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侍御赴安西閱讀答案
《送李侍御赴安西》閱讀材料
虜障①燕支②北,秦城③太白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注]①虜障:防御工事。②燕支:山名,這里指安西。③秦城:長安,詩中分別之地。
《送李侍御赴安西》閱讀題目
(1)首聯的“飛蓬”既寫出了“行子”的 ,又讓人聯想到他 的身姿。(2分)
(2)聯系“盛唐氣象”賞析尾聯。(6分)
《送李侍御赴安西》閱讀答案
(1)漂泊 輕捷(輕快)(2分)
(2)此詩為送友人從軍塞外而作,表達了立功異域的戰斗激情和樂觀豪邁的昂揚意緒。尾聯表達對李侍御的勸勉和激勵:到邊疆后,憑一腔熱血與聰明才智建功立業。“莫惆悵”平緩委婉,情深動人;“看取寶刀雄”雄邁豪壯,昂揚奮發,盡掃愁緒。(4分)盛唐經濟文化繁榮,國勢強盛,詩人們大抵胸襟開闊,意氣昂揚,希冀建功立業,形成了盛唐詩雄壯剛健、熱情奔放的風貌;此詩可謂是其中典范之作。(2分)
《送李侍御赴安西》賞析
這首律詩被后人譽為“盛唐五言律第一”。“侍御”即侍御史的簡稱,官名。李侍御,名未詳。“安西”,即安西都護府,治所在今新疆庫車縣。此詩為送友人從軍塞外而作,其中強烈表達了立功異域的戰斗激情,和樂觀豪邁的昂揚意緒。
首聯“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緊扣題意,寫李侍御即將跨馬遠征。以“飛蓬”喻“行子”,自然使人聯想到“行子”身影的輕疾,可謂形神畢現。
“鐵驄”為青黑色相雜的馬,本已矯健迅疾,再加上主人揮鞭,自然是凌厲如飛了。以“金”、“鐵”來修飾“鞭”和“驄”,平添堅強的力度。故一發端,頗具頓挫之力,使“行子”輕捷如飛,意氣昂揚的氣勢與英姿如在眼前。
頷聯“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緊承上聯送別之意。友人遠征“萬里”,是為求取“功名”,自當鼓勵,因此不得挽留。臨別之際,萬千“心事”,一言難盡,全寄托在“一杯”別酒之中。此聯極盡縱橫捭闔之能事。先從“萬里外”一筆推開,展現出巨大的空間,表現李侍御豪邁的激情、飛動的氣勢。但緊接著一筆收勒,又回到別筵。這“一杯”中包含了哪些“心事”,詩人沒有明寫,但不難推測,它包含著深摯的惜別,“萬里”征途的擔心;前程珍重的祝愿;“功名”早立的期望等等,感情極為深沉厚重。一開一闔之際,極富抑揚頓挫之力。
頸聯“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虜障”,指防御工事。“燕支”,山名,在今甘肅山丹縣東南,這里代指安西,“太白東”,指秦嶺太白峰以東的長安。
這一聯再一筆宕開,境界進一步擴大。安西與長安,相距萬里,關山阻隔,歸路茫茫,在地域廣闊的畫面上,濃墨重彩的勾勒,既是寫景,更是托情。尾聯繼“離魂莫惆悵”的殷切勸慰之后,奇峰突起,以“看取寶刀雄”的放聲高唱,將激昂壯別、立功異域的雄心壯志噴涌而出,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
這首送別詩最動人的地方,是融注于詩中的雄壯豪放之情,同時,詩人以意驅象,既有“飛蓬”、“鐵驄”的形象描繪,又有廣袤萬里的空間描繪,這些超邁遒勁、雄渾闊大的形象,不僅體現了詩人感情的豪壯,同時也煥發出昂揚奮發的盛唐時代精神。
看了“送李侍御赴安西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