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的幸福觀給我們的啟示閱讀答案
《不丹的幸福觀給我們的啟示》閱讀材料
中國這30多年的發(fā)展,是以GDP為中心,以工業(yè)化發(fā)達國家為樣板。
而不丹則奉行國民幸福總值(GNH)的概念。這是由不丹第四任國王吉格美·辛格·旺楚克在1972年首次提出來,和以經濟增長為中心的傳統(tǒng)發(fā)展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僅僅以物質生產和消費來作為衡量發(fā)展的尺度,而是涵蓋了心理幸福、社區(qū)活力、文化、健康、教育、環(huán)境多樣性、生活水平、政府治理和個人的時間分配等多個指標。GNH理念認為,單憑物質財富,不能帶來幸福,或者說不能確保人民的滿意度和福祉;經濟的增長和現代化,不應以犧牲生活的質量和人民世代珍重的文化傳統(tǒng)為代價。
不丹的國土面積只相當于重慶直轄市的一半,不足百萬的人口只是重慶的一個零頭,但它和中國有一點類似,都是多山,可耕地面積只占國土面積的8%。其農業(yè)生產方式還相當落后,近80%的農業(yè)人口,基本上也就是溫飽水平,且農業(yè)勞動的辛苦,似乎很難和“幸福”聯系到一起。
然而當我們了解到不丹的免費教育、全民免費醫(yī)療和低犯罪率時,我們不能不承認不丹在奉行國民幸福總值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比如他們不僅實行十年義務教育,而且對通過十年級考試的學生,國家繼續(xù)支持免費學習到高中畢業(yè)。此后再次通過考試進入高等學校的學生,可以繼續(xù)享受國家提供的免費教育到大學三年級。這樣的教育保障使得鮮有馬加爵、藥家鑫之類的惡性案件出現在不丹。
不丹吸取了周邊一些國家以環(huán)境為代價追求經濟發(fā)展的教訓,制定了嚴格的環(huán)保措施,包括通過立法保證不丹的森林覆蓋率不得低于60%,以及不準許任何引起環(huán)境惡化和威脅野生動植物的工業(yè)和商業(yè)活動。由于這個政策,不丹國土的森林——不是綠地——覆蓋率達72%,提供全國財政收入的40%的所有利用河流的水電工程,沒有一個造成生態(tài)損害。這和我們中國一些地方為了發(fā)展為了政績而近乎瘋狂地破壞生態(tài)資源的做法,形成了鮮明對照。
我們中國一些地區(qū)自稱“香格里拉”,而很多不丹人并不知道“香格里拉”一說,他們的平均生活水平也與天堂相距甚遠。但是在不丹隨處可見的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以及人們?yōu)榱俗约旱膶嶋H需要而不是為了炫耀來追求幸福的心境,雄辯地向我們解釋了真正的香格里拉該是什么樣。
《不丹的幸福觀給我們的啟示》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從經濟總量來看,不丹和中國的差距巨大;但從人均GDP來看,兩國的差距就很小了。
B.不丹人口少,國土面積小,且是多山國家,農業(yè)人口比例較大,農業(yè)生產方式還相當落后,似乎很難和“幸福”聯系到一起。
C.不丹人奉行的國民幸福總值(GNH)的理念不以物質生產和消費來作為衡量發(fā)展的尺度。
D.不丹的水電工程不僅沒有給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損害,還提供了全國財政收入的40%。
小題2: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不丹鮮有馬加爵、藥家鑫之類的惡性案件出現說明不丹免費教育非常成功。
B.GNH理念認為只要提高生活的質量和珍重人民世代的文化傳統(tǒng),就能給人們帶來真實的幸福。
C.文中說不丹國土的森林—不是綠地—覆蓋率達72%是為了強調不丹制定的嚴格的環(huán)保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D.文中提到的“香格里拉”,其實就是天堂的意思。
小題3:從文中來看,不丹人的幸福觀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請分條列舉。(5分)( )
《不丹的幸福觀給我們的啟示》閱讀答案
小題1:C
小題2:B
小題3:幸福可以與物質財富或經濟基礎沒有任何關聯;幸福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文為了自己的實際需要而不是為了炫耀追求幸福的心境很重要。
看了“不丹的幸福觀給我們的啟示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