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云事后之明閱讀答案
《地震云事后之明》閱讀材料
不少人利用類似理論預報地震,比如旅美華人壽仲浩就是其中一位。他靠看衛星云圖上地震云帶的位置做了十幾年的地震預報,并自稱成功地報出2003年12月伊朗辦姆地震。有的報道甚至稱他為“讀懂了云的語言”的人。
“地震云”成為這些自發研究地震預報的人們關注的話題已經數十年,網上流傳著無數聲稱是在大地震之前拍攝到的各種“地震云”圖片,還有人統計比較各地“地震云”傳聞和事后發生地震的相關性。他們聲稱,“地震云”出現后幾天到幾個月,在距離“地震云”數百到上千公里以內的地區,大多會發生地震。
與此同時,“地震云”幾乎完全沒有被主流科學界所接納,它既不是氣象學術名詞也不是地質學學術名詞。其不流行到連認認真真地用科學知識反駁“地震云”的文章都少之又少。討論“地震云”的幾乎只有中國和日本的民間人士。不但歐美氣象部門沒有關于地震云的課題,中國氣象部門和日本氣象廳也沒有。“地震云”的支持者對此的看法是由于“氣象學家和地震學家片面地否認和牽強地用氣象學理論解釋”,他們依然孜孜不倦地進行信息收集和分析。
在氣象學和地震學工作者看來,“地震云”是一個缺乏理論基礎、充滿民間想象的“傳說”,起碼它還有這幾個待解答的疑問:如何證實“地震云”是“潛伏”在普通云中的“地震使者”?如何證實地震之前會有如此大量的熱能和磁場釋放,并產生高空的云?“地震云”的出現和維持時間怎么與地震活動搭配?如果說“地震云”是地震的終端產品,那我們為什么要舍近求遠呢?(選自《南都周刊》2010年第6期,有刪改)
《地震云事后之明》閱讀題目
1.結合畫線句,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什么是“地震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粗句子中的“大多”一詞刪去可以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題目很有特色,請你結合全文內容,說說題目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震云事后之明》閱讀答案
1.示例:“地震云”是地震發生前,出現在上空的一些有規則的云彩。(要用下定義的形式概括,否則酌情扣分)
2.不能去掉,“大多”是“大多數、大部分”的意思,表示在距離“地震云”數百到上千公里以內的地區,發生地震的情況占很大比例,但并非全都會發生地震,語言準確。去掉后就是全部了,與事實不符。
3.醒目地交代了說明的對象;概括了文章說明的主要內容;以設疑激趣,富有吸引力;用問句作題,能引起多數人對“地震云”的關注。
看了“地震云事后之明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