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定位拓新局——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回眸
對于職業教育來說,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規和政策舉措的出臺,為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提供了重要支撐,為深化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筑牢了“四梁八柱”。時代大潮中,職業教育正乘勢而上,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煥發勃勃生機。
明確職教定位,從“層次”向“類型”轉變
“如果沒有繼續上學,我可能還在老家務農,無法看見大山外面更廣闊的世界。”因為青島海運職校與安順民族職校結成對子,將船員培養作為合作方向,貴州小伙秦龍江得以學習航海捕撈專業知識。現在,他不僅能操控萬噸巨輪航行海上,也成為家人的依靠。
回望2022年,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有序有效推進,越來越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走出校園,走上工作崗位。
2022年5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正式施行,標志著以立法方式,明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為推動職業教育從“層次”到“類型”轉變提供了法律保障。12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深入貫徹黨的二精神、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指明了前進方向。
《意見》重申了職業教育的定位,就是要服務人的全面發展,建立健全多形式銜接、多通道成長、可持續發展的梯度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讓不同稟賦和需要的學生能夠多次選擇、多樣化成才。
職業教育功能定位由“謀業”轉向“人本”,作為一種特色鮮明的教育類型,我國職業教育改革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接受職業教育成長成才的學子,已成為一個龐大的群體。近年來,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大幅增長,中職、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規模上,已分別占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多個省份建立職教高考制度,成為中高職畢業生深造的重要途徑。2022年,中職畢業生有約七成選擇升學;全國有本科層次職業院校32所;首屆職業教育本科生順利畢業,被授予學士學位。
——覆蓋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坪透叩冉逃究频穆殬I教育層次結構初步形成,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基本實現了“縱向貫通”的目標?!兑庖姟分赋觯逃块T將“根據職業學校學生特點,完善專升本考試辦法和培養方式,支持高水平本科學校參與職業教育改革,推進職普融通、協調發展”。
職業院校學生擁有和普通院校學生平等的求學、就業與發展機會。破除了“矮化”“窄化”職業教育的傳統認知,職業教育的定位更加清晰。
落實產教融合,轉型升級步入新階段
在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的實訓室里,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李新海正專心致志研究汽車構造。還沒畢業的他就已經被幾家企業爭相“預訂”,而和他有一樣情況的同學還有很多。
伴隨著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的重要作用愈發凸顯。
與產業發展緊密對接是職業教育的基本屬性,職業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實踐和應用。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在于堅持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產教融合、產學合作。隨著《意見》的落地,職教與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的趨勢來到了新關口。
目前,中職、高職院校每年為國家培養約1000萬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全國職業院校共開設1300多個專業,緊跟市場需求,不斷調整優化,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啟動實施,到2025年將有累計不少于500所職業院校、1000家企業參與項目實施,累計培養不少于20萬名現場工程師。
我國職業教育從政府主體走向多元參與、從規模擴張走向內涵發展,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大幅提升了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
職教助力區域發展的好消息也接連傳來。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等舉措,正在成為職教工作的亮點與重點。
在天津,部市共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示范區,成功打造海河教育園職教示范窗口,形成行業辦學、產教融合、工學結合、職繼協同等經驗做法。
在全國范圍內,經過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積極推進,已認定了21個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各地培育了4600多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初步形成了以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產教融合推進機制。
國際交流更是促進職業教育發展與產業緊密結合不可缺少的一環。2022年8月,我國舉辦了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國家主席向大會致賀信,強調“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對促進就業創業、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以此為標志,我國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和合作開辟了新主場。
大會同期成立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聯盟,舉辦首屆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世界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博覽會,形成“會、盟、賽、展”的國際交流合作新范式。
此外,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如期舉辦,倡議加強職業教育合作共同應對國際變局;“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研討會成功舉辦,探討通過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發揮更大的經濟社會價值;繼續推廣“中文+職業技能”教育,不斷完善“魯班工坊”建設標準,為合作國培養大批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
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影響長遠的職業教育國際交流活動,向世界展現中國力量、傳播中國聲音,也在更加寬廣的國際視野和國際經驗之下,助力產教融合更上一個臺階。
加強內涵建設,系統助力高質量發展
2022年,廣州科教城迎來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4600余名新生。從155間智慧教室到鋪設4條城軌和高鐵線路的實訓基地,鐵職院新校區項目總投資17.08億元。作為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國家優質??聘呗氃盒?,鐵職院過去受制于辦學場地限制,而廣州科教城的建設極大改善了學校硬件辦學條件。
廣州科教城的例子是一個縮影,為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深化現代職業教育改革,職業教育投入不足的問題正在得到積極解決。2022年,國家在制度上、標準上、師資上,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創造了越來越廣闊的發展平臺。
2022年,“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上線,匯聚數字教育資源654萬條,提供在線課程近兩萬門,覆蓋600個職業教育專業,初步形成了職業教育數字化“1+5”體系。
這一年,職業教育的制度化全面加強,為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提供了重要支撐。
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教育部修訂發布的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簡介》《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也基本完成;根據新時代殘疾人職業教育發展實際,教育部修訂通過《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這些標準一方面為規范職業教育辦學行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制度和標準保障,另一方面也豐富了類型教育的內涵。
這一年,國家部署實施了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和“雙高計劃”中期績效評價,為辦好類型教育提供堅實支撐。
2022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實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底80%以上的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重點監測指標全部達標,到2025年底達標比例提高到90%以上,明確了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的目標任務,制定了路線圖和時間表,真正落實職普地位同等重要。
這一年,我國加快職業教育和“雙師型”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提高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師資支撐。
教育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通知》,要求著力打造一批德技雙馨、創新協作、結構合理的創新團隊;發布《關于做好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的通知》,從師資隊伍建設層面更好支撐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發布《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基本標準(試行)》,啟動“雙師型”教師分級認定工作。
這一年,職業教育各項賽事和活動如火如荼舉行,對提升育人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職業教育活動周以“技能: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持續開展;教育部等十部門組織開展了15項全國性活動,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常規活動和本地特色活動;組織開展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評選等影響力廣泛的活動,對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回顧2022年,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職業教育的戰略定位越來越突出,職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分量之重前所未有。職業教育戰線正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共同為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而奮斗!
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專業介紹
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專業屬于教育學大類,職業技術教育類,其旨在培養掌握現代管理理論、教育科學理論,職業教育管理方法和技術,具備職業教育實踐能力,能夠在教育行政部門、各類中高等學校、企業培訓部門從事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工作、教學工作及職業指導工作的高級人才。
開設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專業的院校有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等。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現代管理學和教育科學基本理論,接受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學的基本能力訓練,并初步具備管理人員和教師的素養。
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專業課程有哪些
管理學原理、職業教育管理學、普通心理學、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等。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專業課程有教育學原理、教育法概論、教育經濟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公共關系、管理文秘、管理信息系統、職業教育學、中外職業教育史、教育統計及其軟件應用、教育測量與評價、職業指導、心理測量、辦公自動化等。
職業教育的前景如何
職業教育量大面廣,遍布于各國大中小城鎮。例如澳大利亞全國共有二百幾十所TAFE學院,其中一百所位于主要大城市,另一百幾十所分布于各中小城鎮。又如日本的專門學校共計三千余所,全國各地都有這類學校。學生通常就近升學,就近就業。例如日本專門學校的專業遍及工業、農業、醫療、衛生、教育、社會福利、商業、服飾、家政、文化、修養等。又如澳大利亞最受歡迎的專業是管理、商業、工程、社會和文化。
這些專業一般都是根據本地區社會實際需要而設立,目標明確,專業對口,量體裁衣,學以致用。畢業生很受社會歡迎。例如美國社區學院的畢業生就受到95%企、事業單位的歡迎。所以,大量發展短年制的職業教育對普遍提高國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作用顯著。
職業教育對發展本地區特色的經濟和文化至關重要。職業教育的遍地開花,有利于各地普遍的繁榮富裕,安居樂業。職業教育的畢業生已經是、將來也將是本地區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留得住,又發揮得出。
職業教育的現狀
1、職業教育生源質量下降。高校招生量的擴大,使得本來就不高的高職院校招生標準再一次降低,因為只有降低了招生標準,才能有效完成學校的招生計劃。在近些年的職業教育招生工作中,甘肅東方工業中等專業學校東方老師發現,某些職業教育專業的分數每年都在下降,招生計劃也可能隨時進行調整,有時甚至需要招錄一些落榜生才能完成招生目標。
2、職業資格證書協調機制不足。職業教育學校的學生,只有取得了相關專業的職業證書,才會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但是,我國的許多職業資格證書的含金量不足,職業資格證書的權威性下降,影響了行業內人士對職業資格證的認可度。在職業教育過程中,受到學校教育目標的影響以及社會用人制度的影響,學校將學生的雙證書與多證書制度看得較為重要。
3、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不盡先進。我國的職業院校辦學理念較為傳統,具有較為深厚的傳統管理思想。學校內部的人事管理制度比較落后,且學校的管理人員的管理職責不盡明確。職業教育的管理體制大致分為政府管理與政府相關部門管理、企業管理與行業管理幾種,管理體制的多樣化,使得職業教育的管理情況較為復雜。
4、就業現狀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社會失業人數劇增,企業用工乏力,所提供的職業崗位有限,同時,農村剩余勞動力又不斷涌進城市,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在高校擴招的拉動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增多,大批高學歷人才涌向就業市場,“人才高消費”現象愈演愈烈,企業用人過多地考慮學歷因素,使得職業技術院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