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考作文得分的寫作技巧
第1步——把冰箱門打開·學會審題立意
1.審清題目的中心詞和限制詞:
中心詞就是題眼,有的學生會問了,什么叫題眼?簡單來說,你給題目做減法,少了這個詞,題目意思不明確了,那這個詞就是“題眼”。比如,“這里也有樂趣”,去掉“樂趣”,題目的意思就不明確了,樂趣是中心詞。再比如,“不止一次,我努力嘗試”,中心詞是“努力嘗試”。
那限制詞呢?重點是副詞。比如“其實”,言下之意,起初認為是那樣,后來因為一些情況,明白是這樣,要把誤會交代清楚。“也”,表明曾經沒有想過,現在卻這樣想。“最”,飽含一種對比,要用另外的,來突出“最”。處理好中心詞,限制詞,才是有效的審題,對作文評分也有直接影響。近幾年中考題目,越來越重視對限制詞的考查。例如:
去年上海中考題目:不止一次,我努力嘗試。很多考生通篇都在寫我努力做什么事,結果怎么樣。其實,按這個題目要求,要突出的是“不止一次”,多次去努力做一件事。
前年上海中考題目:這里也有樂趣。很多學生未能奪得高分的重要原因就是,通篇都寫了某件事,某個地方很有趣味,但是沒有對“也”這個限制詞進行處理,結果得分不佳。滿分作文往往都注意了這個細節,比如一篇滿分作文,寫去江南小鎮旅游,發現的當地水鄉之美,人情之美。如果通篇只這樣寫,是不能得滿分的,正文剛開始,學生就鋪墊自己是如何不想去小鎮,覺得那里落后條件差,沒有城市發達有趣。這樣就很好地處理了限制詞。
再來,13年中考作文題目:今天,我想說說心里話。同上,中心詞是“說心里話”,就是一些平時不好或不曾表達的話;而“今天”就是限制詞。只寫自己想對誰說一些心里話,是不夠的。還要體現出“今天”是特定的某一天,可以是中考當天,也可以是某個特別的日子,文中一定要體現。
總而言之,近幾年中考作文都注重了對限制詞的審題。考生在考場上,尤其注意這一點!
2.學會補充題目及虛實相生的方法
補充題目:有些題目是詞語或短語,缺少主語賓語等成分。那么在審題時,可以對題目進行擴充,擴詞為短語,擴短語為句子。這樣寫作的內容和方向就會更明確。舉個栗子,對于往年中考作文題目“悄悄地提醒”,題目缺少主語賓語,補充完整,可以是“我悄悄地提醒誰”或者“誰悄悄地提醒我”,這樣一來,寫作的方向是不是更明確了呢?
虛實相生:題目有實題和虛題之分,所謂“實題”,指的是有具體意義的話題,如:習慣、樂趣等;所謂“虛題”,是指意義比較抽象的題目,如:“提籃春光看媽媽”,“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那遇到這種題目,怎么辦呢?從理論上說,破題的關鍵可以遵從“實題虛寫”“虛題實寫”的方法。如果是虛指,那么可以從實際事物去破題;如果題目是實指,那么可以從精神等層面去升華。舉個栗子,上海今年浦東二模作文題目是:留點空間。空間,是虛指,最好從實際事物去破題,才好入手,比如有位考生,寫的是手機內存空間不足,通過幫助媽媽清除手機內存的過程,明白了生活中,要刪掉不適用的軟件,給重要的人或事騰空間。這就是典型的化虛為實的破題方法;再比如,09年中考題目為《在學海中游泳》,“游泳”是實指,這里要理解它的比喻義,是寫在學習中如何拼搏;再再比如,08年中考題目《我眼中的色彩》,“色彩”是實指,但是如果只寫某一個事物的顏色,就錯了。要理解“色彩”的比喻義,而不是寫色彩本身,如中考前的黑色六月;如充滿希望的綠色;如溫暖時刻的浪漫粉色等等。
審題——打開冰箱門,才能裝大象。做好審題是寫作文尤為關鍵的第一步!
第2步——把大象裝進去·學會選材構思
如何構思?
打開冰箱門,要放什么呢?是大象。也就是寫作的素材。所謂構思,即你要選擇合適的素材,裝進已經規定了大小的冰箱(題目)。那么,同學們會問了,如何選合適的大象?肯定不是憑空想象了,得按照標準,去分門別類。對于如何選材,也是有方法去檢索的——根據中考作文四大類主題:個人成長類、親情家庭類、社會感悟類、校園生活類(我是根據優先順序排列的)。首先,需要你在草稿紙上列個簡表:
審題及選材示范:
作文題目:ABCDE
中心詞:DE 限制詞:BC
主題 | 我的素材 |
個人成長類 | ?? |
親情家庭類 | ?? |
社會感悟類 | ?? |
校園生活類 | ?? |
把自己平時積累的素材,按照超級優到一般良的順序寫上去,再提煉出符合該題目的寫作角度和文章立意。構思,就是做好選材和立意。
如何選材?
首先,你得有積累,才能有選擇。平時沒有積累怎么辦,后面也有方法。我把素材的積累分為:特色菜和素菜。特色菜新穎,獨特,彰顯特色和技藝,讓人看著就有食欲,能做特色菜的廚師都是超級優的寫作小能手;不過,每次考試不一定都保證能有這么多好料,除非平時功課做得足。那對于素材困難戶的同學怎么辦?那就是把素菜做得健康,綠色,以樸實取勝。沒好素材的話,怎么把素菜做出新高度呢?
兩個制勝法寶——
其一,奇妙的情節構思。這里我要借助電影來講了。我最近最喜歡的電影,就是《唐人街探案》,一個蹩腳偵探加一個呆萌少年一路被坑洗刷冤情的故事,一看電影名字就能猜到故事的老套路。可是,導演就是牛,硬是在情節上讓人耳目一新——一原以為是繼父殺人,后來才發現是小女孩借刀殺人!這個神轉折讓觀影者驚嘆不已!那么言歸正傳,寫作文就是淺層次的文學創作,說到爛的故事也能推陳出新,只需要在情節上做一些出人意料的轉折(按照常理,人們覺得故事就這樣了,你卻筆鋒一轉,這就是出人意料)。舉個栗子,公交車讓座——看都不想看了吧。不過有個考生,依然奪得高分,怎么寫的呢?就是情節構思。開頭也是一個穿著破舊的民工擠上了車……轉折點在于——他是先用臟臟的麻布袋子占座,然后轉身讓給了身后的一位老人——搶座讓座,都是本心使然,很樸實。我有學生號稱“一個素菜走天下”,他的菜就是“打翻老師水杯”,每次寫作文,就這么個素菜,清湯寡水的,老師都看乏味了,不過每逢一模二模的大考,換個老師批改,他的作文卻總能得較好的分數,秘訣只有一個——根據不同的題目,從不同的角度調整情節構思!寫個人成長感悟——突出自己犯錯后的自責和矛盾心理;寫校園生活——突出老師的循循善誘和智慧。
這里提一個非常寶貴的建議:就是在考前把自己的素材梳理清楚,從超級優到一般良的順序,在中考的考場上,盡可能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超級優的素材,不到萬不得已,別去想個新鮮的從來沒有寫過的喲(犯錯的成本太大,且浪費時間在思考上)。方向明確的老師都知道讓學生從以上幾個主題去整理范文,中考題目超出這個寫作范圍的可能性極低。
其二,拔高立意。確定了超級優的素材,就可以一氣呵成了嗎?!NO!立意的高度決定了作文的高度,很多考生作文注重了選材和點題,處理得當50分以上是沒問題的,不過想要拿55分以上,就不得不側重立意了。
怎么確定及提升立意呢?
根據題目和素材來。通過上文,我們知道題目決定了寫作范圍和方向,素材確定了寫作內容,而立意就是文章的主旨和寫作意圖。舉個栗子來說明:假設作文題目是“吃一頓飯”,規定了范圍和方向;那是吃川菜、上海菜,還是日本菜?這就是根據題目確定寫作主題,我選川菜中的酸菜魚就是確定了寫作素材。而立意就是吃完后,我是僅僅吃飽了(淺層立意),還是吃得很滿足很享受(一般立意),還是這道菜勾起了我對老家的思念等(深層立意)。
很多學生覺得自己的素材一般般,想不出清新脫俗的素材,想不出酸菜魚般引人流口水的,只有清水大白菜,那就不能得高分了嗎?NO!提升立意就是清水大白菜的制勝法寶!比如,寫彈鋼琴,上海會彈鋼琴的寶寶實在太多了,而在作文里用這個素材的人,已經讓人審美疲勞。我的學生說,翻遍自己的成長史,就這么一個素菜,怎么辦?我給他說,那就提高立意吧。他之前的作文,寫的內容就是如何開始學鋼琴,考級遇到了困難,然后想放棄,然后并沒有放棄,然后考過了——結束!就是和寫吃飯,寫到我吃飽了結束一樣(立意太淺)。修改時,我和他探討,其實對于老師這種不懂藝術的人來說,鋼琴本身是很高雅的存在,而作文里,也應該去體現它本身的美感。在詢問他如何喜歡上彈鋼琴之后,我們把立意矯正了——不以考級為目的,而是體現彈琴本身所帶來的樂趣。當然,另一位學生通過寫下棋,寫出對輸贏的反思,結合道家的和諧共生理念,那就是更深層次的立意了。這里在順便提一句,寫什么也好,盡量專業一點,剛剛寫彈鋼琴的那位同學,原文是“聽到一段美妙的琴音”blabla~這樣的句子,不會彈琴的人也會寫,修改時我讓他加上一些專業術語,比如巴赫奏鳴曲,輕快的圓舞曲等,一看,就是真彈過琴的。
學會選材和構思——選擇合適的大象裝進冰箱,作文就是這么簡單!
第3步——把冰箱門關上·漂亮的開頭結尾
最后~(我實在寫的有些累了)能耐心看到這里,也不容易。最后一步,比較簡單易懂。
關門——開頭和結尾!
如何開頭?
很多學生的作文沒有開頭。大師這樣寫的話,叫開門見山。我們的話,謙虛點兒,還是老老實實加個開頭吧,讓閱卷老師一眼能看懂我們在寫什么。記住,開頭不宜寫得過長,超過五六行字,就不好了。我不喜歡寫題記,所以沒有好建議。開頭不宜寫對話式(沒有具體的為什么),但是切題的引用是可以的,我建議過學生從學過的古詩文里面選擇一些句子化用。開頭不宜寫得大而空——比如人生如何,世界如何。很難掌控,中考的要求是,從身邊實際去發現意義。開頭切入點小一些。此外,什么排比句啦,比喻等修辭啦,都是老話常說,這里就不贅述了。
我只提兩點——
其一,開頭可以注重描寫,環境描寫或人物描寫;這會讓老師一眼看到學生的寫作功底;
其二,非常重要的原則——開頭要體現三個要素:要寫的素材+作文立意+破題。前兩者可以二選一,但破題是必要的。舉個剛出爐的栗子(今天學生的考場作文),題目叫《遇見》,開頭如下:
第一次遇見你(破題),你握著小小的拳頭,喊著奶嘴在搖籃中(寫她的兩歲的弟弟,素材),卻見證了我與你之間的第一次相會(立意:和弟弟之間的感情)。
順便說一句點題的問題,說真的,點題有些刻意,我也不喜歡。但是考場作文,這就像一道保險,它給老師很強烈的一個信號就是——我知道自己在寫什么,我沒有跑偏!所以還是得點!點題的位置,一般在開頭和結尾,還有中間段落的結尾處。對于寫作高手,會隱含地點題,整篇文章渾然一體,讀罷方知題目暗合在文章之中;而寫作能力差強人意的學生怎么辦呢?那就明點吧。實在不行,最速成的辦法就是,開頭中間結尾處各把題目抄一遍。稍微用點心,理解一下意思,糅合于句子之中,更佳。
如何結尾?
這里不僅僅指最后一段,也包括倒數第二段末尾。一篇文章敘事到此,差不多該鎩羽而歸——結尾了。結尾的方法不盡其然,但是宗旨就是——升華主題!把自己的立意在此明確體現出來,并再次點題。比如《遇見》的結尾:
遇見你的時光中,充滿著天真與美好。這份姐弟的情誼不會隨著時光而消磨,只會在時間的累積中,愈加親密溫厚。
關門——大象無形,大音希聲。道家推崇自然而非人為之美,越好的音樂越是寂靜無聲,越好的形象越是不見形跡。很多人說干嘛要孩子為了得分而寫作?我也曾有過這個疑問,但考場作文有應試的成分與要求,但我相信,天然本真的文字才是最動人的秘密武器!
看了提升中考作文得分的寫作技巧還看:
1.中考作文提高分數的十大技巧
2.中考語文滿分作文的小技巧
3.優秀中考作文寫作技巧及框架
4.中考作文指導中考寫作技巧
5.如何有效提高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