝置,在裝入藥品之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裝置中NaOH濃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開始時,必須先通入混合氣體一段時間再點燃酒精噴燈加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設計意圖,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實驗現象)時,證明混合氣體中既有CO又有CO2;

  (5)從環保角度分析,該流程設計中的一處明顯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X是有毒的氣體,它能與人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并且是不溶于水的氣體,Y是不支持燃燒的氣體,Z是不溶于水的固體,X、Y、Z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X的化學式___________;

  (2)寫出Z和稀鹽酸反應生成Y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質的組成與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是重要的化學思想。氣體X、Y都含有_______元素和_______元素,但它們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都不同。請舉出X、Y性質不同的一個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實驗室現有失去標簽的甲、乙、丙、丁四瓶試劑,都是初中化學實驗室里常見的物質。其中甲、乙均為黑色固體粉末,丙、丁為無色的酸的稀溶液。為確定成分,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1)甲+丙或丁,有氣泡產生;固體溶解,溶液逐漸變成淺綠色。則甲是__________。

  (2)乙+丙或丁,無氣泡產生,固體溶解;加NaOH溶液, 產生藍色沉淀。則乙是_______________。

  (3)若要證明丙是稀硫酸,則可取少量丙溶液于試管中,加入________溶液,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識別化肥的探究活動,他們對氯化銨、碳酸氫銨、硫酸鉀、磷礦粉四種化肥的實驗探究步驟如下:

  (1)步驟一:取上述四種化肥各少量分別放入試管,觀察,從外觀上即可與其他化肥區別出來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步驟二:在裝有另外三種化肥的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稀鹽酸,有氣體產生的是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三:再分別取少量未區別出的另外兩種化肥于研缽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放出的是______。因此可知,在使用該類化肥時,要避免與____(填“酸”或“堿”)性物質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現有一包固體粉末,其中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NaCl、CuSO4。進行如下實驗:①溶于水得無色澄清溶液;②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鹽酸時沉淀消失.根據上述實驗現象推斷:

  (1)一定不存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存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于可能存在的物質的檢驗方法是(寫出操作步驟、現象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A-G和X都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其中A、C、E是無色氣體,B是紅棕色固體,X為藍色溶液,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已省略):

  (1)G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 (2)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反應②,其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與X充分反應后過濾后得濾渣F,在濾渣F中加入稀硫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混合溶液可能含Na2SO4、Na2CO3、NaOH中的一種或幾種溶質,為驗證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1)混合溶液的溶質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無色氣體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產生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該加入試劑的順序,不能驗證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是NaOH、Na2SO4、MgCl2、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了分析固體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該固體粉末進行實驗,實驗方案設計如下:

  (1)固體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現象X為“沉淀全部溶解”,結論是固體粉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現象X為“沉淀部分溶解”,結論是固體粉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步驟①和③都有相同的實驗操作,該操作名稱為_______________;

  (4)若取消實驗④,將③中的試劑換為________________,也可得出相同結論。

  (5)寫出②中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有A、B、C、D、E五瓶失去標簽的白色粉末(均為純凈物),老師讓化學實驗小組同學鑒別這些物質。

  【調查研究】:已知它們可能是硫酸銅、碳酸鈣、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中的一種。

  【查閱資料】:白色的硫酸銅粉末遇水變為藍色

  【實驗探究】:小芳同學的鑒別實驗過程記錄如下

  步驟1:取五種白色粉末各一藥匙,分別放入五支潔凈的試管中,各加蒸餾水2 mL,振蕩后靜置。五支試管底部均有固體存在,只有盛放E的試管中液體呈藍色,其他均呈無色。

  步驟2:取 B、C、D的上層清液滴加稀鹽酸,只有B的試管中有氣泡產生,其他均無明顯現象。

  步驟3:取A、C、D的上層清液放入試管中,分別滴加無色酚酞,A、C顯紅色。

  請根據該學生的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由步驟1得出E為 。(2)步驟3中,D的現象是 。

  (3)根據該學生的實驗,其余四種白色粉末有部分被鑒別出來,分別是 (寫代號及其對應物質的化學式)。

  (4)對尚未鑒別出來的物質,請設計實驗進行確定,并填入下表。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及結論

  實驗反思:“四支試管底部均有固體存在”,與小芳預測的“只有一支試管中有固體存在,其他試管中均為澄清溶液”的現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

1869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纸牌屋电影| 关鹏| 唐安| 爱情面包房| 小镇姑娘高清播放| 电锯惊魂6 电影| 俺去也电影网| 蛇魔女大闹都市| 尹雪喜 新建文件夹2| 陈若仪个人简历资料| 我的新学校英语作文| 视频你懂| 奇骏车友会| 电影双妻艳史| 回响电视剧在线观看| 猿球崛起| 就义诗诗配画| 樱花悠| 朱莉与朱莉娅| 女生被艹网站| 陈璐| 汪俊个人资料简介|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2024题库及答案| 打男生军人光屁股的网站视频| 骚扰电话怎么弄,不停的给对方打| 性高中| deaf dj课文翻译| i性感美女视频| 性感男模| 月亮电影| 寡妇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 吴彦祖《偷窥无罪》| 美国舞男| 爆操女人逼| 黎姿电影| 林子祥电影| 叶芳华| 小淘气尼古拉| 《父亲的爱》阅读理解答案| 小米汽车标志图片| 驱魔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