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物理開放題解答技巧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它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準,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2016中考物理開放題的解答技巧。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
物理開放題一直是中考物理科目中比較難的題目,想要從中拿分,我們除了多練習之外,還需要掌握一些解題的技巧。
開放題是指解題方法多樣化、答案不惟一的題目,它既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習興趣,又非常有利于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求解開放性問題,需要我們平時注意對知識的積累,注重知識的遷移,靈活運用物理知識,多角度審視問題,多從不同的側面入手嘗試。
例1、小明學習了聲音的產生后,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出的,但是他發現當用手指敲桌子時,聽到了桌子發出的聲音,但是卻看不到桌子的振動,你可以利用哪些實驗加以說明?
[分析 ]實驗中的桌子在發聲,說明桌子在振動,之所以看不到它的振動,是因為它振動得比較快,桌面變化不明顯;這時我們要想辦法將其放大才行,用細小的東西放到正在發聲的桌面上,可以將這種振動顯示出來。
[答案] (1)把豆子放在桌面上,敲桌子發聲時,觀察到豆子跳動,說明聲音是由桌面振動產生的;(2)在桌子上放一盆水,敲擊桌子發聲,觀察到盆里水在振動,說明桌子發聲是由桌面的振動產生的。
[點評] 將聲音放大的方法很多,但關鍵是要通過輕小的物體將其不明顯的振動放大出來;這是一種"轉換"的思想。
例2、(2005年北京)已知空氣可以傳播聲音。請設計一個簡易實驗,證明固體也能夠傳播聲音。請寫出實驗所需要的器材、實驗步驟以及實驗分析與結論。要求設計的實驗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則。
(1)實驗器材:
(2)實驗步驟:
(3)實驗分析與結論:
[研析]這是一則方法和過程均開放的試題,我們可以先從以下方面找實例:①教材中,在做真空罩實驗沒抽空氣時,能聽到罩內鐘表的鈴聲,說明固體玻璃是傳聲的;通過敲擊鐵管向外界求救的方法也能說明固體能傳播聲音,只不過需要適當理順、擴展,以變成一個可操作性的實驗;②實際生活中,如桌子是固體,敲擊時在另一端能聽到清晰的聲音;大地是固體,通過它能聽到遠方夜襲敵人的馬蹄聲等,都可以加以擴展,改造成實驗。
[答案](1)
方法一:(1)實驗器材:大廣口瓶、橡皮塞、小鬧鐘
(2)實驗步驟:把小鬧鐘調至響振狀態,然后輕放于大廣口瓶中,聽小鬧鐘的鈴聲;然后,用橡皮塞蓋在大廣口瓶的瓶口上并塞緊,要求不漏氣;然后,再聽小鬧鐘的鈴聲。
(3)實驗分析與結論:瓶內空氣與瓶外空氣完全被大廣口瓶和橡皮塞隔離,如果此時仍能聽到小鬧鐘的鈴聲,則可證明聽到的鈴聲是通過大廣口瓶和橡皮塞傳播來的,即固體能傳播聲音。
方法二:(1)實驗器材:白紙、鉛筆、長條桌;
(2)實驗步驟:①同學甲在長條的一端用鉛筆在白紙上用力均勻地寫"一",同時同學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帖在桌面上聽甲在紙上寫"一"的聲音,重復幾次實驗,都可以清晰地聽到寫"一"時的聲音;②同學乙將耳朵離開桌面,(注意調整耳朵與筆的距離,保證與上幾次實驗相比,耳朵與筆的距離相同),同學甲在相同條件下繼續寫"一",重復幾次實驗,都聽不到甲在白紙上寫"一"的聲音。
(3)實驗分析與結論:在相同條件下,耳朵帖在桌面上能聽到聲音,在空氣中則聽不到聲音,說明聽到的聲音是通過桌子傳播的,即固體可以傳播聲音。
[點評] 該題的開放程度較大,器材、步驟與結論都是開放的。對這樣的題我們首先要找到一個生活中恰當的例子,或老師做過的小實驗,然后再將這個例子或小實驗所需的器材、實驗步驟寫出來,總結成條理性比較強的幾個環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