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太原市中考分數線
1.太原市體育、藝術類特長生錄取分數線
中考成績達到特長生對應專業最低控制分數線后,根據考生所報志愿學校的招生計劃、測試項目,按專業成績擇優錄取;如考生報考志愿、專業成績相同,按照中考成績擇優錄取。
(1)體育類
田徑項目:省級示范高中中考成績達到438分,其他高中365分,專業成績60分以上且專項成績不低于50分(百分制)。其中:專項成績100分者,中考成績可降100分;專項成績90分以上者,中考成績可降50分。
非田徑項目:中考成績達到365分,專業成績60分以上且專項成績不低于50分(百分制)。
(2)藝術類
省級示范高中中考成績達到511分,其他高中438分,專業成績60分以上。
2.太原市兩所外國語學校小語種班錄取分數線
太原市外國語學校和太原市第十八中學校的小語種(非英語語種)考生填報本校小語種志愿,在全市普通高中最低錄取控制線上按招生計劃擇優錄取。
3.太原市四所普通高中特色辦學實驗班錄取分數線
太原市進山中學校航天實驗班、太原市第十二中學校人工智能實驗班、太原市外國語學校(攝樂校區)外語實驗班、太原市第十八中學校(晉源校區)外語實驗班,分數線控制在中考總分 85%(2023年為621分)的基礎上,按計劃、按分數、按志愿擇優錄取;進山中學初中航天實驗班在籍考生填報本校航天實驗班志愿,在全市普通高中最低錄取控制線上按招生計劃優先擇優錄取。
4.太原市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
普通高中錄取不分批次,最低錄取控制線為525分。采取分段錄取的辦法,即從730分開始每5分為一個分數段,在每個分數段內按照志愿順序投檔;報考志愿、成績相同時,按照語文、數學、外語、理科綜合、文科綜合的順序優先錄取單科成績高的考生。
5.太原市普通高中定向生錄取辦法
定向生錄取分數線控制在錄取學校統招生分數線下50分以內,且不低于525分;報考定向生的考生考試成績如達到所報定向生志愿學校統招生錄取分數線,則按統招生錄取。
一是依據分配到各初中學校的定向生指標、考生所報志愿和考試成績,由高分到低分進行首次擇優錄取。二是當分配到六城區各初中學校的定向生指標首次錄取未完成時,在六城區已報考定向生志愿但未被首次錄取的考生中,按照考生所報定向生志愿和考試成績,由高分到低分進行二次擇優錄取;
當分配到三縣一市各初中學校的定向生指標首次錄取未完成時,在本縣(市)已報考定向生志愿但未被首次錄取的考生中,按照考生所報定向生志愿和考試成績,由高分到低分進行二次擇優錄取。二次錄取結束后,仍未完成的定向生指標,將轉為統招生計劃。
古交市第一中學校、清徐縣清徐中學校、清徐縣徐溝中學校如在本校統招錄取分數線下50分以內(含二次定向)未完成定向生指標,可將定向生錄取率按90%為限繼續下移分數線,其余10%定向生指標轉為統招生計劃。如下移分數線達到最低錄取控制線時定向計劃仍未完成,將轉為統招生計劃進行招生。
2023太原市中考各高中錄取線是多少
太原市2023年普通高中分數線具體如下:
中考怎么知道自己錄取了
一般來說只要中考考生被錄取了,學校會有中考錄取通知書寄到你家里的或者打電話給你。
也可以登錄本省的中考分數查詢網址進行查詢,查詢方式:登錄網址—輸入準考證號+姓名—點擊查詢即可。
中考后,學校會收到通知,何時可以查分,會通知學生如何在網上查分的;大約幾日后,各學校分數線下來了,錄取通知書就會送到學校,學校再另行通知考生去取。
中考錄取通知書狀態怎么查詢
關注中考通知書微信號,輸入+中考通知書就可以直接查詢通知書現在處于什么狀態。
一些地方的中考錄取通知書還保持了傳統的通過郵局郵寄的方式。在這里小編需要提醒同學們,在通知書投遞期間,家里一定要有人,中考報名時所留的聯系方式一定要保持暢通。同學們在領取通知書的時候也不要忘了提前準備好準考證和身份證,否則是不能領取的。其它的一些注意事項可去當地的中考招生網站上查詢。
其他一些地方的中考錄取通知書一般需要考生自己去錄取高中領取。一般學生本人領取時須持準考證、中考成績條。如果準考證丟失需要帶上身份證。也可以他人代領,代領人須持領取人身份證或家庭戶口本、考生準考證、中考成績條。
中考結束的假期需要補課嗎
有很多父母一整個假期都是和孩子在賭氣中度過的,因為高中的學習壓力大,怕孩子一是跟不上,父母就想讓孩子去補習。但是孩子好不容易可以放松了,當然是不肯定去學習的,所以一整個假期都是在爭吵中度過的。
其實孩子需要獨立的空間思考與學習,不能一味的逼迫孩子,否則會適得其反。這樣也會給孩子的心里造成一定的壓力,孩子也需要自己空間,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學習和成長,父母應該尊重和體諒。父母不妨和孩子多溝通,平靜的交流,不要壓迫他。
父母對假期處理這個問題上,應該先尊重孩子的選擇,當然父母讓孩子去補課,也是為了他好,但是人都需要放松的,不能逼著孩子去學習,否則效果也不會太好。彼此之間都應該相互了解,父母也應該選用合適的方式方法,結合實際情況。
如果假期太長,不妨拿出一部分時間去學習,另一部分時間留給孩子自己。讓他們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父母也不能太偏激,要和孩子做好溝通,彼此各讓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