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現代文閱讀答案
《上善若水》閱讀材料
都江堰是歷史的遺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類利用大自然的神話。與之同時的鄭國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學家考證的遺跡,而都江堰仍舊生機盎然,滋養著天府之國的子民。難怪道教尊李冰為“妙源清君”,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著兩條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佇立水邊,聽著震耳欲聾的濤聲,望著清幽的水跳躍奔流,我的心與波濤一同律動,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與晶瑩和透明合而為一。
一想到黃河將成為泥河、長江將成為黃河、淮河將成為黑水河,眾多我們賴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頻頻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魚,無處安身。何處有生命之泉?何處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綠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態的都江堰干凈、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澇旱”的科學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駐,從容運轉,成為幾千萬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眾多后任,總會追蹤李冰的足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疏浚、修繕都江堰。諸葛亮、高儉、盧翊、阿爾泰、丁寶楨……這些確保天府之國旱澇保收的官員們,生前也許沒有立過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們就矗立在伏龍觀前堰功道兩側,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們,他們與都江堰同輝。
臨別的晚上。我們在郡府樓上吃著關味的河鮮,窗外是濤鳴的和弦,真是一種久違的幸福。
《上善若水》閱讀題目
11.開頭一節的三個問句,對文章內容的表達有什么作用?(5分)
12.文中說都江堰“才真正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作者這樣評價的理由是什么?(6分)
13.本文寫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寫見長,請具體說明它在藝術表現上有哪些特色。(6分)
14.請探究都江堰蘊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幾層深意。(6分)
《上善若水》閱讀答案
?、活I起全文內容,表明文章由實到虛的思路,激發讀者的思考。
⒓因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確:順應自然,符合生態,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學:“低作堰、深淘灘”“分四六、平澇旱”;③功效長久:至今仍在發揮灌溉、防洪的作用;④體現了“上善若水”的哲學思想。
?、?6分)采用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達對傳統文化精髓的追懷;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達對現實環境問題的憂思;虛實結合:借都江堰表達對人生的思考。
⒕(6分)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維護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謂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看了“上善若水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