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小學奧數平均數問題(2)
7.在一次登山比賽中,小剛上山時每分鐘走40米,18分鐘達到山頂,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鐘走60米,小剛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分 48 米.
考點:平均數的含義及求平均數的方法.1923992
分析:要求小剛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分多少米,先根據“速度×時間=路程”,計算出從山下到山頂的路程;然后根據“時間=路程÷速度”求出下山的時間;因為根據上、下山的路程相等,繼而用“往返總路程÷往返總時間=平均速度”,代入數值解答即可.
解答:解:(40×18×2)÷[18+40×18÷60],
=1440÷30,
=48(米);
答:小剛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分48米.
故答案為:48.
點評:此題解答的關鍵是抓住往返路程不變這一條件,根據路程、時間和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平均數的求法進行解答即可.
8.某校有100名學生參加數學競賽,平均分是63分,其中男生平均分是60分,女生平均分是70分,男同學比女同學多 40 人.
考點:平均數的含義及求平均數的方法.1923992
分析:要求男同學比女同學多多少人,先要分別求出男生和女生的人數;用男生人數減去女生人數即可;根據“平均分×人數=總成績”,先求出全班總成績為63×100=6300分;假設100人都是男同學,則總分為60×100=6000分;這樣就比總成績少了
6300﹣6000=300分,因為一名男生比一名女生少考了70﹣60=10分,則女生人數為300÷10=30人;進而得出男生人數為100﹣30=70人,繼而根據題意求出結論.
解答:解:女生:(63×100﹣60×100)÷(70﹣60),
=300÷10,
=30(人),
男生:100﹣30=70(人),
70﹣30=40(人);
答:男同學比女同學多40人.
故答案為:40.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認真分析,根據平均數、人數和總成績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9.一些同學分一些書,若平均每人分若干本,還余14本,若每人分9本,則最后一人分得6本,那么共有學生 17 人.
考點:邏輯推理;盈虧問題.1923992
分析:因為每人分9本,則最后一人分得6本,所以最后一人少9﹣6=3(本);因為原來最后還剩14本的,可是現在少了3本,所以又分出去了14+3=17(本);因為只有1×17=17;所以有17個學生,每人又多分了1本.
解答:解:(14+3)×1=17(人);
答:那么共有學生17人;
故答案為:17.
點評:此題屬于較復雜的邏輯推理題,解答此題時應結合題意,分析要全面,進而通過推理,得出結論.
10.有幾位同學參加語文考試,趙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們的平均分就達到90分,如果趙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們的平均分就只得87分,那么這些同學共有 6 人.
考點:盈虧問題.1923992
分析:找出對應量,利用盈虧分數的和除以平均分之差,即為參加考試的人數.
解答:解:(13+5)÷(90﹣87)=6(人).
故答案為:6.
點評:此題屬典型的盈虧問題,關鍵是明白盈虧分數的和除以平均分之差,即為參加考試的人數.
11.有四個數每次取三個數,算出它們的平均數再加上另一個數,用這種方法計算了四次,分別得到以下四個數:86,92,100,106那么原4個數的平均數是 48 .
考點:平均數的含義及求平均數的方法.1923992
分析:設這四個數為A,B,C,D,根據“平均數×個數=總數”,則:(A+B+C)÷3+D=86,(A+C+D)÷3+B=92,(A+B+D)÷3+C=100,(B+C+D)÷3+A=106,將這四個式子的左邊和右邊分別相加得:2A+2B+2C+2D=384;則A+B+C+D=192,(A+B+C+D)÷4=48;
解答:解:根據分析得:(86+92+100+106)÷2÷4,
=384÷2÷4,
=48;
故答案為:48.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根據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列出式子,然后通過分析,得出:后來得到的四個數的和是原來四個數和的2倍,進而進行解答即可.
12.甲、乙、丙三人一起買了8個面包平均分著吃,甲拿出5個面包的錢,乙付了3個面包的錢,丙沒付錢.等吃完結算,丙應付4角錢,那么甲應收回錢 35 分.
考點:整數、小數復合應用題.1923992
分析:要求甲應收回錢多少分,先求出每人分得幾個面包,即:8÷3= 個;丙付了40分錢(平均每人付的錢數),根據“總價÷數量=單價”求出每個面包的單價,即40÷ =15分;進而用15×5計算出甲實際付的錢數,然后減去40分即可.
解答:解:4角=40分,
每人分得:8÷3= (個);
40÷ ×5﹣40,
=75﹣40,
=35(分);
答:甲應收回錢35分;
故答案為:35.
點評:解答此題應根據單價、總價和數量之間的關系以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進行解答即可.
二、解答題
13.今年前5個月,小明每月平均存錢4.2元,從6月起他每月儲蓄6元,那么從哪個月起小明的平均儲蓄超過5元?
考點:盈虧問題.1923992
分析:據題意可知,那么10月份起超過5元,以5元為基數,前5月平均每月少5﹣4.2=0.8(元),6月起平均每月增加6﹣5=1(元).用前五個月少存的總錢數除以從6月份多存的錢數,就得到再需要幾個月平均儲蓄超過5元了,即(5﹣4.2)×5÷(6﹣5)=4(個),6+4=10(月),所以從10月起小明的平均儲蓄超過5元.
解答:解:(5﹣4.2)×5÷(6﹣5)=4(個);
6+4=10(月);
答:從10月起小明的平均儲蓄超過5元.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求較為復雜的平均數問題.
14.A、B、C、D四個數,每次去掉一個數,將其余下的三個數求平均數,這樣計算了4次,得到下面4個數.A:23,B:26,C:30,D:33,4個數的平均數是多少?
考點:平均數的含義及求平均數的方法.1923992
分析:根據余下的三個數的平均數:23、26、30、33,可求出A、B、C、D四個數的和的3倍,再除以3得A、B、C、D四個數的和,再用和除以4即得4個數的平均數.
解答:解:A、B、C、D四個數的和的3倍:23×3+26×3+30×3+33×3=336;
A、B、C、D四個數的和:336÷3=112;
四個數的平均數:112÷4=28.
答:4個數的平均數是28.
點評:此題考查求平均數的方法,解決這類問題就用基本數量關系來求,即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