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軸線上的都城閱讀答案
《北京中軸線上的都城》閱讀材料
《周禮•考工記》中對于宮城建設(shè)格局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表明了宮城位于都城中心的原則。此后,隨著禮衰典廢,克己復(fù)禮成為儒家學(xué)派的重要選擇,并因后世尊儒而成為中國人文思想的一條主線。但是,耐人尋味的是,《周禮》中的建城思想在許多王朝中并沒有得到貫徹。即使在獨尊儒術(shù)的漢代,都城格局也很分散,大多根據(jù)自然條件布局。缺乏嚴謹?shù)囊?guī)劃。這是我們在許多古都無法尋找到一個清晰的城市中軸線的原因。
金朝在北京規(guī)劃中都時,開始借鑒宋朝的城市規(guī)劃經(jīng)驗,設(shè)置了一條城市中軸線。元朝忽必烈進京,規(guī)劃元大都時,首先考慮的就是建立一座中心臺。關(guān)于這條軸線與這座都城的關(guān)系,是本書所要討論的主要內(nèi)容。所幸的是,這條中軸線以其巨大的魅力和嚴謹?shù)目茖W(xué)性,抗拒了時間的損毀,一直延續(xù)到今天。梁思成先生說:“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chǎn)生。”
作為一座曾經(jīng)浩劫的古代都城,北京的城墻、民居、街巷都曾遭遇滅頂之災(zāi),惟有中軸線保持著原有的完整性,使得我們這些后來者有機會親歷這座都城的秩序和美。進入北京的方式有很多,但從中軸線進入北京,或許是最好的一種。它不僅是空間的線索,也是時間的線索。從元代到共和國,幾乎所有的歷史都能從這條軸線中找到依據(jù)。這也是許多旅行者在抵達北京后,最先踏訪中軸線的原因。二00二年秋天,北京電視臺制片人吳群找我。準(zhǔn)備投拍一部以中軸線為線索呈現(xiàn)北京八百多年建都史的人文紀(jì)錄片。這部片子使我有機會悉心打量這座不平凡的城市。從那以后,我用了兩年時間為那條七點八公里的中軸線尋找歷史證據(jù),訪問了許多歷史見證人,并把劇本拓展為一部書稿。由于在寫作時需要考慮電視受眾,因而,即使將其轉(zhuǎn)化為著作,也充其量只是一個普及讀本,但我相信面對北京,所有的書寫者都不會流露出輕慢的表情,他們會謹慎對待筆下的每一字。這座堅硬同時脆弱的古都將會使所有與之相關(guān)的話題顯得莊重沉靜。小心翼翼。 (摘自《新民晚報》2006年12月10日)
《北京中軸線上的都城》閱讀題目
小題1:對文中的“中軸線”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處于中間位置的一條軸線,它貫穿于城池的南北。
B.“中國”的“中”字,是對于古代城市中軸線的最好圖示。
C.中軸線的“中”無疑是至關(guān)重要的,它是空間的起點,是所有方向的交匯處。“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
D.從《周禮•考工記》中看,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中軸線是古代典籍《周禮》中建城思想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
小題2:對“從中軸線進入北京,或許是最好的一種”的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
A.中軸線處于整個北京城的中軸上,在這條線上,走到北京的各處顯得最為便捷。
B.這條中軸線,體現(xiàn)著作為歷史古都北京的空間和時間的線索。
C.在這條中軸線上可以最迅速地解讀出北京的歷史。
D.這條中軸線使北京具有獨有的壯美秩序。
小題3:根據(jù)全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
A.如果我國現(xiàn)在要找一座具有幾乎完整地保存著中軸線的城市,那么這座城市找上北京就不會錯。
B.因為有了中軸線,北京像樹干一樣滋養(yǎng)了日益繁密的枝葉,使城墻、壇廟、集市、街道均以對稱的方式依次出現(xiàn)。
C.具有八百多年建都歷史的北京,當(dāng)人們面對它的時候,往往會流露出莊嚴的表情。會謹慎地對待下筆的每一個字。
D.北京是座堅硬同時脆弱的古都,它的中軸線因為有巨大的魅力和嚴謹?shù)目茖W(xué)性,抗拒了時間的損毀,一直延續(xù)至今。
《北京中軸線上的都城》閱讀答案
小題1:C
小題2:B
小題3:B
看了“北京中軸線上的都城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