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視抗生素耐藥性問題閱讀答案
《中國正視抗生素耐藥性問題》閱讀材料
中國的困境一部分是由于較早期醫療改革的結果。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還有政府配置的“赤腳醫生”提供的醫療護理:在偏遠地區有受過最低程度培訓的衛生工作者負責護理患者。然而這種接近普遍的護理服務最終被廢棄,轉而代之以自由化市場的做法。在此情況下醫院需要新的收入來源。
迅速發展的制藥業獲得了復蘇。政府允許醫院從醫藥銷售中抽取15%的利潤,醫生的收入很快與銷售施行掛鉤。過度處方愈演愈烈。“整個事情實際上可歸結為不正當的激勵措施,”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社會轉型健康歐洲中心公共健康專家Lucy Reynolds說。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農民發現利用抗生素飼養家畜可生成更大的動物,并提高利潤。據估計,中國在2007年生產的21萬噸抗生素近一半被添加到了動物飼料中。這些藥物會進入到人體腸道中。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一項研究中,朱寶利(Zhu Baoli)和同事們對中國、丹麥和西班牙人的腸道細菌進行了測序。中國人擁有最高數量的抗生素耐藥基因。朱寶利說:“一些用于動物的藥物也同時被用于人類,這是耐藥菌株在中國泛濫的一個隱形原因。”
中國的問題超越了醫生的辦公室和餐桌。如年輕人擔心自助餐廳食物的這個故事所顯示出的,在中國流行抗生素就像美國流行維生素一樣。直到2004年,在中國,抗生素在柜臺還被合法銷售,一些家庭有時會儲備一堆在家里面。2010年,衛生部將醫生的收入與處方藥銷售分離。新指令進一步將藥物劃分為三類,具有最高耐藥率的藥物只能由專家開出處方。違反者可能會喪失處方權或他們的行醫執照,同時觸犯規定的醫院可處以罰款。但是政府卻并不提供醫院其他的資金來源來替代藥品利潤。“全面改革是必要的。”Reynolds說。
即使有進一步的改革,也仍然存在重大的障礙。在一項對中國西部貴州省的調查中,Reynolds發現許多的醫生錯誤地認為患者體內沒有形成抗生素耐受的細菌。與此同時,藥物耐受也在節節攀升。朱寶利說:“你現在擁有市場上可獲得的幾乎每一種抗生素的耐藥基因。”
《中國正視抗生素耐藥性問題》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對于中國抗生素耐藥菌株泛濫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抗生素耐藥菌株泛濫指的是無法用常見藥物消滅的致病菌株在中國大量存在,并且有暴發流行的隱患的現象。
B.中國抗生素耐藥菌株泛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中國早期設立的由“赤腳醫生”提供護理的醫療制度,公眾對抗生素耐藥性認識不足等等。
C.抗生素耐藥菌株泛濫是一個世界性問題,但是在中國卻尤為突出,這與中國的醫療衛生制度關系密切。
D.抗生素耐藥菌株在中國泛濫也有隱性原因,即人從動物性食物中食入了抗生素,而這些抗生素本是添加在飼料中的。
小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倪語星和朱寶利在分析中國耐藥菌泛濫形成的原因時切入的角度雖然不同,但是都抓住了問題某一方面的關鍵。
B.健康專家LucyReynolds認為,中國耐藥菌泛濫的根本原因在于現行制度的缺陷上,改革的措施也應該從制度上入手。
C.作者通過采擷各方面聲音、記錄各種實驗的結果,明確地表達了自己對于問題的看法:中國現行衛生保健系統亟待改革。
D.雖然民眾在整個過程中處于最主體的位置,受影響最大,但是僅對民眾普及常識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小題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僅廣大民眾,甚至部分醫生對目前抗生素濫用的嚴峻情勢都缺乏清醒的認識,這給抗生素濫用問題的解決帶來了很大的障礙。
B.中國濫用抗生素的問題涉及到醫生、藥商、家畜飼養者等多方面的利益,與政府的政策息息相關,已經不僅只限在醫生的辦公室和一般人的餐桌范圍。
C.醫生的收入與藥品銷售掛鉤帶來的惡果,一方面使得制藥業獲得了復蘇,一方面也使得過度處方愈演愈烈。
D.衛生部對醫生開出具有耐藥性藥物處方的權限作出了嚴格限定,但是并沒有提供醫院其他的資金來源來替代藥品利潤,全面的改革還有待時日。
《中國正視抗生素耐藥性問題》閱讀答案
小題1:B
小題2:C
小題3:C
看了“中國正視抗生素耐藥性問題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