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里的守望者讀后感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后感(一)
的確是這樣,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反差,你的理想,往往就是你在現實中無法得到卻又渴望得到的東西,現實越糟糕,理想就更美好。而理想只有通過我們的努力才能夠得到實現。小說中主人公的理想很美好也很樸素,但對于他來說,依然是很難實現的。他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還沒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因此他不能也不可能離開家離開父母獨自一人到西部去生活。小說的最后,也許正因為作者認識到理想的不切實際,才乖乖的回到了家,回到了學校。
現實中的我們也是如此,和主人公霍爾頓有著一樣的叛逆,總想著脫離社會規則而按照自己一個人的意愿去生活,然而理想和現實之間存有差距,人本來就是群體動物,成年人也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完全獨立的一個人存在,更何況是還沒有自立能力的我們呢?但也不要否認理想的存在,正因為有正確的理想鼓勵我們,引導我們,我們才能夠不斷發展、不斷進步。
理想和現實之間是有距離的,承認現實是我們實現理想的基礎,而美好的理想又是鞭策我們不斷進步的動力,只有正確的把握好理想與現實的關系,以現實為基礎,以理想為目標,腳踏實地,我們才能不斷前進,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后感(二)
“不管怎樣,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里做游戲……我的職務就是在那里守望……我只想當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
——霍爾頓
讀完了《麥田里的守望者》一書,一個少年形象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他是大人們眼中的壞孩子,因為他所作的、所想的一切都“不像話”,他的成績也是那樣的糟糕,幾乎沒有人喜歡他……他就是全書的主人公——霍爾頓。
他的討厭周圍骯臟的世界——他討厭偽君子,討厭周圍的虛假的人,卻又不得不跟他們交往;他討厭電影,卻不得不在無所事事的時候去那里消磨時間……霍爾頓沒有真正好的朋友,只有骯臟的“阿克萊”、表里不一的斯特拉德萊塔等室友,但他又不得不跟他們交往,他厭惡他們,卻又無奈,他無法改變現狀。他不想和他們同流合污,成績自然會很差。他看不慣周圍的世道,所以他苦悶、躊躇、彷徨,自己的心事也只能被自己扛著。
霍爾頓一直都希望自己可以變得很勇敢,但是實際卻是他一直都很膽小,被別人欺負后只能在做白日夢的時候幻想著可以把他打敗,他連一個瘦弱的女人都制服不了,更何況別人呢?他被學校開除后,都不敢貿然回家,躡手躡腳地回去還一定要躲避著父母。他一直都在用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安慰自己,卻沒有膽量去做真正意義上的叛逆。
他是青春期的少年代表,從他的經歷里可以清楚的看到與家長的代溝,家長總希望他像哥哥一樣可以成為出人頭地的人,可是他的理想也只是做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懸崖上,捉住不斷奔跑的孩子。大人總認為霍爾頓是一個敗家子,是一個不良少年。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在他那半成熟的心中還存留著點點夢想,即使它在那污濁的世道變得那樣的細微渺小。
霍爾頓是明智的,是聰明的,他看透了社會的本質。他的樸素和善良,是他所在的年代很少的,雖然他的有些思想還比較幼稚,雖然他有許許多多的缺點,但他反抗現實、向往美好世界的純潔的一面是不可忽視的。
作者借助筆下的霍爾頓,活靈活現的展現了自己的想法,用一個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口吻講述了一個關于那所謂“叛逆”的想法,講述了成熟與不成熟之間的過渡,大人與青春期少年之間的代溝。
霍爾頓的那個只想做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的夢想,那個為了不讓小孩子掉下懸崖而站在懸崖邊救孩子的形象,那個純潔無私的想法,天真幼稚卻又些許成熟的心事,漸漸放大……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后感(三)
看《麥田里的守望者》,因為我最近想看些叛逆少年的故事,那種邪惡的、叛逆的、無所謂的男孩子,內心空洞的、無助的、脆弱的抗爭著,最好還有好看的外貌,最近我迷戀這樣的故事。沒想到,《麥田里的守望者》,我覺得和叛逆、邪惡完全扯不上邊,或許有些頹廢,但相信我,小說中的這個男孩子,霍爾頓·考爾菲德,是我看過的最善良的小說人物——嘿,真的,我不開玩笑。
他是徹徹底底的善良,以至于徹徹底底的脆弱,以至于不能融入這個邪惡的社會,他的善良簡直讓我感動,又壓抑得讓人想哭。
怎么可以那么善良?他恨人不用真皮箱子,因為他恨自己的真皮箱子讓別人自卑,甚至藏起來。他尖酸地嘲諷見到的一切,所有東西都看不慣,但又由衷地為所看到的一切感到害怕和難受,為他衰老的歷史老師沉悶的生活,為旅館里為他抬行李的老頭潦倒的職業,為他死去的弟弟(這段令我心碎,是真的心碎,我不開玩笑),為他媽媽向店員問了“百萬個愚蠢的問題”后為他買了冰鞋而他卻被開除,為那個萍水相逢卻勒索他的妓女如何像一個普通姑娘一樣去商店買東西,甚至為受人寵愛的鋼琴手歐尼永遠無法知道自己的鋼琴其實有時候彈得很糟,這一切,他感到害怕和難受。他憎惡沒腦子的姑娘,但卻比誰都尊敬她們,他愛那些真正聰明的姑娘,用心去愛,愛到讓我無法相信一個青春期的男生會有這么細膩和溫柔的情緒。
他長得漂亮,小說不止一次強調。家境富裕。敏感而聰明,熱愛閱讀,作文寫得好極了。是擊劍隊的隊長,高爾夫打得可以拍體育短片,但被他拒絕了,因為他討厭“混賬電影”,為他討厭的東西拍短片,會讓他覺得自己是偽君子。而這一切,居然都不能令他快樂,居然都不能令他好好的活在這個世界上,那些他眼中的傻子、白癡、變態(我同意他的看法,并非偏激),卻能自得其樂,這實在有點詭異。
如果你聽我的意見,我說他是有道德潔癖的人。他不像我們,我們有時自己就不道德,有時自己道德但也能理解別人的不道德,我們是自私的凡人,快樂的大多數,因此我們還喜歡這個世界。
還是那句話,人把一切都看得太透,就往往無法幸福?;魻栴D承認,你必須想這一切“想得恰到好處”,才不會為這個世界難受。
塞林格絕對是把自己融入霍爾頓里面了,要是我寫這么個完美的人物,我就絕對是把他當成一種理想寫的,我要是塞林格,我寫這么一個男孩的野心,絕對是讓每個女孩子都愛他,每個男孩子都渴望成為他。
如果你了解他謊言后的絕望、粗口中的憤懣,如果你能了解他神經質舉動下純潔的心,如果你了解他面對世界的孤獨與苦悶,即使你不能理解他,只要能了解到一些,你也不會認為他叛逆。他的心非常柔軟,卻過于冷靜,他說的話令你笑,但同時鼻子有點酸,他愛著你時,非常溫柔和安靜,他鄙視你時,是在鄙視你身上的他自己,而他對一些人真正的諷刺,足可令人警醒。
而這樣一個人,似乎注定不能享受凡人之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砸碎窗戶或是突然跳踢踏舞的人,我多么理解和愛這種人,但卻似乎注定不能得到快樂,更可怕的是,當他們真的被人理解和寵愛時,他們又會本能的抗拒,抗拒一切能讓他們活下去的糊涂樂觀,堅持能讓人發瘋的清醒苦悶。
還沒有看完,不想那么快看完,很小心翼翼地在看,像吃到了最好吃的甜點,不忍心一口吃完,怕吃完了,余生空虛,怕吃完了,忘了剛入口那種沁入心扉的觸動,沒有撕心裂肺的愛與恨,但我撕心裂肺的為他而痛。
我也覺得,這是一部更基本的作品,超越階級、超越年齡、超越國界,只要你曾經思考過,你就會有和霍爾頓同樣的感受,我看了之后,已經覺得我的余生都無法忘記這部小說,這不是感動、不是會心、不是領悟,不是這些情緒,這是唯一一部直擊心靈的小說,是比athena更athena的那個真實的athena在喋喋不休地跟我說話,禁不住流淚,不能不流淚,我聽著我自己的聲音;禁不住微笑,不得不微笑,面對同樣的世界。那個世界,幾十年后依然一樣,我們和霍爾頓同時代、同地域,這是反人類,這是愛人類,只要有人類,你都可以看麥田里的守望者,你都會覺得那是你自己在和你自己講話,就是這樣,心中永遠有個霍爾頓,從此以后,在悄悄地和你說話。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后感(四)
我該如何在面對你,面對曾經的自己。
我知道我坐過很多讓你們厭惡我的事情,你們希望我成為一個好孩子。但可喜的是,我讓你們失望了。我并沒有成為你們眼中那閃著光芒的好孩子。相反,我做了一切的壞事。做了一切不是好孩子應該做的事情。
我知道,我不會讓你們省心。永遠讓你們操碎了心的不懂事的孩子,這樣的存在,對于你們還會報有怎樣的希望?
我不是你們眼中的乖寶寶,一切都隨心所愿,一切都不按常理出牌,不會像你們所希望的乖小孩那樣,成績優異,會做很多很多的難題,會參加很多的比賽,得很多的獎。我會逃課,會抽煙,會喝酒,凡是你們不讓我做的事情我都做了,而且每一件事情都做得讓你們十分憤怒。最后我被學校開除了,因為我成績差,因為我學習成績不合格。
我曾經認為,這個世界是美好的。但是可惜,我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我們想象的世界遠遠沒有它展示給我們的那樣美好。欺騙,嫉妒,謊言…這個世界被虛偽充斥著。我看不清人們的臉,充斥在煙酒味中猙獰的面孔,諂媚的臉,令人作嘔的話語和聲音,充斥在耳邊。真是讓人不由地厭惡。
還記得小時候,天真地以為一切都是快樂美好的。真是可笑,那時的自己,還沒有步入這個社會就幻想著所有美好的事物。想象著每天都會有人送給你棒棒糖,摸著你的頭,聲音柔和地說“xx好乖”;幻想著每天都會有人來表揚自己;幻想著一切本來就不存在的東西,還期待著你們的表揚。不,那時的我早已經步入社會,老師說,家庭是你在這個世界里所要面對的第一個社會。我并沒有在這個社會里看見我所期待的,我所渴望的那些東西,父母對自己的疼愛,無形之間已經成了一種束縛。他們只是希望,有一個成績優異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在朋友面前長足面子,他們可以帶著自豪的神色,對朋友大聲地訴說自己的孩子有多么多么的優秀。而我,只需要好好的學習就行了,不需要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耍,只需要參加你們為我報好的培訓班,只需要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獲得各種各樣的獎狀和獎杯。僅此而已就夠了,我只需要作為一個不會說話,不會反抗,安靜的傀儡娃娃就夠了。什么話都不用說,照著你們的意圖去做,走在你們為我鋪好的道路上。
可惜我并沒有你們所想象的那樣單純,我不是以前的傻傻的小孩,還相信著“xx今天好乖,媽媽獎勵你一根棒棒糖”,“xx今天考試得了第一名,爸爸給你買了一個你最喜歡的泰迪熊”….那些我最熟悉的話語,那些讓我感到親切的畫面,在謊言被拆穿的時刻,全部破碎。桌上安靜的泰迪熊是過生日的時候自己用攢了一個暑假的零花錢買的,保鮮袋里顏色鮮艷的檸檬棒棒糖是游園會的時候老師發的…你們送給我的東西,能讓我的記憶猶新的少之又少。書架上排列整齊的書本,咧開嘴,沖我笑著。我知道,它是在嘲笑我,嘲笑我的可憐,嘲笑我的孤獨。那些書都是你們送給我的,這是除了厚厚的作業和裝滿一個又一個文件夾的獎狀以外我還記的事情之一。
我還在意著什么,失去了的那一切即使再怎么極力挽回,也只能看著它化作灰燼消失在空氣中,無能為力。
爸媽,請允許我行像以前那樣稱呼你們,可是我們之間好像再也回不到以前的快樂。我一直想象著,自己會是一個“純真”保護神,保護著孩童們現在所擁有的純真和美好,我真的很想好好得保護它,守護它,因為我不希望會有一個孩子向我一樣,絕望地面對這個世界。
你們說的,你們做得,它沒有讓我感覺到幸福,我被你們送進了療養院。在那個安靜的地方回憶起我所經歷的故事。它帶著我的笑與淚。
看過“麥田里的守望者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