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時代的閱讀》閱讀答案
《電子時代的閱讀》許知遠
④如今,電視正對這種傳統進行一場幾乎是顛覆性的嘲諷,并且大獲成功。電視是一種口語化的,是更接近于我們日常生活的,也是更瑣碎的。我們靠著“還珠格格”這樣的東西成長,這是一個快樂卻令人憂慮的成長過程。而接著呢,計算機將培養我們新的閱讀習慣。這是世界上空前強大的圖書館,你可以找到各種五花八門的資料。它們參差不齊,同時你又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鑒別它。比我們更小的孩子將依靠這些龐雜的資料成長。據說,計算機是對電視的一次逆反,計算機是互動的,它不像電視一樣單向的流通信息,它可以讓使用者有所反應。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互聯網上的閱讀是傳統意義上閱讀的一次真正過嗎,它融人了參與性。但這一切變化的前提依舊是,我們正從占支配地位的識字文化返回到口語文化。而傳播學巨擘馬歇爾·麥克盧漢則更加推斷,在未來的電子社會中,對于由口語控制的信息體系來說,無知將成為一種有價值的商品。因為無知者更具有可塑性,他們不受過去的規范來限制,所以他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可以更容易地學習新技術。
⑤我們習慣上的閱讀可能即將被唾棄。盡管,我們可能依舊在昏黃的燈光下,懶懶地躺在床上,拿著一本印刷精美的書籍,去享受印刷文字的快樂。但是,我們可能不得不承認這幅動人的圖景可能即將像那些已經消失的古董一樣讓我們留戀。而我們的那些孩子們呢?我們還可能理直氣壯地去指責他們,為什么不好好讀書,為什么不讀一讀古典名著?
《電子時代的閱讀》習題
1.從本文看,印刷品文字、電視和互聯網上的閱讀各有什么特點?( 6 分)
2.第④段中加點的“這種傳統”指代什么內容?其價值體現在哪里(3 分)
3.作者舉加拿大科學家和克盧格曼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 分)
4.閱讀下面的新聞報道,結合上面的文章,探究兒童語言貧乏的原因(3 分)
據新華社鄭州2 月10 日電(記者 訾紅旗) 一篇600字左右的小學生作文,其中使用了72 個“死了”,如“熱死了”、“煩死了”… … 整篇文章都是十分簡單的詞語.毫無文采可言。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指出,現在兒童語言史得越來越貧乏,不能不引趕人們的擔憂。
在去年鄭州市組織的一次作文比賽中,閱卷老師看到,現在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也越來越現實。小人說大人話現象十分普遍,說出來的話讓你大吃一驚,卻又無可奈何。
面對這種現象,兒童文學領域中最高獎項“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奏文君頗有感觸: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能夠吸引孩子的東西實在太多,今天的小讀者已經成長為視聽的一代。
《電子時代的閱讀》答案:
1.(1)印刷品文字:適合思考,給予大腦足夠的時間解構它。(2 )電視;是一種口語化的,接近我們日常生活的,也是更瑣碎的。(或“電視主要是在和我們的身體而不是心智對話” ) (3)互聯網:參與性;口語文化;使人無知。
(評分:共6 分。每點2 分,概括恰當即可。)
2.閱讀的高貴性和會閱讀者自以為是的待權。它保持了我們歷史中最精華的東西得以流傳下來。
( 評分:共3 分,第一問2 分.第二問1分。)
3.說明了電子媒體抑制我們的思考。(答“說明了電視主要是在和我們的身體而不是心智對話以及電視使我們頭腦中理智的部分休眠”也可)
(評分:2 分,意思對即可。).
4.答案示例:主要是因為許多孩子整日留在電視機前,很少去翻閱書籍,視聽等電子媒體抑制了孩子們的思專;電視使人膚淺,使人變成了以自身觸覺的和集體的口語狀態;另外,過多地留戀于網絡快餐文化,從而使孩子失去了發展的源泉。
( 評分:共3 分。原因合理且與選文有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