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能填幾個學校_幾個專業
對于大部地區來說,高考志愿可以選4至6個學校,然后每一所學校都可以選擇6個專業填報,同時還可以選擇服從調劑。這樣計算下來的話,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多個院校專業可選,如果報的不高的話,有很大可能被錄取。
對于高考改革地區,以浙江為例,高考可以報80個專業,這樣聽起來非常多,但是每個都是1所院校1個專業對應的。相比之下,反而有可能沒有上面一種情況總志愿情況多。
通過以上兩種志愿填報方式對比可以發現,第一種以院校為主,第二種以專業為主。當然,大家不可能每個院校都服從調劑,也很少有人填滿80個志愿。所以在填報志愿時還是要以錄取為主。
高考志愿能填幾個學校_幾個專業篇2
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高考志愿填報的重要性,“三分成績,七分志愿。”志愿填寫比高考本身更重要。過去學校包分配時,只要能進入大學校園,就有一個好的起點。而現在,在分數相同的情況下,一旦選錯專業,做錯決策,那將影響一個考生以后的就業之路。
高考志愿能填幾個學校_幾個專業篇3
分數高的考生,尤其是超一本線50分以上的同學,可以盡可能的選擇一個好學校,可以查一下往年的錄取分數及專業收分,選擇一個較好的學校和專業,沖刺某名校都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注意服從調劑,畢竟進了一所很好的學校后,在大學還是可以輔修雙學位和轉專業的。如果分數在一本線附件,或者低于一本線,那么,你的重點就是要選擇一個好專業了,這個時候,選擇一個好點的學校其實沒有多大意義,就比如河南農大和河南理工,兩所大學檔次其實都差不多,收分可能差的有10多分,但是這個時候要選擇一個好點的專業,這樣才會使自己在大學四年甚至是畢業的時候更有優勢。同理,其他梯度成績也是這個道理。
高考志愿能填幾個學校_幾個專業篇4
以普通類本科批為例:
1、新高考地區(14個省市):
1)福建、江蘇:最多可填40個志愿;
2)廣東、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個志愿;
以上5個省份都是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每個志愿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一個“是否服專業調劑”選項。
3)河北、重慶:最多可填96個志愿;
4)遼寧:最多可填112個志愿;
以上3個省市都是以“專業(類)+院校”為單位,1個專業(類)+院校就是1個志愿,沒有專業服從調劑選項。
5)上海、海南: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最多可填24個志愿;
6)北京: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最多可填30個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類)作為一個志愿單位,最多可填80個志愿;
8)山東:以“專業(類)+院校”為單位,1個“專業(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愿,最多可填96個志愿;
9)天津: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A段最多可填50個志愿,B段最多可填25個志愿;
注:以上僅供參考,具體以當年報考政策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