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攻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要出一篇整潔美觀的作文,就要注重書寫。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要想有個文思潮涌的自己,就要不斷積累。
我們究竟要積累些什么呢?主要有三:一要多讀課外書籍,積累深刻生動、言簡意賅、含蓄優美的句段,多讀熟讀,培養預感;二要時刻關注自己身邊的生活,對那些能引發自己感悟的材料及那些曾經觸動過自己的細節,仔細挖掘,用心體驗;三要留心社會熱點,把握時代的脈搏,收集新鮮材料……久而久之,靠我們平時的一點一滴,日積月累,這些素材就會成為自己豐富而寶貴的財富,隨著它們在腦海中反復縈回激蕩,就會逐漸轉化為自己內在的東西,形成自己個性化的素材庫,到中考前夕,我們還要善自己梳理各種類型的典型材料,如:親情、友情、愛情、社交、成長、名人事跡……這樣,一到中考寫作的時候這些個性化素材才會蓄勢待發,讓我們下筆如有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打動閱卷已久的老師,就要附上真情。
文章不是無病呻吟的涂抹,而是酸甜苦辣的感情寄托。縱觀歷屆中考,無一例外都要求考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真實感受來寫作,力求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要想達到這一要求,就要選擇自己熟悉的人、情、事、景、物來進行寫作,只有這樣的素材,才有藝術感染力,才會產生感同身受的共鳴,也只有這樣的材料才能夠觸動閱卷老師的心靈,讀來讓人覺得愜意。
在備考中,我們要用一雙真誠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用一顆真誠的心擁抱生活,咀嚼品味生活的滋味。在考場上“以我手寫我心”,寫出細膩、動人的場景,感人的人物形象,字里行間流露出真性情。只要做到自己投入其中,動真感情,即“一枝一葉總關情”,就能打動閱卷老師,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要想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就要巧用材料。
從考場作文來看,有些學生的寫作素材看似一般,也很普通,卻能得到高分,就在于普通的素材因個性的不同呈現了別樣的面貌。中考作文由于時間、篇幅、主題都有嚴格的限制,因此,對平日積累的素材我們要善于進行個性化的運用,用年年歲歲相似的花,展現歲歲年年不同的樣,在考場上推陳出新,來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如:
一方面,我們可以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自己的生活實際中,選擇一個熟悉的材料,運用“以小見大”的寫法,尋找一個小的切入點,表現積極向上的主題。因為越細小越容易寫得具體、生動、細膩、感人。因此需要對材料增加細節、內涵及各種描寫等,使得材料豐滿能夠立體化呈現出來,這樣才能打動人心。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轉換構思角度,獨辟蹊徑。對熟悉的材料進行“推新替舊”,使“舊”材料重新穿上“新”外衣,通過建立新的視角、新的方位審視和思索客觀事物,來表現新的意蘊,見人之所未見,使立意別具一格。同時對材料進行有針對性的加工,使其傾向于表述的主題,從而實現耳目一新的寫作效果。
再一方面,我們可以先對材料進行敘述,然后分析議論,從材料中歸納觀點,開掘深層意蘊,這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另外,我們還可以把多個素材的相同或相似之處,挖掘出來,這樣威力更大,更易增強文章感染力。
“映日荷花別樣紅”,要想避免 “四不像”的文章,就要用對文體。
從眾多的考場作文來看,大多數都有一個共同的要求,即“文體不限”,導致一部分學生寫起作文來信馬由韁,隨心所欲,泛泛而談,文體不分。說是記敘文吧,寫人不具體,敘事不生動,開頭結尾一輪較多;說是議論文吧,羅列敘述了幾件事,沒有論證,不會說理;說是散文吧,又泛泛而談。 更有甚著,寫成議論文的頭、記敘文的身子和議論文的尾巴,非驢非馬……很多考生寫作的 “自由率性”,讓閱卷老師感覺其作文不倫不類,文體不清。
因此,在備戰中考時,我們要熟知各種文體的特征,考場上用對文體,因為只有映日的荷花才會別樣紅。為此,我們寫作時要做到未雨綢繆,練就基本功。寫記敘文就要表達方式上以記敘為主,結構上比較靈活;寫議論文就要確立論點、擺事實,講道理,做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層次結構清晰,觀點鮮明;寫散文就要情景交融,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中考之際,冷靜應對,動筆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要寫的文體。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要想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就要熟知應考技巧。
考場作文中,很多學生的文章,讀來沒味兒,令閱卷老師感到很乏、很淡。因此,我們要熟知并學會運用各種應考技巧。如下:
精美的標題。能凸顯考生獨特的個性,也能在第一時間激發閱卷老師的興趣,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如套用詩詞名句等,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精巧的結構。作文若講究一點新巧構思,醞釀一絲清新之氣,一定會給閱卷老師眼前一亮的感覺。因此要懂得整體謀篇布局,懂得安排段落結構。如中間夾雜幾個小標題,鏡頭組合;或用日記形式連綴成文,細節點綴等。
精彩的開頭。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清代李漁曾說:“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之。”怎樣奇?如開門見山、巧用修辭、序引題記、烘云托月等。
漂亮的結尾。剛健有力、委婉深沉的結尾能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對此,我們不妨嘗試抒發真情、前后呼應、篇末點題、深化主旨等。
另外,設一個懸念,渲染一個環境,引用一些名句,運用鏡頭式,鋪排式等等,無法盡舉。作文有法,但無定法。只要你相信自己,沉著應對,用自己的語言,用與眾不同的想象,來表達對生活的看法,相信中考結束,待到山花爛熳時,你在叢中笑。
看了中考作文攻略還看:
1.中考語文滿分作文攻略
2.2017中考滿分作文攻略
3.中考滿分作文攻略
4.中考作文考場應急九大攻略
5.中考高分作文選材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