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臺上的林語堂閱讀答案
《講臺上的林語堂》閱讀材料
皇帝目睛一切,覺得難以置信,他想,這個人到底有什么法術令獅子餓虎不吃他呢?他將那人召來盤問:“你究竟向那獅子、老虎說了些什么話,使它們掉頭而去呢?”
那人不慌不忙地說:“其實很簡單,我只是提醒它們,吃掉我當然很容易,可是吃了以后你得開口說話,演講一番。”
林語堂平生演講無數次,總是伴隨著喝彩聲、鼓掌聲,可是,有一次演講卻被人“轟”下臺去。這也許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卻并不是因為他演講的失敗。
世界筆會第36屆年會在法國蒙敦舉行。輪到林語堂發言,他向主席要求講15分鐘,但主席生硬地拒絕了,說別人發言都是5分鐘,不可破例。林語堂也較真說,5分鐘我不講。這可急壞了同去的馬星野,馬去找大會主席商量懇請,主席終于答應10分鐘;馬又去找大會秘書長,秘書長答應說先安排10分鐘,如果林語堂講滿10分鐘尚未結束發言,則仍可講下去。林語堂接受了這個安排。
林語堂登臺后,全場鴉雀無聲,他講得也很投入。不知不覺,已滿10分鐘,主席說時間已到,請林結束發言。林語堂真正發怒了,他憤而不講,徑直走下臺,與會者正聽得人神,對主席的粗暴處置極不滿。于是一致熱烈鼓掌,希望林語堂講下去。主席也顯得很尷尬,只得默認了與會者的歡迎。但林語堂卻說什么也不肯再講下去了。于是,永遠地留下了這次半截子的精彩演講。
林語堂致力于向西方世界介紹古老的東方文化,在西方人面前塑造了一個東方哲人的形象。在西方人心目中,林語堂是一位才華橫溢、舉止乖張、又具有幾分神秘色彩的東方圣賢哲人;他肯定有著一把大胡子,有著一顆碩大無比的智慧的腦袋。林語堂曾說過,他不愿去西方人中間演講,生怕破壞了他們的想象。但他還是去演講了,結果是他的演講更增強了西方人的好奇,使他們傾倒。
1936年在美國紐約舉辦了第一屆全美書展,這個書展是由《紐約時報》和“全國書籍出版者協會”共同主辦的。主辦者安排了一個作家演講的項目,他也在被請之列。當時,他的《吾國吾民》等書正高居暢銷書榜首,他的名字正風靡美國讀書界。美國讀者正欲一睹他的風采。
輪到他演講的時候,他不慌不忙地走上講臺,以風趣幽默、機智俏皮的口吻縱談了他的東方人的人生觀和他的寫作經驗。那天,他一反他在歐美大眾場合著西裝的習慣,打扮得像在國內一樣,穿著一身藍緞長袍,風度瀟灑,慧氣四溢。雖然不像美國讀者預先期望的那樣留一把大胡子、長一顆大腦袋,也足以表現出東方民族自然逍遙、無拘無束的精神。熱心的聽眾被他嫻熟的英語、雄辯的口才以及俏皮的演講所折服,不斷報以熱烈的掌聲。大家聽得正入神,他卻賣了一個關子,收住語氣說:“中國哲人的作風是:有話就說,說完就走。”
說完,他拾起了他的煙斗,揮了揮他的長袖,飄然而去。聽眾們被他的這個舉動弄得瞠目結舌,久久反應不過來。好些先生太太女士小姐們早就擬好了腹稿,準備待他演講結束后舉手發問,這也是西方人一般的禮數和規矩。可他這個東方人,簡直有點莫名其妙,就這樣,招呼也不打一個,講著講著,人就不見影兒了。
相關鏈接:林語堂(1895-1976),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于1940年和1950年兩度獲若貝爾文學獎提名。他1966年定居臺灣,1976年在香港逝世。
《講臺上的林語堂》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林語堂先生所熱切向往的“理想生活”,是“住在英國的鄉村,屋里安裝有美國的水電煤氣管子,有個中國的廚子,有個日本太太”。
B.林語堂平生演講無數次,總是伴隨著喝彩聲、鼓掌聲,可是有一次演講卻因為外在因素而“敗走麥城”,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C.林先生在法國蒙頓留下的那個“半截子”的演講,說明他個性倔強,對別人的粗暴干涉非常憤怒。
D.林語堂曾于1940年和1950年兩度獲若貝爾文學獎提名,這表明他在文學上的成就遠遠高于學術研究與作品翻譯方面的成績。
(2)由“致力于傳播東方文化”部分,可以看出林語堂那些特點?
(3)林語堂吃了人家的請,盛情難卻,杜撰了一個古羅馬的故事,你知道他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嗎?他在美國演講的時候,為什么“講著講著,人就不見影兒了”?
(4)林語堂提倡幽默文學,做了“幽默大師”;魯迅卻強烈反對,他認為在血與火的斗爭中,是沒有幽默可言的,“只要我活著,就要拿起筆,去回敬他們的手槍”。對此你贊成誰的看法呢?請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講臺上的林語堂》閱讀答案
(1)答E給3分,答C給2分,答B給1分。AD不給分(B項“敗走麥城留下深深遺憾”欠合理;A項原文是“轟動世界的玩笑話”“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D項推理不當。)
(2)用獅子老虎吃人比喻自己吃飯;用獅子老虎寧不吃人也不演講,暗示自己對飯后被拉去做臨時演講深感不滿。“講著講著,人就不見影兒了”是因為林語堂先生具有東方民族自在逍遙、無拘無束的個性;他的作風是“有話就說,說完就走”。
(3)熱愛自己的祖國和民族,致力于向西方世界介紹古老的東方文化;‚才華橫溢,《吾國吾民》高居暢銷榜首;ƒ口才出眾,辦事利落,演講在高潮之際戛然而止。
(4)我贊成林語堂在文學上提倡幽默風格,走幽默文學的路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創風格,林語堂的特長在此,沒有幽默就沒有林語堂。‚文學作品中有幽默成分,會提升文學的感染力,幽默不等于不愛國。ƒ生活中總有不順,幽默實際上是面對挫折的一種樂觀精神。
(4)觀點:我贊成魯迅的觀點,以筆做刀槍回敬敵人。革命的作家,應有大視野,不能沉浸在個人的小圈子里“說說笑笑”。‚國家動亂,民族危亡,作家的使命是用文章喚醒人民,幽默的風格效果不好。ƒ在血與火的斗爭中,沒有幽默可言,犀利尖刻是有效手段。
看了“講臺上的林語堂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