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習的類型和方法
3.編寫本節的內容提要;
4.確定本節的重點和難點;
5.找出本課時重點解決的問題,特別是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可用彩筆勾出。
二、階段預習
階段預習法一般以章或單元為整體單位,階段時可采取看標題、讀目錄、讀概述、讀提示語、讀結束語等方法。從章節目錄的大小標題中,大致了解全書或某章節的內容。
另外,也可以根據不同科目的特點,具體確定階段預習的范圍,比如對于歷史、地理等科目進行階段預習時,也可以截取某個相對完整的時代或相對獨立的區域作為階段預習的單元。
三、學期預習
學期預習是指對在開學前,瀏覽整本書的內容,把握整本教材的知識結構。
這種預習不必糾纏于知識難點與難題,預習的目的不在于精確地掌握細節知識,而是初步掌握教材的整體知識結構,以后當教師講到這一知識點在知識結構中處于怎樣的位置,就達到預定的目的了。
【拓展閱讀】預習是學習成功的第一步
預習能給接著要上的新課打好基礎,有助于提高聽課效率。一項調查顯示:在初中學生中,經常預習的學生的數學平均成績要高于不做預習的學生的平均成績,而且差異顯著。
同樣的年齡,坐在同一間教室里,聽同一位老師講同樣的內容,但同學們對新課的理解和吸收程度卻有很大的差別。其原因就是不同的同學聽課的起點和接受能力不同。
有的同學課前不預習,上課時才匆匆打開課本,對新課內容一無所知,聽課完全處于一種盲目被動的狀態,聽天由命,一節課下來有的聽懂了,有的似懂非懂,有的甚至就是聽天書。而有的同學聽課是有備而來的,課前做了充分的預習,對所學新課有了整體的了解,對新課要講什么,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做到了心中有數,聽起課來如魚得水。
(1)預習能開拓聽課思路
經過預習,心中已經有數,容易跟上老師上課的思路,甚至跑到老師思路的前面。當老師講到一個陌生的概念時,就會想一想它時怎樣建立起來的,與它相關的概念有哪些。例如,老師講到化學中的鹽時,就能馬上想到酸和堿,想到酸、堿、鹽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預習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預習,可以解決一些自己能弄明白的問題;而對不懂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上課時就能集中注意力去聽老師講解;而且疑難處由于自己預習時思考過,再聽老師講解就容易明白。這樣,學習內容更集中,目的性更強。同時由于一部分知識自己已經搞懂,這樣就能節省一些時間來更深入地思考疑難問題,歸納并學習老師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對于自己預習時已經搞懂的內容,也可以將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老師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相對照, 從中得到較大的啟發,進一步打開思路,從而加深對已知知識的理解與鞏固。相反,由于未知的東西太多,什么東西都要去記,結果跟不上老師上課的節拍,手忙腳亂,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預習有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中學階段不但要學習有關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真預習便是良好的習慣之一。
(4)預習可以發展自學能力
學生將來要走出學校走向社會,需要接受大量新的知識,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在中學階段獨立地做好預習就是培養自學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自學能力只有在自學活動中才能發展起來。預習是學生首次獨立地接觸新課,在預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經過自己閱讀、自己思考、自己聯系、自己檢驗等階段。久而久之,自學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
看了預習的類型和方法還看:
1.怎樣預習
2.課前預習的10個方法
3.自我預習的方法有哪些
4.課文預習方法大全
5.課前預習的基本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