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設計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設計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是新課標實驗教材第六冊第七組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由一篇通訊改寫而成。寫的是非洲國家阿爾及利亞發生地震,中國派出了救援隊幫助救災的事。前兩篇課文都是寫外國人幫助中國人的故事,本課是從另一個角度詮釋“國際理解”的內涵,即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也積極地參與國際事務,盡力幫助其他國家。本課采用的是通訊報道的常用寫法,按事物發展的時間順序安排材料,敘述清楚,并有適當的議論。文章先寫阿爾及利亞人民對中國救援隊的感激(新聞文體一般要求先介紹最重要的信息),再回溯整個事件的過程。在整個事件的報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總體介紹,又有細節的描寫,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
[設計理念]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課為略讀課文,教學內容淺顯,教學思路簡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要把探究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問題整合上,突出“課文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這一中心問題,學生充分研讀、探究、交流,并進行朗讀實踐,加強理解和體會。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通過問題指導或引導學生,給他們的閱讀思考以暗示。
[教學目標]
1.通過默讀,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救援隊不怕危險,堅持救援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犧牲精神。
2.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中國國際救援隊的其他事跡。
2.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新聞導入,直撲主題
1.上個月的25日下午,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中國國際救援隊接到消息在24小時之內飛抵加德滿都。到達后立即開展救援工作。
過渡:對于這支救援隊,聯合國官員高度贊揚說(學生齊讀):“中國國際救援隊來得真快,其反映速度是超常的。”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與中國國際救援隊有關的文章,28課《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齊讀課題。
3.你們發現題目有什么不同嗎?(學生說發現)
師:感嘆號要表達的是一種強烈的感情,你認為這個感嘆號要表達一種怎樣的感情呢?(學生說)
過渡:讓我們帶著對救援隊的贊嘆之情,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
教師復述最近發生的新聞——尼泊爾地震,與資料袋中聯合國官員贊揚中國國際救援隊的那句話,讓學生對救援隊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之后引入課題,再從題目切入,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接著讓學生帶著對救援隊的贊嘆之情走進課文。
二、檢查預習,反饋糾正
1.昨天老師布置你們預習這篇課文,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出示詞語),先自由讀,注意讀準字音。
2.詞語會讀了,老師把這些詞語放到句子中還會讀嗎?(指名讀)
[設計意圖]
因為本課是略讀課文,所以我們不能在這方面花費太多的時間,我把認讀詞句這一環節,放在檢查課前預習情況,這樣為本節課的學習作了鋪墊,又節省了時間。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補充課文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 )年( )月( )日,非洲國家( )發生了( ),中國派出了( )幫助( ),最后( )。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主要是通過讀,讓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時,我用填空的形式讓學生補充完整,這樣降低了難度,也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學段要求。
四、自主探究,交流匯報
(一)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請用“ ”畫出來,并在旁邊寫下自己的體會。
[設計意圖]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默讀、思考與寫批注的能力訓練,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同桌交流自己的體會(讀句子——談體會)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學生憑借“做批注”這一學法的遷移,展開自學、品悟、交流。
(三)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體會微作點撥。
根據學生的匯報,主要抓住以下的句子激發學生對救援隊的贊嘆之情。
1.體會救援速度快。
他們一下飛機,就趕往受災最嚴重的布邁爾代斯。
他們一下車,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速度快→這樣的速度贏得了救援的時間,受到了阿爾及利亞人民的稱贊。他們稱贊道:(齊讀課題)
2.抓住環境惡劣,體會在困難和險境中仍然堅持救災。
房屋倒塌,失去親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氣中彌漫著尸體腐爛后散發的臭氣。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疊餅狀”,加上余震還在不斷發生,給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難。
①出示幾個地震的畫面,并播放一首悲慘的背景音樂進行渲染。
師:房屋倒塌,失去親人在哭泣……看了這些情景,你想說什么?心情怎樣?②你能帶著這種心情再讀這句話嗎?
不怕險→他們不怕危險的精神受到了阿爾及利亞人民的稱贊。他們稱贊道:(齊讀課題)
3.體會工作認真、負責。
有的隊員用聲波探測儀仔細地搜索著每一條縫隙,細心地捕捉著廢墟里發出的聲音;有的隊員操作液壓鉗,剪斷縱橫交錯的一根根鋼筋,搜尋著壓在廢墟下的幸存者......
①出示救援隊搶險救災的畫面,讓學生想象:還有的隊員在干什么?
工作認真→對救援工作認真、盡責的態度,贏得了阿爾及利亞人民的稱贊。他們稱贊道:(齊讀課題)
4.體會高超的救援技術。
技術高→高超的技術讓他們找到了更多的幸存者,受到了阿爾及利亞人民的稱贊。他們稱贊道:(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
略讀課文,關鍵在“略”。略讀課上,教師引導學生學得更自主、更開放,教師講得更少、更精到。但是,自主閱讀還需要教師的引領,應體現閱讀的層次性。一篇文章中往往有一段或幾段文字寫得特別精彩。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精妙之處當濃墨重彩,細細咀嚼;淺顯易懂之處則鼓勵學生自悟自得。
5.中國國際救援隊經過7天的努力,終于圓滿完成了搶險救援任務,滿載榮譽返回祖國。(齊讀最后一段)
6.要回國了,阿爾及利亞群眾在送別中國國際救援隊時發出內心的祝愿——(齊讀第一自然段)阿爾及利亞人民由衷地贊嘆——中國萬歲!——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
[設計意圖]
借助送別的畫面與課文內容相結合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中國國際救援隊的贊嘆之情。
五、交流資料,拓展延伸
1.你知道中國國際救援隊的其他事跡嗎,可以說說自己從網上收集到的,也可以說說自己從課后資料袋中了解到的。
師:這就是我們的國際救援隊,不僅在阿爾及利亞,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會出現救援隊的身影,而且每次都能圓滿地完成任務,所以聯合國官員高度贊揚說:“中國國際救援隊來得真快,其反應速度是超常的。”
[設計意圖]
三年級的學生可以慢慢培養從媒體上搜集資料的習慣,在課堂上交流,既可以開闊他們的視野,滲透對國家大事的了解,把學生培養成具在現代意識的人,又為下面的練筆做好充分的鋪墊。
六、輕松練筆,情感升華
1. 此時此刻,你們一定有很多話想對這些可敬可親的隊員們說吧?
提示:
①如果你是那名在廢墟中掙扎了三天的小孩……
②如果你是被救小孩的親人……
③如果你目睹這一切……
2.學生練筆。
3.匯報。
教師小結:是啊,通過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讓我們不由得贊嘆——
(學生齊: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
[設計意圖]
讀書與練筆相結合,前面各種鋪墊都很充分,學生體會很深,自然有話可說。
七、總結學法,回歸課文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通過讀課文、畫句子、并寫下自己的讀書體會,在交流感悟中,體會到中國國際救援隊的救援速度快,不怕危險,救援技術高超,贏得了阿爾及利亞人民的稱贊。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回顧這節課的學習方法,并鞏固這節課所學的內容,讓學生學有所獲。
八、布置作業,學以致用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2.運用這節課的學習方法,自學157頁《手術臺就是陣地》。
[設計意圖]
秉持“教語文,不教課文”的理念,充公發揮略讀課文鞏固遷移、拓展延伸的功能,讓課堂學習成果向課外實踐延伸,使學生學有所得、學以致用。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特點及編排意圖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略讀課文。這個單元圍繞國際理解和友誼,側重從各國人民之間的和平相處、友好幫助和深情厚誼入手,強調全球如家的意識。前兩篇課文《一面五星紅旗》、《賣木雕的少年》都是寫外國人幫助中國人的故事,《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則從另一個角度詮釋“國際理解”的內涵,即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也積極地參加國際事務,盡力幫助其他國家。本課由一篇通訊改寫而成,采用的是通訊報道的常用寫法,按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安排材料,敘述清楚,并有適當的議論。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感受中國人民對其他國家人民的幫助和友誼,體會理解和幫助是相互的;二是繼續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了解阿爾及利亞地震受災情況和中國國際救援隊的救援情況。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主學習,了解課文內容。
(2)通過收集有關中國國際救援隊的資料,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3.情感態度價值觀
了解我國人民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對其他國家人民的幫助。知道各國人民之間要和平相處,友好幫助。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中國國際救援隊對阿爾及利亞受災人民的幫助。
教學難點:體會阿爾及利亞人民對中國國際救援隊感激的原因。
(四)課前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有關中國國際救援隊的資料。
2.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二、說教法
1.資料搜集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前我讓學生多渠道多途徑搜集相關材料,既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打好了基礎,又培養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讀書指導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識其真。”(葉圣陶語)如何帶領學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讀書指導非常重要。本課,根據略讀課文的特點,引導學生朗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默讀,一邊讀一邊思考,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讀,探究熱點問題。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指導,逐步讓學生學會閱讀。
3.多媒體輔助法
利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三、說學法
陶行知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根據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本課中,我主要引導學生憑借閱讀提示,自讀自悟,再重點探究學生關注的或不理解的問題。突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做到自讀為主,略而不簡,教略而學豐。
四、多元閱讀說教學程序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去年5月12日中國四川遭受了8級強地震,傷亡很多,損失慘重,引起了全世界各國的關注。中國派出了大量的人員進行抗震救害。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紛紛前來支援,再現了一幕幕的感人的場面。我國也有一支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關于中國國際救援隊,你還了解什么,誰來把你了解到的內容向大家介紹介紹?
2.這支救援隊也協助過其他國家地震搶險,他們表現出色,受到了聯合國官員的贊揚。2003年5月,中國國際救援隊赴阿爾及利亞,參加國際地震災害搶救任務,以出色的表現贏得了當地人民的一片贊譽。
你知道媒體是怎樣報道這件事的嗎?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多媒體出示閱讀提示,指名讀,讓大家明白閱讀要求。
2.分小組讀課文,相互評價指正,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請用跳讀的方法瀏覽課文,說說課文寫的是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哪些人、主要寫了什么事。
[通過初讀課文,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并引導學生用跳讀的方法抓住課文中最主要的信息,潛移默化地學習通訊的閱讀方法,達到潤物細無聲之效。]
(三)自主探究討論交流
1.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在不理解的地方做符號,盡量運用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的方法把它弄明白。
2.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的?請寫在紙條上交給老師。簡單的立即解決,然后歸納出普遍的問題。
3.多媒體出示可能提出的問題:從哪些地方看出中國對受災國家的幫助?請四人小組,再讀課文,并討論。
4.分組匯報,互相補充。可以從嚴重的災情、艱難的救援、高超的救援技術等方面適當點撥。
①談到嚴重的災情時播放課件:地震后,殘垣斷壁,一片廢墟,尸體發臭,在劫難中逃生的人無家可歸。通過真實的畫面和哀挽的音樂,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地震的無情,現實的殘酷。然后課件出現寫災情的句子。你覺得該用怎樣的語氣讀這段話?指導用低沉、舒緩的語氣朗讀:
來到這座城市,展現在救援隊員面前的是一片悲慘景象:房倒屋塌,失去親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氣中彌漫著尸體腐爛后散發的臭氣。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疊餅狀”,加上余震還在不斷發生,給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難。
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隊員仍然堅持工作。請找出兩個帶有關聯詞“一……就……”的句子:
他們一下飛機,就趕往受災最嚴重的布邁爾代斯。
他們一下車,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么?(為了救災,隊員們分秒必爭,速度快。)
多媒體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
當時氣溫高達34攝氏度,隊員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隊員們仍然堅持戰斗。
你覺得哪些詞應重讀,請注上重點符號,試著讀一讀。然后指名讀,齊讀,讓學生從“高達34攝氏度”、“厚厚的”、“浸透了”等詞語中領會隊員不怕困難,不怕危險,堅持戰斗。
③救援隊在搜索犬的幫助下,救出了一個男孩。讓學生說說自己對“交口稱贊”、“聞名遐爾”的理解。從而了解是高超的救援技術使救援獲得成功。
5.學生可能還會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中國要派人援助阿爾及利亞?在以上的學習之后,這里可以讓學生聯系課文或生活實際來談自己的看法。師適時板書。
[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只是積極的引導者、組織者,在這個環節中,我努力引導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的學習方式來學習。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提出疑問,并根據問題深讀課文,再以重點詞句為突破口理解全文。]
(四)激情朗讀積累語言
1.在阿爾及利亞參加國際救援工作的38支隊伍中,只有中國和法國救援隊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爾及利亞人民的高度贊揚,請你們也來稱贊我們的國際救援隊,請大聲地說出來。對說得好的,全班跟著誦讀。
2.孩子們,請帶著對中國國際救援隊的敬佩、贊美之情齊讀課文。
3.自主選擇喜歡的詞語句段,進行摘抄。
[讓學生由衷贊嘆,既是思想感情的升華,也是能力的應用和拓展。第二學段目標明確規定,讓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時時引導學生,養成積累的習慣。]
五、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讓我們最后再回到現實生活中,在我國四川5.12大地震中,遇難:69229人,受傷:374643人,失蹤:17923人,經濟損失8451億元人民幣。但是面對災難,我們不必害怕和恐慌,因為我們有著強大的祖國做后盾,因為我們有著這么一支優秀的國際救援隊,我們的救援隊以他們的頑強的毅力,高超的救援技術拯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世界人民的愛心是相通的,在汶川地震中,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很多國家都派來了他們國家的救援隊,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們的風采吧。(出示課件,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同學們,世界各地的人雖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愿望,就是讓世界充滿愛,讓人間充滿信任。讓我們牢牢地記住這每一個感人的畫面,我想此刻,同學們肯定有很多話要說,那就請拿起手中的筆,記下對他們的祝愿,送上你最真誠的祝福吧!
看了“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