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經典散文3篇
散文有語言優美、想象豐富、構思巧妙、感情濃烈的特點,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高考經典散文,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高考經典散文一
那一年我們高考了
那些年我們高考了
——紀念高考一周年
看課程表時突然發現了今天的日期,6月4日,這一刻,有種熟稔的悸動在心里顫抖了一下,微弱,但漫的很深。
去年的今天,我們早已退校,各自在家里糾結的等待著一場命運的決戰。
記得當時父母什么都不干,每天恨不得24小時不離開自己,給予了n星級的服務,但是自己卻根本找不到享受的感覺,只在胡亂的翻著書或是退校時老師發的,唯一沒有做過的卷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像中了蠱一樣,在夜晚或者稍微安靜時,想要選擇逃離什么,或是高考,或是一種身不由己。
高考前一天下午,早早的就到了學校,我想我是幸運的,能夠分到我的自己的高中,在那一瞬間,有了首次的安心和竊喜,但是很短暫,很突兀。學校門口的人漸漸地多了起來,三五成群,互相的高聲攀談著,我是羨慕他們的,在這樣的時刻,這樣的地點,會有如此放松的心態,對于我,這真的好難。
當時等待開門的時間里,我忘記了和同學聊了些什么,再也無法回憶起當時的感覺,即使清楚地理解,但已無法描摹,在現在來留給自己一個拓本。但是這過去的終是過去的,干干凈凈,一絲不掛,赤裸的浸入了記憶深處的波塵內。
終于等到門開了,隨著人流奮力的向里面涌去,焦急的尋找著考場。結果讓我再一次感到幸運,老天在這次竟然又一次的眷顧我,考場竟然是我高三教室的鄰班,走入考場時,心里突然地放松下來,似乎預示著些什么,并且很真實。
我沒有在考場多待很長時間,簡單的環顧一下四周,沒有認識的人,有點失落,但這都不要緊,在某種程度上,這也于我來說是方便的,畢竟自己不用去考慮幫助別人做違心的事了。
回到家里,整理了一下書,早早的就睡了,忘記做了什么夢,或者根本就沒有做夢。
第一天考的是語文和數學,在考場中通過窗戶,看外面的淅瀝的小雨,不成線的掉下來,聽不見它的聲音,看不見它的終結。
學校外一直是擁擠的,無數的家長在雨中的堅持還是令人感動的,我能在走神時看見他們的踱步,那不是在躲雨,而是一種親情里的關懷和擔憂,淺顯,粗糙,但真摯。我是告訴了父母不要等我,在入校門的一刻,我回過頭去看見母親的急躁的表情,我笑了笑,她于是也還了我微笑,不過太勉強。我的囑咐她沒有聽,其實我是猜到了的,所以在下課之后我努力地尋找著她,她也在努力的找著我,母子的默契演繹的淋漓盡致。
我已經真的記不起考場內情況了,經歷了高三的磨練,當真正的開始答卷時也會慣性的忘記和忽視了什么,總覺得這和平時的考試無兩樣,盡力就好,相信自己。出了考場遇到一個一個同學,彼此不斷地談著考試的題目,或悲或喜,如外面方才的雨和現在的日照,各種無法預知的變測,我沒有多說什么,隨意的聽著他們的談論,沒有什么感覺。當被問起時,僅像是敷衍的回答了一句“還可以”,真的還可以,這不是我的虛偽,只是我真的有些麻木,也有著一種逃遁中的于黑暗后遇到黎明的驚喜,不想再憶起前一秒的事情來,因為就現在而言,真的過去了。
第二天過的和第一天一樣,無波無瀾,平平靜靜的開始和結束,不同的是天氣放晴的持久些,還有些和藹的陽光照耀著,暖暖的,讓人有些懶散,不過門外的家長像是更多了,依然焦急地盼望著,張望著。
隨著英語一科的下課鈴聲響起,我飛也似的逃出了考場,甚至連考試的用品都扔在了那里,僅帶走了準考證,兩天的考試還是有一些疲憊,身體上的,精神上的。考試期間一切還算正常,除了考數學時睡了20分鐘被老師叫醒外,沒有什么事情發生。所以最后出了考場遇見同學時,我們竟然異口同聲的說了一句“喝酒去”,是的,這是我們過去最奢侈的夢想,在無數個奮戰的日子里,我們信誓旦旦,滿懷憧憬,還有這小小的愿望,那就是可以完全無顧忌的瘋玩一下,喝醉,然后吐得一塌糊涂,這將是極其幸福的,至少在那些日子里。
而現在我們終于可以如釋重負,小小的墮落一回。大家沒有回家,一起直接去了商量過很多次的飯店,要了好多菜,好多酒,大聲的宣泄著,咆哮著,沒有淚水,但是激動卻在臉上,身體上寫的好落拓,好頑強。我們想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畢業了,即使這微不足道,但此刻他人的嘲笑和白眼都已無關緊要,青春的放縱是無需隆重的理由的,更無需有絕對的度量標準的。那天我們真的醉了,彼此攙扶著,在大街上唱著那首老歌,“龍井”,唱到大家一起哭泣。那一刻沒有人理解我們的曾經的心酸,為了夢想奮斗的日子已經逐漸走遠,不得不承認的痛苦也有了片刻或長久性的殆盡,我們曾給自己無盡的,苛刻的要求,這一刻終于可以看得淡些,因為該結束的已經結束,我們能做的只有等待未知的結果,還有繼續的放縱。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依就瘋著,享受著不曾有過的放縱,可以說,那是生命至此唯一的,最純粹的快樂。所以我們不停的尋找和珍惜著。
抽空去對了答案,總體來說還可以,應該可以考上想去的大學,心里就放松多了。
最終,還是很淡定的查到了分數,653,我已經滿足了。剩下的只有去找一個大學將自己送出去,越遠越好,當時只有這樣的想法。
我是一直想學醫的,想考軍校。所以順其自然的報了現在的大學,最終也沒有任何坎坷的錄取了,一切才真正的結束。
剩下的日子該干什么,自己也不知道,沒有人知道。
高考就是這樣過去了,其實是沒有什么痕跡的,很潔凈,或許于太多人,這個有些殘酷的抉擇是帶著潔癖的。
我沒有像當初說過的那樣將書都燒掉,祭奠我逝去的腦細胞,而是將它安置在了一個寂靜的角落,讓歲月漫過,然后蒼老。有朝一日在去看時,再去哀傷一會兒,為了高三,為了高考。……
那些年的我們做過的高考真題練習。
那些年我們在印刷室抱過的成堆的卷子。
那些年老師帶走的一抔粉筆灰。
那些年彼此鼓勵的可愛的同學。
……
今天的我,在大學的校園里,聽著筷子兄弟的老男孩,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今天的我在臺燈下寫下了這樣一段段傷心地話。
今天的我突然懷念起高考,懷念起高三的歲月,一切像是遠了,又如同在昨天,因為左眼的淚珠還沒干,右眼的淚珠早已凝滯。
慶幸,我們熬過了高三,聽著不同的公式,想著匪夷所思,重重疊疊的定理。
慶幸,我們經歷了高考,兩天里春夏秋冬,四季看盡,春暖花開,冰天雪地。
今天我們紀念,我們追隨著新來者的躊躇和壯志,一起高興和悲傷,一起流離和彷徨,附和著歲月的摩擦音,再若有所思一回。
再見,我的高考。
再見,那些年,一起拼搏的同學們。
愿你們一切安好,幸福永遠。
高考經典散文二
廢墟
我詛咒廢墟,我又寄情廢墟。
廢墟吞沒了我的企盼,我的記憶。片片瓦礫散落在荒草之間,斷殘的石柱在夕陽下站立,書中的記載,童年的幻想,全在廢墟中殞滅。昔日的光榮成了嘲弄,創業的祖輩在寒風中聲聲咆哮。夜臨了,什么沒有見過的明月苦笑一下,躲進云層,投給廢墟一片陰影。
但是,代代層累并不是歷史。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時間的力量,理應在大地上留下痕跡;歲月的巨輪,理應在車道間輾碎凹凸。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營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廢墟是歸宿;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為基地,因此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
一位朋友告訴我,一次,他走進一個著名的廢墟,才一抬頭,已是滿目眼淚。這眼淚的成分非常復雜。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廢墟表現出固執,活像一個殘疾了的悲劇英雄。廢墟昭示著滄桑,讓人偷窺到民族步履的蹣跚。廢墟是垂死老人發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動容。
廢墟有一種形式美,把撥離大地的美轉化為皈附大地的美。再過多少年,它還會化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將融未融的階段,便是廢墟。母親微笑著慫恿過兒子們的創造,又微笑著收納了這種創造。母親怕兒子們過于勞累,怕世界上過于擁塞。看到過秋天的飄飄黃葉嗎?母親怕它們冷,收入懷抱。沒有黃葉就沒有秋天,廢墟就是建筑的黃葉。
人們說,黃葉的意義在于哺育春天。我說,黃葉本身也是美。
兩位朋友在我面前爭論。一位說,他最喜歡在疏星殘月的夜間,在廢墟間獨行,或吟詩,或高唱,直到東方泛白;另一位說,有了對晨曦的期待,這種夜游便失之于矯揉。他的習慣,是趁著殘月的微光,找一條小路悄然走回。
我呢,我比他們年長,已沒有如許豪情和精力。我只怕,人們把所有的廢墟都統統刷新、修繕和重建。
不能設想,古羅馬的角斗場需要重建,龐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吳哥窟需要重建,瑪雅文化遺址需要重建。
這就像不能設想,遠年的古銅器需要拋光,出土的斷戟需要鍍鎳,宋版圖書需要上塑,馬王堆的漢代老太需要植皮豐胸、重施濃妝。
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沒有廢墟的人生太累了,沒有廢墟的大地太擠了,掩蓋廢墟的舉動大偽詐了。
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當然,并非所有的廢墟都值得留存。否則地球將會傷痕斑斑。廢墟是古代派往現代的使節,經過歷史君王的挑剔和篩選。廢墟是祖輩曾經發動過的壯舉,會聚著當時當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粉的遺址也不是廢墟,廢墟中應有歷史最強勁的韌帶。廢墟能提供破讀的可能,廢墟散發著讓人留連盤桓的磁力。是的,廢墟是一個磁場,一極古代,一極現代,心靈的羅盤在這里感應強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廢墟的生命,它很快就會被人們淘汰。
并非所有的修繕都屬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跡地加固,再苦心設計,讓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觀看。這種勞作,是對廢墟的恩惠,全部勞作的終點,是使它更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廢墟,一個人人都愿意憑吊的廢墟。修繕,總意味著一定程度的損失。把損壞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廢墟修繕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連廢墟也沒有了,重建一個來實現現代人吞古納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現代建筑家的古典風格,沿用一個古名,出于幽默。黃鶴樓重建了,可以裝電梯;阿房宮若重建,可以作賓館;滕王閣若重建,可以辟商場。這與歷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廢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議,千萬保留廢墟,傍鄰重建。在廢墟上開推土機,讓人心痛。
不管是修繕還是重建,對廢墟來說,要義在于保存。圓明園廢墟是北京城最有歷史感的文化遺跡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鏟平,造一座嶄新的圓明園,多么得不償失。大清王朝不見了,熊熊火光不見了,民族的郁忿不見了,歷史的感悟不見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殘夢。但是,收拾來的又不是前夜殘夢,只是今日的游戲。
中國歷來缺少廢墟文化。廢墟二字,在中文中讓人心驚肉跳。
或者是冬烘氣十足地懷古,或者是實用主義地趨時。懷古者只想以古代今,趨時者只想以今滅古。結果,兩相殺伐,兩敗懼傷,既斫傷了歷史,又砍折了現代。鮮血淋淋,傷痕累累,偌大一個民族,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在中國人心中留下一些空隙吧!讓古代留幾個腳印在現代,讓現代心平氣和地逼視著古代。廢墟不值得羞愧,廢墟不必要遮蓋,我們太擅長遮蓋。
中國歷史充滿了悲劇,但中國人怕看真正的悲劇。最終都有一個大團圓,以博得情緒的安慰,心理的滿足。唯有屈原不想大團圓,杜甫不想大團圓,曹雪芹不想大團圓,孔尚任不想大團圓,魯迅不想大團圓,白先勇不想大團圓。他們保存了廢墟,凈化了悲劇,于是也就出現了一種真正深沉的文學。
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雪峰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著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著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為有白發,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臘傍海而居,無數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間前仆后繼,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臘悲劇。
誠懇坦然地承認奮斗后的失敗,成功后的失落,我們只會更沉著。中國人若要變得大氣,不能再把所有的廢墟驅逐。
廢墟的留存,是現代人文明的象征。
廢墟,輝映著現代人的自信。
廢墟不會阻遏街市,妨礙前進?,F代人目光深邃,知道自己站在歷史的第幾級臺階。他不會妄想自己腳下是一個拔地而起的高臺。因此,他樂于看看身前身后的所有臺階。
是現代的歷史哲學點化了廢墟,而歷史哲學也需要尋找素材。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廢墟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廢墟才能上升為寓言。
因此,古代的廢墟,實在是一種現代構建。
現代,不僅僅是一截時間?,F代是寬容,現代是氣度,現代是遼闊,現代是浩瀚。
我們,挾帶著廢墟走向現代。
高考經典散文三
梵高的墳塋
冬天來到了巴黎,寒風料峭,木葉盡脫。順著塞納河西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蕭瑟。我們驅車向瓦茲河上的歐維爾城疾馳,去瞻仰我心靈深處的藝術殉道者梵高的遺蹤。
梵高這位荷蘭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來到法蘭西后等待他的是貧困與饑餓。梵高一生賣不出一張畫,人們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藝術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壓押著他。他曾在一張畫上描寫了一個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爛的藤座上放著他的煙斗和一張紙包的些許煙草,它似乎向我們唱出一首凄涼的身世之歌。藝術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讓需要面包的藝術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簡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槍,走到薩都的草坪,向心窩射了一槍,他在華貴的建筑前對這不平的社會用生命作了一次壯烈的抗議。???梵高過著清白無瑕的生活,他沒有金錢的刺激,沒有女人的誘惑,沒有鮮花的慰藉。當羅丹要豐腴清麗的模特兒們在畫室翩然起舞時,當莫提格里昂尼面對嫵媚而慵懶的美女,在畫面上把她們的臉“令人愉快地拉長”時,梵高在哪里?他正對著一片平常的農田,一張破舊的靠椅,一雙踏遍人間含辛茹苦的皮鞋,畫這些巴黎的大師們不屑一顧的事物;在他的畫筆下,野地里摘來的向日葵燃燒著一把火,藍色野花臨風搖曳,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這是在傾訴愛情,但是他的情人卻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隱耀中,看他畫的所有自畫像,那眼神沒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閃現的光芒有堅毅,有不平,有尊嚴,充滿了對人生的批判和對自己命運的抗爭。梵高在美術史上的出現確實是一個奇跡。他遠離了傳統審美的藩籬,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絕的構圖,一掃藝術界的平庸、淺薄和惰性。這種畫風一旦間世,美術史就必須重寫,色彩學甚至美學就必須修正,這正是梵高撒向人間的一個永恒的謎。
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評論家才像天文學家發現新星一樣仰望他,贊嘆他。今天所有豪華壯麗的畫館,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為榮。當一幅《沒有胡須的梵高》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萬美金賣出時,舉世震驚,歡聲雷動。而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我們來到梵高的墳塋,它坐落在一所極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愛的弟弟合葬,兩塊墓碑,方身圓頂,沒有任何紋飾,沒有花崗巖的墓室,碑前只有一堆黃土,覆蓋著長青的蕃藤。公墓寂然無聲,所有體面的、稍微精致的墳塋前都罕無一物。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卻在刺骨寒風中顫動著不屈的生命??案嫖坑阼蟾呔湃`的,不是拍賣場的呼嘯,而是一束束的鮮花,放在墳塋的四周,這不禁使我想起魯迅先生的(墳),總有一些人是不會被人們忘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