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習俗品性說閱讀答案
《中國古代習俗品性說》閱讀材料
所以,習俗是民族歷史的一種文化積淀,通過對習俗的深入了解和體味,往往就能把握該民族的文化品位與歷史精神。
(摘自史仲文《文化中國的十大品性》)
《中國古代習俗品性說》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關于“中國習俗”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中國習俗之中有政治。它反映出來的人生瑣事從衣食住行到頭發都和政治生活有著難以言說的復雜關系。
B.中國習俗之中有文化和藝術審美。從文化角度看,它體現了中國人傳統的社會心理模式和文化特色;而年節習俗則可體現出其審美品性。
C.中國習俗之中有哲學和學問。其哲學內涵反映出的是當事人雙方約定的處事方式和民族的人生智慧,其學問內涵反映出了祖先有關社會、禮儀或者科學方面的知識。
D.中國習俗之中有經濟。它和經濟生活息息相關,本質上都是經濟生活的特有產物。
小題2:下列不屬于中國習俗豐富而源遠流長的原因的一項是 ( )
A.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積淀豐厚,民族眾多,其習俗內容豐繁,折射出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方方面面。
B.雖然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眾多的朝代,但不管是漢族統治時期,還是少數民族統治時期,甚至是外國入侵時期,中國習俗都沒有出現過與原有文化的嚴重割裂。
C.中國人的文化特質決定了對各種文化類型的兼容并包,其習俗的演變以不斷豐富為特色,形成新的文化因素,經過沉淀成為了新習俗,補充和豐富了習俗的內容。
D.當外來文化進入中國之時,和本土文化有沖突,但能生存。正因為能夠生存,也就決定了中國習俗的演變以漸變形態為主流。
小題3:下列各項中,不能印證文中有關中國傳統習俗的內容和特點的一項是 ( )
A.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遠在春秋時期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的節氣來指導農事。長期以來,我國百姓就過著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的農耕生活。
B.當鄰里之間有了矛盾,鬧了意見,要找個“由頭”來解決,而春節拜年就是聯絡感情、增進情誼的最佳時候。這反映了我們民族習俗中的人生智慧。
C.封建時代,皇帝獨享他所認定的衣服款式及顏色,百姓若亂用,身家性命就難保。說明中國古代習俗和政治因素有著很大的關系。
D.在原始社會,一個部落得到了一條毛毯,他們馬上把它割成若干個均等碎塊分給每人一塊。這證明了習俗方式受到特定歷史經濟形態的影響和制約。
《中國古代習俗品性說》閱讀答案
小題1:B
小題2:D
小題3:A
看了“中國古代習俗品性說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