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語文預習
進行語文預習的方法:細讀,問題研究
細讀就是要逐字逐段仔細閱讀,要做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明確文章由幾個部分組成,每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文章的中心是什么;畫出文章中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語句,試著從語言、結構、表現手法等角度進行賞析;對文章中難以理解的或重點敘寫的部分用問題的形式反映出來,能自己解決的問題就一帶而過,不能解決的問題就重點記錄下來,留到課堂上解決。
進行語文預習的方法:回讀,總結反思
再完整朗讀一遍課文,將預習的成果系統化,就文章中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進行思考,這里提供這樣幾種方法可供選擇:①標題聯想法,如胡適的《我的母親》,由標題聯想到為什么要寫我的母親?我的母親有哪些優秀品質?②重點內容聯想法,如魯迅《藤野先生》,寫到“我”與藤野先生交往的幾件事情時,對藤野先生做了哪些描述?每件事分別體現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質?③疑難問題追想法,再如《我的母親》,熟讀課文,在對文章有所把握的情況下,就會發現文章前三段基本上沒有提到我的母親,那就要深入考慮一下這幾個問題:這幾段寫的什么內容呢?為什么沒有提到我的母親?是不是離題了呢?如果沒有離題,那這幾點對于表現我的母親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如此追問,那文中這些比較深層次的問題的答案就會慢慢的揭開神秘的面紗,在你面前表露無疑。
有了這個充分的預習過程之后,那么課堂上的聽課就變得簡單有效多了,預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作為上課聽講的重點,已經理解的內容,要在聽課過程中進行自檢,查缺補漏,并做一次重復記憶,這樣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在預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應該培養這樣一種意識,那就是角色轉換意識,面對一篇嶄新的課文,不要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學習者的角度去加以觀照,要試著站在一個考察者的角度去思考:假如我是命題人,如果要以這篇文章為藍本做一個閱讀理解的練習題,我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考察學生,應該如何命題?然后將自己考慮的問題挨個兒加以解答,最好是按答題標準以書面形式作答,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還可以訓練做題能力和答題規范性,一舉兩得。
語文預習的步驟
(1)通讀課文 課文一定要通讀,而且應該朗讀。可以通過語氣的變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過好字詞關 讀課文的時候,把課文中不認識的字、不會解釋的詞、不易理解的句子勾畫出來。特別是一些似懂非懂的句子,要搞清楚。
(3)初步分析課文 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識別層次與段落。遇到寫得好的地方或者自己有獨特見解的地方,也可在課文邊作上符號。
(4)歸納中心思想 用筆把歸納的內容記下來。上課的時候,和老師概括的中心思想相對照。經過上面四步,找準了自己聽課時的重點、疑點和難點,總之,在預習過程中要思考很重要。
看過“進行語文預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