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報志愿怎么報
一是志愿設置形式不同。目前的志愿是由一個學校加若干專業組成的,考生填報志愿時,首先選擇學校,然后再從選報的學校中選擇專業。改革后,志愿由一個專業(類)加一個學校組成,學校的招生專業(類)被分成若干個志愿單位,考生可以充分考慮自己的專業興趣來確定填報的志愿,尊重了考生的專業選擇權。
二是志愿設置數量不同。與其他大多數省份相比,我省考生數量和招生高校數量較多,改革后一個專業(類)加一個學校就是一個投檔單位,因此志愿設置的數量將相應增加。
三是投檔線不同。“學校+專業”模式下,以學校為投檔單位,每一個學校只有一條投檔線。而改革后,投檔直接投到專業上,同一學校內會出現不同專業(類)的多條投檔線,各專業(類)之間的投檔線可能會存在較大的差異。
新高考報志愿怎么報【篇2】
第一步:確定位次。就是首先應該查詢自己的高考成績和成高考績所對應的全省排名,還 需要關注所在省份的高考成績一分一段表等,要合理給自己定位,清楚知道只能大概能報 考什么層次的大學。
第二步:整理信息。整理收集高校招生章程、招生計劃、近幾年的錄取分數及位次、目標 院校的辦學綜合情況等。
第三步:確定志愿。在前兩步的基礎上,對照自己的成績位次和選科情況,按照“沖、 穩、保”的思路分3個梯度,選擇足量院校專業志愿。
第四步:正式填報。在規定時間登陸所在省市的志愿填報系統,按照之前準備好的志愿輸入報考的專業、院校,及時提交報考志愿信息。
其一,選學校VS選專業?這是一個始終存在的兩難選擇。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平臺,學校是專業發展的平臺,好的專業不可能脫離學校而存在,考生要在選學校、選專業二者之間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
其二,省內院校VS省外院校?相比之下,省內院校招生計劃更多、分數預估更準、錄取機會更大、求學成本更低、職業發展更優。因此,考生應兼顧內外、省內優先,在“穩、保”梯隊中更多地配置省內院校。
新高考報志愿怎么報【篇3】
一是提前了解政策規定、搜集信息。全面了解國家和我省招生政策規定及有關高校招生章程,了解自己所屬類別的志愿設置、志愿填報時間、投檔錄取規則等情況。根據高考成績、成績排序位次和有關高校的情況,確定擬報考院校專業組或專業范圍。
二是預填志愿樣表。可從省教育考試院網站下載今年的志愿樣表,進行預填和修改。正式上網填報志愿時再按照志愿樣表內容進行錄入,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填報志愿失誤。三是必須保管好個人賬號和密碼。考生個人信息(含成績、志愿、錄取等信息)只能憑考生本人的賬號和密碼進行查詢。由于個人原因,發生賬號和密碼被盜,造成信息泄露、志愿被冒充填報或修改,責任由考生自己負責。考生如果忘記登錄密碼,可通過以下三個途徑進行密碼重置:(1)短信驗證碼重置:考生選擇短信驗證碼方式,回答注冊時設置的密保問題后,系統自動發送短信驗證碼到注冊手機上認證后重置密碼;(2)郵箱重置:考生選擇郵箱重置方式,回答注冊時設置的密保問題后,系統自動發送重置密碼的鏈接到注冊的郵箱;(3)報名點及招生考試機構重置:考生可以攜帶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到報名點或者報名點所在的縣(市、區)招生考試機構申請進行密碼重置。
四是必須在規定時間內上網填報。每一輪次填報志愿截止時間一到填報志愿系統將自動關閉。如果考生錯過了規定的填報志愿時間,不能補填。
五是必須適當提早上網填報。建議不要集中在最后一天填報,更不要在志愿填報截止時間之前幾小時集中填報志愿或修改志愿,以免出現網絡訪問量大、網速緩慢等情況,影響自己順利填報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