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之路閱讀答案
《陶瓷之路》閱讀材料
陶瓷與絲綢作為中國兩大物寶,也為中國贏得了“瓷之國”與“絲之國”的美名,然而這兩條路的命名都為西方學者所為,的確值得國人好好思索一番。在國外,
瓷器、景德鎮(zhèn)與中國是一個概念,可見中國的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但到了近代,與國外相比,陶瓷業(yè)卻落后了許多。近幾年,由于景德鎮(zhèn)的陶瓷藝人和藝術家們的努力,現(xiàn)代藝術瓷開始被海外收藏家關注,成為不容忽視的新的收藏熱點。瓷器收藏歷來是國內(nèi)外收藏的重頭戲,但大都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窯陶瓷。那么如何選擇現(xiàn)代藝術瓷呢?好的現(xiàn)代藝術瓷應該有好的造型,而造型往往被陶瓷藝人和收藏家忽視。因為人們最易被色彩打動。作為一種三維空間的藝術形式,造型的本身就能體現(xiàn)出一種精神?;驁A潤、或挺拔、或纖秀、或雄強、或文儒、或豪放。造型雖是由簡單的線條組成,但提供給人們的想像力卻是無窮無盡的?,F(xiàn)代藝術瓷,既要看裝飾是否與造型統(tǒng)一,更要看裝飾本身是否新穎和有創(chuàng)造性,瓷質(zhì)材料的精美決定了裝飾也應是唯美的?,F(xiàn)在有些陶瓷藝人,簡單地將國畫畫面移入瓷器裝飾,效果未必很好。好的瓷器裝飾應是在任何一個角度都能給人以效果的完整性,而不是有些畫面太擠,有些畫面太空?,F(xiàn)代瓷器的色澤不容忽視,青花是否純凈幽遠,豐富潤澤,釉里紅是否紅而不俗,層次多變,釉色是否亮麗瑩透,無斑點瑕疵。
(2010年《科學博覽》第11期,有刪改)
《陶瓷之路》閱讀題目
小題1:根據(jù)文意,下列對“陶瓷之路”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陶瓷之路”興起的時間是唐代中后期,興起的主要原因是瓷器不宜在陸上運輸,“陶瓷之路”是中世紀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動脈。
B.“陶瓷之路”的起點在中國的東南沿海,共有兩條通往海外的線路,一條是沿東海、南海經(jīng)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東海岸或經(jīng)紅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另一條是從東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鮮。
C.“陶瓷之路”是日本古陶瓷學者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他是日本中東文化調(diào)查團的重要成員。
D.“陶瓷之路”的命名和“絲綢之路”命名均為西方學者所為,這的確值得國人好好思索一番。
小題2:下列對絲綢與陶瓷“延伸出來的兩條大道,徹底改變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A.絲綢之路和陶瓷之路加強了中國與世界的聯(lián)系,絲綢與陶瓷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
B.唐代中后期,受土耳其帝國崛起的影響,“陸上絲綢之路”的地位開始削弱,“海上絲綢之路”應運而生。
C.陸上“絲綢之路”給中國帶來了宗教的虔誠,“陶瓷之路”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商業(yè)財富。
D.陶瓷與絲綢,為中國贏得了“瓷之國”與“絲之國”的美名,但同時也為殖民掠奪打開了方便之門。
小題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最能體現(xiàn)唐代商業(yè)繁榮的城市是國都長安和東南的揚州,從李白、杜牧的詩句中可以看出這兩個城市的繁榮。
B.三上次男先生之所以能著就《陶瓷之路》這本影響世界的陶瓷著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在埃及福斯塔特(今開羅)的考古發(fā)掘的啟迪。
C.在國外,瓷器、景德鎮(zhèn)與中國是一個概念,說明中國的古瓷器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到了近代,中國的陶瓷業(yè)越來越落后,甚至出現(xiàn)了倒退現(xiàn)象。
D.瓷器收藏歷來是國內(nèi)外收藏的重頭戲,但只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窯陶瓷。
《陶瓷之路》閱讀答案
小題1:A
小題2:B
小題3:B
看了“陶瓷之路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