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票她爹黃永玉閱讀練習及答案
《猴票她爹黃永玉》閱讀材料
人們把黃永玉稱作“猴票之父”,他聞知哈哈大笑,頑心立起,改為“猴票她爹”。
1979 年春節期間,時任郵票發行局郵票設計師邵柏林去看望老師黃永玉,并請他畫一套動物郵 票。邵柏林回憶說:“黃先生是位愛國的、有良心的藝術家。1955 年,周派人把他從香港接回來, 在中央美院任教。那時,黃先生和董希文、李可染等我的許多老師住在北京的大雅寶胡同,我常拿著 畫稿去聽取老師們的意見。我尊黃先生為師,黃先生拿我當朋友。‘__’時,黃先生遭難,搬到了 北京站附近的罐兒胡同的一個旮旯里,用他自己的話說:‘鬼都不敢登門了。’但我照常去看望他。他 說:‘朋友里有膽子到被打翻的巢里來看我的,邵氏夫婦是其中之一。’”
有這層“牢靠的友誼”,邵柏林 1979 年拜訪時,黃永玉一口答應。“畫什么呢?黃老想了好幾天, 把曾經日夜陪伴他的伊喔畫了出來,以示懷念。伊喔是一只猴子。上世紀 70 年代一位朋友送的。他 很喜歡這只猴子,無論去哪兒,伊喔都會趴在他的肩頭,形影不離。”伊喔在黃永玉家里“顯示出其 祖先大鬧天宮的本事”,在畫室里肆無忌憚地拉屎、撒尿,弄得誰都不愿意進畫室;把牙膏、顏料擠 出來抹在臉上,弄得滿臉花。但黃永玉沒有嫌棄它,常帶它到附近的公園晨練。
伊喔畫好后,黃永玉叫邵柏林來取畫稿。“看著畫上毛發清晰、充滿靈性又非常可愛的猴子,邵 柏林想,第二年是猴年,就把它作為第一枚生肖郵票的原稿吧!”高山說。最終,中國生肖郵票的開 山之作《庚申年》猴票于 1980 年 2 月 15 日(除夕)面世。
2014 年底,第四輪生肖猴票的設計提上日程。2015 年春天,高山帶領郵票編輯團隊來到黃永玉 家。“見到我們,黃永玉招呼老朋友似的,讓我們都坐下,他自己也習慣性地拿起煙斗,剛要往嘴上 放,看到女兒,便呵呵一笑,又放下了。”
過了幾天,黃永玉的女兒收到了猴票設計合同的電子版本,但黃永玉覺得,合同看似周全,措辭 卻不對他的口味,于是又把高山等人叫到家里。高山一行趕過來時,發現黃永玉正在看相親節目《非 誠勿擾》。黃永玉很喜歡看,看完了再說合同:“恕我直言,這份合同,滿篇‘必須’‘否則’,連個‘請’ 字都看不到。其實稿費、原稿都不是問題,都可以按你們的規矩來,只是這些字眼看得我極不舒服, 似乎沒有體現對設計者的尊重嘛!”高山馬上認錯,黃永玉詼諧地說:“沒事,回去修改一下。雖然今 天沒領證,手還是可以牽下的。”說著,把已經畫好的初稿拿了出來,請高山等人過目。4 人圍到黃 永玉身邊,只見畫上的猴子一手托著一只鮮嫩粉紅的壽桃,另一只手抓著桃樹枝,尾巴卷在樹枝上。 眼睛瞇縫著,嘴巴笑成一道曲線,頑皮又開懷。 按前三輪生肖郵票發行規律,第一輪一枚,第二輪兩枚,第三輪一枚,第四輪應為兩枚。高山向 黃永玉建議:“讓第四輪的猴子和第一輪的猴子結合—下,大猴子抱一個小猴子,小猴子的神態和第 一輪的猴子相似。”黃永玉聞言,放聲而笑:“好主意!不過不應是一只猴子,是一邊抱一只。”于是 提筆就畫了起來,邊畫邊笑著說:“國家放開二孩政策了,畫兩只合法合理又合情嘍!”
2015 年 8 月 6 日,《丙申年》郵票開機儀式在北京的郵票印刷局舉行。由于是夏天,其他幾位嘉 賓都穿著白襯衣,唯有黃永玉不僅穿了藍色休閑西服,還打上了藍色領帶,正式又時髦。走到印制 1980 年猴票的機器前,黃永玉饒有興致地跟它合影。這張合影,跨越了 36 年時光。 設計第四輪猴年郵票時,黃永玉已經 92 歲了。他出生于湖南常德,半歲時隨父母回到鳳凰老家。 湘西多山,湘西人的性格多有棱角,又充滿冒險精神;湘西壯美,湘西又閉塞,背井離鄉去闖蕩,成 了生存的需要。 黃永玉離開湘西,到陳嘉庚在廈門創辦的集美學校讀初中。他喜歡去學校圖書館看書,常在中午 關門時被鎖在里面,索性躺在過道的地毯上讀起來。
他自學木刻,14 歲那年已是東南木刻協會的會 員。離開集美學校后,他當過戰地服務團團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等,流離在福建、江西等地,以木刻和繪畫為生。“我這一輩子也沒向誰學過什么東西,”黃永玉后來回憶說,“是在謀生中鍛煉出來的。” 1948 年,24 歲的黃永玉來到香港,任《大公報》臨時美術編輯,與金庸、梁羽生成了同事。
1956 年,黃永玉出版《黃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詩瑪》轟動了中國畫壇。 “__”時期,黃永玉被迫住在一間連窗戶都沒有的小屋里,光線很暗,他就在墻上畫了一扇窗 戶,窗外畫滿了迎春花。
黃永玉告訴高山,他現在的生活中,“寫作第一,雕塑第二,版畫第三,繪畫排第四”。他正在寫 一部已經斷斷續續寫了 70 年的自傳體長篇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黃永玉說:“畫畫和寫文章, 對我來講,都沒有受過訓練。沒有受過訓練有它的缺點,缺點恰好成為風格。我沒有嚴格管教的老師, 所以比較自在。” 好友汪曾祺曾說:“永玉是有豐富生活的,他從小到大的經歷,都是我們無法夢見的故事。他特 殊的好記‘憶’,對事物過目不忘的感受,是他不竭的創作源泉。”
相關鏈接(選自《環球人物》)
①國畫、油畫、版畫、漫畫、木刻、雕塑、散文、小說、詩歌、雜文、十八般武藝,幾乎無所不能,無所不精。黃永玉的藝術天才令人欣羨。就連他最心悅誠服的表叔沈從文也這樣說他:“黃永玉這個 人很聰明,畫畫寫文章靠的是自學,他的風格很獨特,變化也多。”(《趣記黃永玉》)
②__開始后,黃永玉執意要回北京,這樣的境遇下,黃太太所有的抱怨和辛酸只成了一句話 “唉,那時叫你不要回來你都不相信!”然而黃永玉的回答是:“不是這樣的,將來不會永遠這樣的!” 現在的黃永玉,在意大利、北京、香港和湘西的故鄉鳳凰游走,意大利畫家達·芬奇故居隔壁,就是他的別墅。北京數十畝占地的“萬荷堂”里有他的狗和滿堂的荷葉荷花,愈老愈純真的老人,感受著童年般的快樂。 “如果我死了,我的墓碑上應該刻這幾個字:愛、憐憫、感恩。”
(選自《南方人物周刊》)
《猴票她爹黃永玉》閱讀題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 分)
A.作者用生動的筆觸記敘了“__”期間邵柏林夫婦看望黃永玉的事情,主要是為了表現邵氏夫婦 的善良和重情重義。
B.猴票設計合同中滿篇的“必須”“否則”,一個“請”字也沒有,沒有體現對設計者的尊重,這讓 黃永玉很不舒服。
C.湘西的壯美閉塞,讓湘西人的性格多有棱角,又充滿冒險精神,因此人們為了生存的需要,常常 背井離鄉去闖蕩。
D.《丙申年》猴票開機儀式上,黃永玉不顧夏日炎炎著一身正裝,顯示了他對郵票的珍視,這讓其他幾位嘉賓敬佩。
E.這篇傳記在展現黃永玉豐富生活時,既有很概括地敘述生活的過程,又有很細致的生活細節描寫,寫法頗具特色。
(2)《庚申年》金猴郵票和《丙申年》猴票是如何誕生的?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 分)
(3)文中多處引用了別人評價黃永玉的話,這些引用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 分)
(4)沈從文在《從文自傳》中說到:“應當去讀那本色香具備內容充實用人事寫成的大書”。對此, 你有何看法?請結合本文具體分析。(8 分)
《猴票她爹黃永玉》閱讀題答案
(1)選E給3分,選D給2分,選A給1分。(A主要是為了說明黃永玉很快答應邵柏林的原因;B這是黃永玉善意的提醒,讓人覺得“似乎“未體現對設計者的尊重;C強加因果)
(2)1.1979年春節期間,邵柏林請黃永玉畫一套動物郵票;黃老把曾經日夜陪伴他的伊喔畫了出來,以示懷念;邵柏林把它作為第一枚生肖郵票的原稿。(3分)
2.2014年底,第四輪生肖猴票的設計提上日程;2015年春天,高山帶領郵票編輯團隊來到黃永玉家請他設計;黃永玉創作出兩幅初稿。(3分)
(3)1.評價從側面凸顯了黃永玉的精神品質和人生閱歷:邵柏林的評價點出了他是位愛國的、有良心的藝術家、重情義;汪曾祺的評價點出了他的才華和豐富的人生;沈從文的評價點出了他的聰明、獨立和獨特的風格(4分)。2.評價使讀者對黃永玉的認識更全面,豐富了傳主形象,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2分)。
(4)1.沈從文此話的意思是:人應該好好經歷體驗生活,因為生活閱歷與經驗始終滋養著人的靈魂。(2分)
2.黃永玉有著豐富的生活,這些生活經歷使他不斷成長,交給他愛、憐憫、感恩。(1)很小離開湘西,外地求學;當過戰地服務團團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等,曾以以木刻和繪畫為生。生活鍛煉出他的能力和才華。(2)曾任《大公報》臨時美術編輯;設計《庚申年》金猴郵票和《丙申年》猴票,晚年創作自傳體長篇小說,在意大利、北京、香港和鳳凰游走。豐富的生活讓人生不斷豐滿,青年時滿懷斗志,老年越發從容純真。(3)__遭遇磨難,痛苦的經歷讓他更加堅韌豁達。(6分)
看了“猴票她爹黃永玉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