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復習的方法和策略
1、定中考文體,有備上場。
(3)善于敘事或善于記人的,可以定寫記敘文,以材料的詳略得當、情節的曲折完整、或人物的性格突出取勝;
(4)邏輯思維能力強,頭腦中小故事不斷,可以定寫議論文,以材料的豐富、說理的透徹取勝。
2、開啟內存,豐富視野,讓作文言之有物。
學生作文言之無物,原因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有東西就是傾吐不出來,一個是學生頭腦中確實沒東西。所以在作文復習中應該開啟自己的內存,豐富自己的視野。開啟內存就是要發現自己頭腦中還是有很多寫作素材的。初三學生已經十四五歲,多少有了一些社會的經歷,上了九年學,學了那么多的文章,了解了那么多的人和事,積累了那么多的名言名句,感悟了那么多的道理,該有多少都可以作為作文的素材!復習時,要善于自我發現,以此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豐富學生視野就是要搜集蘊含各種思想、道理的名言警句,偉人、凡人小故事,豐富視野,增加寫作素材。
3、創新作文的結構形式,讓作文脫胎換骨。
一種文體,一種寫法,時間長了,如果不是名篇佳作,可能就沒有什么滋味了。對考場作文來說,就很有可能引不起閱卷老師的興趣而造成得分很低的情況。怎么辦?就要創新作文的形式,讓作文脫胎換骨。這里介紹三種比較新穎的作文結構:
(1)鏡頭體結構。
這是記敘文的一種特殊寫作形式。以描寫為主,少敘述。整篇文章由若干個片段組成,一個片段相當于電影的一個鏡頭。所以稱之為“鏡頭體”作文。
一般結構形式是:開頭——鏡頭一——鏡頭二——鏡頭三——結尾
(2)、小標題體結構。
這也是記敘文的一種特殊結構形式。
一般結構形式是:標題一——標題二——標題三——結尾
(3)、“一三一”結構:
這是議論文的一種重要結構形式。用議論文應試,其結構最好采用“一三一”式。
“一”:就是一個中心論點,開頭提出,單獨成段;
“三”:是三個分論點,這三個分論點是并列關系,每一分論點單獨成一段;
最后一個“一”:是用一段話總結全文,呼應上文。4、盡可能擬一個新穎的題目,讓作文有一個美麗的眼睛。
具體方法可以采用:
(1)修辭擬題:《穿著棉襖洗澡》,形象寫出高考的弊端;
(2)可以歌詞、詩句或稍加改動擬題:《勸君惜取少年時》《落紅也是無情物》;
(3)可以用線索作為題目:《一雙舊步鞋》;
(4)可以中心做題:《家鄉真好》。
5、作文局部的寫作技巧,寫文有章可循。
如議論文的開頭怎么寫?
(1)可以開門見山:“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這是《談骨氣》的開頭。“我認為,寬容是美德。”這是一篇議論文《說寬容》的開頭。
(2)可以提出論題:“在當今社會里,人們大都總是愛說這樣一句話:做人難,做好人更難!做一個好人真的就那么難嗎?今天,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3)可以簡述事件表明態度:先簡要敘述一件事,接著針對這件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樹立靶子,表明自己的立場:有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我要說,近朱者未必就赤,近墨者也未必就黑。這樣,掌握了議論文開頭的常見寫法,在中考作文時他就能順利開篇。
6、作文的語言,讓作文美麗起來。
在作文的評分中,語言是重要的一項。
一類文的評分標準:是語言流暢,用詞生動;
三類文的標準:是語言基本通順,用詞基本準確;
四類文的標準:是語言不通順,用詞不準確。
學生寫一篇作文,如果能夠做到語言流暢,用詞生動,閱卷老師很有可能認為你有比較高的文學修養而給你打出高分。
如何訓練語言,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入手:
(1)把平面化的語言變成立體化的語言:
是奶奶一勺勺的童話把我喂大。
老師一串清晰的腳印板書在彎彎的小路上。
(2)把常式句變成倒裝句: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風,輕飄飄的;草,軟綿綿的。看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3)把一般的句子變成修辭句:
路瘦瘦的已容不下我的身影。
一樁老去的心愿,在秋風中搖曳成一片蒼涼。
母親那只高高揮動的手,散發著默默地叮嚀。
(4)把描寫的角度變換:
大柳樹攪動漫天風雨。
藍天上漂浮著滿河星星。
7、訓練作文書寫的技巧,讓作文好看起來。
(1)不管字怎么樣,一定要一筆一劃地寫,讓人看清楚;
(2)題目從第五格寫起,盡可能標題不要過長或過短,七八個字左右為宜;
(3)字要稍大一些;
(4)首行必須縮進兩字;
(5)段落盡可能不用大段落;
(6)如果有錯字或錯句,不要用涂改液,也不要用筆劃許多道道,最好用修改符號;
(7)破折號、省略號占兩格,其他標點占一格,除引《岳陽樓記》《醉翁亭記》號外位置處在左下角;
(8)漢字位置在格中偏左一些,占四分之三,留下空隙便于閱卷人區分漢字,也使整個卷面顯得整齊。
看了中考作文復習的方法和策略還看:
1.中考作文復習策略3篇
2.中考作文復習指導3篇
3.2015年中考作文決勝策略二:出新技巧
4.2016中考各科復習關鍵策略
5.中考滿分作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