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失血的村莊閱讀答案
《一個失血的村莊》閱讀材料
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漢叼著一只老木頭煙袋沿河邊慢悠悠地走著,在他的肩上有一付木鏵犁,他身后不遠處跟著一頭老黃牛,牛不時地甩著尾巴驅趕那些不即不離一路追隨著的牛虻與蒼蠅。牛背上有一捆青草,后面還有一條追著老牛尾巴撒歡的狗。
我從村莊那扇塵封已久的門后輕易地就撿拾起這幅泛黃的老照片,照片上落滿了時光厚重的灰塵。當我一點點的拂拭去塵灰、當我細細審視照片的時候,我看到了時光的冷厲,量已經褪去了村莊昔日的溫柔與明麗。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希望能夠回到我從前的村壓。
多年來,無論夢里夢外我一直就在追尋這個村莊,我的車輪不停地在城市與鄉村之間滾動,從城市到鄉村。再從鄉村到城市。我的靈魂也跟隨著我的腳步在這三十幾分鐘的路上徘徊,就像一只飄忽在半空中的風箏。我在這一頭。家鄉在另一頭。那條長長的路是連結我和村莊的絲繩。
我的村莊名字帶一個“溝”字,針對這個村莊。后來我查了很多資料,在眾多的史志中我沒有找到關于村莊的歷史記錄,只在一本鄉志中發現了對于村莊人口數量與土地面積的簡單介紹,可見這個村莊在歷史上,在人們眼中有多么微不足道。村莊隱于溝深林密的群山交疊處,實際上就是群山皺褶處一條大溝里的百多戶人家。而就這樣一個深居簡出的小村莊,多年以后竟被人們發現了它存在的價值.被人像名貴古董一樣從深山里開發與挖掘了出來。
許多年來,這個大溝里的村莊一直就像一棵深深根植我心底的棗樹,我能記起它開出的花、結出的果,還有溝里潺潺流淌著的小河。我是聞著它的花香,吃著甜果,喝著甘美河水長大的山里孩子。如今我的肉身走出了村莊,我的靈魂卻從來就沒有從那里走出來,從沒有一刻將這個村莊忘記過。我一直被誘惑著,我總惦記著,渴望著能回到它的從前,去采摘,去收獲;我渴望著再次走進村莊的河,用它的清波洗去我一路走來的風塵,濾去我歷經紅塵的千百滄桑。
只是,我沒有想到村莊會長出那么多的刺。
小河干涸了。沒有河水滋潤的村莊開出了更多的花,是變異的花,無香無色。它結的果越來越少,卻長出了越來越多的刺。村莊在時間久遠的干澀與無情磨礪下,青蔥被一點點地銹蝕掉,一天天地露出了它的瘦骨嶙峋,像一個病入膏肓,無藥可醫的貧病者。
自此后,我一直就在期盼,期盼河流能重回我被時代割裂與瓜分了的村莊,我等著它去喚醒村莊的沉寂,去滋養灌溉,去醫治村莊的貧病。
我在等著它回來,而它始終沒有回來。
我等來的只是村莊刺的繁盛。尖銳的刺,那么的醒目,那么扎眼。
我被村莊的刺扎得生疼。(有刪改)
《一個失血的村莊》閱讀題目
10.為什么作者說自己“就像一只飄忽在半空中的風箏”?(4分)
11.如何理解“我沒有想到村莊會長出那么多的刺”中的“刺”的內涵?(4分)
12.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6分)
13.本文為什么以“一個失血的村莊”為題?談談你的看法。(6分)
《一個失血的村莊》閱讀答案
10.(4分)①喻指自己離開家鄉后,有一種靈魂漂浮無根的感覺:②以風箏離不了絲繩的控制,喻指自己也需要故鄉的精神皈依;③以絲繩時刻維系著風箏,喻指自己時刻心系故鄉。(大意相同即可。每點2分,答對2點即給滿分)
11.(4分)①“刺”暗指村莊被開發后的各種新建現代化設施;(1分)②指代小河干涸后故鄉失去植被而變得“瘦骨嶙峋”的面貌:(1分)③突出村莊變化給“我”帶來的強烈的“扎眼與疼痛”之感。(2分)
12.(6分)內容上:用了一系列比喻和擬人的手法,(2分)用“塵封已久的門”“厚重的灰塵”比喻時光的久遠,用“泛黃的老照片”比喻記憶中久遠的故鄉圖景。(1分)“冷厲”“溫柔與明麗”等用了比擬手法突出村莊的變遷。(1分)對眼前“褪去了昔日的溫柔與明麗”的故鄉充滿著遺憾痛心之情。(1分)結構上:承上啟下,由回憶中的村莊過渡到眼前的村莊。(1分)
13.(6分)①人失血過多,就會生病,甚至死亡。文題用擬人手法,寫出“昔日溫柔明麗”的故鄉由于過度開發。不重視環境保護,以致小河干涸,青蔥銹蝕的嚴重后果;(2分)②表達了作者對故鄉自然樸素的人文風貌遭到破壞的痛惜之情;(2分)③反映出作者對“喚醒沉寂,去滋養灌溉,去醫治貧病交加”的故鄉,重新找回精神家園的強烈渴望。(2分)
看了“一個失血的村莊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