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知識點解析
當你照鏡子時可以在鏡子里看到另外一個“你”,鏡子里的“人”就是你的“像”(image)這是一種物理現象。是指太陽或者燈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鏡面上平面鏡又將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們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鏡中的虛像;
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初二物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相關知識點解析。具體內容如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平面鏡成像原理
原理
光的反射
由于平面鏡后并不存在光源(S)的對應點(S`),進入眼光的光并非來自對應點(S`),所以把(S`)稱為虛像。
解釋
照鏡子就是這樣的原理。可以說,只要利用到平面鏡,就一定是反射。
平面鏡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線的延長線的交點形成的,所以平面鏡中的像是虛像。虛像與物體等大,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所以像和物體對鏡面來說是對稱的。 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和物的大小,總是相等的。無論物體與平面鏡的距離如何變化,它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終不變,與物體的大小總一樣。但由于人在觀察物體時都有“近大遠小”的感覺,當人走向平面鏡時,視覺確實覺得像在“變大”,這是由于人眼觀察到的物體的大小,不僅僅與物體的真實大小關于,而且還與“視角”密切相關。從人眼向被觀察物體的兩端各引一條直線,這兩條直線的夾角即為“視角”,如果視角大,人就會認為物體大,視角小,人就會認為物體小。
當人向平面鏡走近時,像與人的距離小了,人觀察物體的視角也就增大了,因此所看到的像也就感覺變大了,但實際上像與人的大小始終是相等的,這就是人眼看物體“近大遠小”的原因。這正如您看到前方遠處向您走來一個人一樣,一開始看到是一個小黑影,慢慢變得越來越大,走到您面前時更大,其實那一個小黑影和走到您面前的人是一樣大的,只是因為視覺的關系,平面鏡成像的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因此人逐漸靠近鏡面。像也一定逐漸靠近鏡面,人的感覺是“近大遠小”,這是一種視覺效果。
平面鏡成像特點
1、平面鏡成正立等大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像和物的連線垂直于平面鏡。
3.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4.像和物關于平面鏡對稱。
5.像的大小相等,但是左右相反。
6像的上下不變,左右互換
(總結: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
平面鏡成像實驗:
【儀器和器材】
蠟燭,12 cm×15 cm透明玻璃片(最好用貼有反光膜的汽車用玻璃),12 cm×10 cm普通透明玻璃片,玻璃膠。
【制作方法】
在透明玻璃12 cm邊涂上適量的玻璃膠,將其固定在12 cm×10 cm普通透明玻璃片的正中間(要保證兩玻璃面的垂直),并在反光面位置兩側的底座玻璃上畫線。
【使用方法】
將做好的裝置放在方格紙上,并讓裝置上的記號線與方格紙上的中線重合。
【實驗技巧】
做實驗時方格紙上的記號,應將物體的整個底部形狀畫出。
【實驗方法】
本實驗總方法:實驗歸納法。
用未打開的蠟燭代替點燃的蠟燭的像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一般情況下只要是平面鏡成像,都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太陽或者燈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鏡面上(注意:這里是漫反射,不屬于平面鏡成像)。平面鏡又將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們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鏡中的虛像。(這才是平面鏡對光的反射)。 平面鏡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線的延長線的交點形成的,所以平面鏡中的像是虛像。虛像與物體等大,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所以像和物體對鏡面來說是對稱的。 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和物的大小,總是相等的。無論物體與平面鏡的距離如何變化,它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終不變,與物體的大小總一樣。但由于人在觀察物體時都有“近大遠小”的感覺,當人走向平面鏡時,視覺確實覺得像在“變大”,這是由于人眼觀察到的物體的大小,不僅僅與物體的真實大小有關,像是光反射的形成的。(光路擁有可逆性)
實驗中用大小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刻度尺是為了測量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玻璃板應垂直于桌面,否則會找不到像的位置。
應該在陰暗環境下進行,以便于觀察像
初二物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案
學習目標:
1能通過實驗探究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能通過平面鏡的成像的特點解決日常中的生活問題。
3體驗用替代的方法確定像的位置的研究方法。
4在探究的過程中感受物理的對稱美,并體驗到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時的喜悅。
重點、難點
1、重點: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
2、難點:理解平面鏡所成像是虛象。
學習過程
一、回顧知識:
1、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
2、如圖試作出兩條如射光線的反射光線 二、探究新知
(一)任務一: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 、思考以下問題:
平面鏡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鏡子,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呢?(同學猜想、討論)
2、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試討論以下問題并根據問題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①要確定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應選用哪個物體來作鏡面?平面鏡還是平板玻璃?
②用平板玻璃作平面鏡時,選擇什麼物體來成像效果最好、最清楚?
③如何確定像的位置、如何比較物象大小關系、如何確定物象位置關系?
④如何知道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
3、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同學們找桌子上的器材試試看,行不行。
請從給出的實驗器材中選用你所需要的器材根據:
同樣大小(長短、粗細)的蠟燭兩只,小蠟燭一只、大蠟燭一只,平面鏡一面,平板玻璃一 塊, 支架一幅,方格紙一張,同樣大小的三角板(30度,60度)一對、刻度尺一把。
4、合作交流:學生根據實驗情況進行分析與論證:
實驗結束,必須進行分析與論證才能確定自己的探究結果是否正確。可請學生講解探究結論中有哪些內容與猜想相符,有哪些不符。
結論:平面鏡成像特點:
1)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和物體的大小__________.
2)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到平面鏡的距離關系是__________.
3)像的左右與物的左右關系是__________.
4)像的上下與物的上下關系是__________.
5)當物體遠離或靠近平面鏡移動時物體的像的移動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的大小、形狀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主練習:
① 小芳身高是1.6m,站在豎直放置的穿衣鏡前1m處,則她的像高是多少?像到鏡面的距離是多少?人與像相距多遠?若人以1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人怎樣運動?
②池中的水深2m,月亮到地球的距離是3×105m,則月亮在水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離是多少?
③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的大小決定于()
A物體到鏡面的距離 B物體的大小
C平面鏡的大小 D觀察者的位置
④關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比物體小的平面鏡,不能形成物體完整的像。
B只有在平面鏡的正前方的物體,才能在平面鏡中成像。
C在平面后方的物體,不能在平面鏡中成像
D在平面鏡的后面的物體會遮擋平面鏡中的虛象。
⑤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物體AB的像:
任務二:平面鏡的成像原理:
思考:人眼為什么能從平面鏡中看到鏡前的像呢?
合作交流:①這兩條反射光線沿傳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處于這兩條線的路徑上,會覺得這兩條光線是從那里發出的?平面鏡成的是什么像?
②平面鏡的成像原理是:
5、自主練習:(1)光源S射出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過A點,在圖中畫出光線的光路圖 (2)東東同學站在平面鏡前3米處,他看到鏡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現象形成的,他的像到鏡面的距離為 米,現將一塊和鏡面一般大小的木板放在鏡子后面1米處,這時他 (“仍能”“不能”)看到自己在鏡中的像。
任務三: 平面鏡的應用
1、試舉出日常生活中平面鏡中的其他的應用。
2、試作出潛望鏡的光線圖
四、課堂小結: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科學探究的過程包括的要素:
五、布置作業
預習下一節 ----光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