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復制的魏晉風度閱讀答案
《不可復制的魏晉風度》閱讀材料
與皇權的不穩定形成鮮明對照的,則是世家大族的穩定性。許多世家大族勢力急劇膨脹,甚至發展到“百室合戶、千丁共籍”的類似領主狀態。許多士族富厚過于王侯。東晉士族莊園遍布江左,他們“勢力傾于邦君,儲積富乎公室,……僮仆成軍,閉門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滿堂,妓妾溢房。園林擬上林,館第僭太極”。正如柳詒微所說:“魏晉以降,易君如舉棋,帝國朝代之號如傳舍然。……當時士大夫以地方紳士,操朝廷用人之權。于是朝代雖更,而社會之勢力仍固定而不為動搖,豈惟可以激揚清濁,仰亦所以抵抗君權也。”因此世家大族對皇權形成強大的牽制,以至于出現“王與馬共天下”的諺語。
在這種情況下,鐵桶一般的大一統政治秩序被打破了,許多舊門士人憑借門第資本,不再對權力俯首帖耳:“雖朝代推移,鼎遷物改,(世族們)猶昂然以門第自負。”一些門第高貴的士人,甚至對門第不如他久遠的皇帝抱一種隱隱的睥睨之態。面對政治權威,他們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許多人甚至不屑于為皇帝服務。 (選自2013年2月下《雜文月刊》,有刪改)
《不可復制的魏晉風度》閱讀題目
1.下列說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
A.許多魏晉人士多才多藝又落拓不羈,其縱酒放達、縱情越禮達到了驚世駭俗的地步,如劉伶、阮修等。
B.“或閉門視書,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經日忘歸。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嗜酒能嘯,善彈琴。”從中可以看出阮籍的縱性任情。
C.魏晉人士崇尚清淡,見面必玄談,文人名士的智慧之花在言談間得到了完美的展現,這讓后人羨慕不已。
D.阮籍與王安豐追求個性自由發展,注重自我,注重感情,狂簡曠達,縱性任情,追求享樂,這些行為讓后人內心向往卻不敢仿效。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王羲之多次受到朝廷的征召,但他都沒有去赴任。由此說明,在魏晉時代,王羲之的社會價值相當低。
B.魏晉士人多不愿意與統治階級合作,視仕途為污穢之地。為此,嵇康與山濤絕交,阮籍曾經一醉六十余日。
C.魏晉士人頗有春秋戰國遺風,從他們的言行中,我們可以看到春秋戰國時代士人的傲視天地和獨立不羈。
D.相對于漢朝和唐朝,魏晉時代的士人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個性和才情。魏晉時代是一個極富創造力的時代。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魏晉時代的社會背景和春秋戰國時代非常相似,戰爭連綿,動亂不斷,皇帝更換頻繁,皇權極不穩定。
B.從魏晉時代“王與馬共天下”這句諺語中,我們可以看出世家大族的勢力很大,甚至能夠牽制皇權。
C.在魏晉時代,世家大族的勢力比較強大,許多士族富過王侯。只有經過朝代的更替,世家人族的勢力才會動搖。
D.在魏晉時代,一些門第高貴的士人,面對政治權威,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他們甚至瞧不起門第遠不如他久遠的皇帝。
《不可復制的魏晉風度》閱讀答案
1.C(“這讓后人羨慕不已”錯誤,原文中說“魏晉士人縱性任情,飲酒嘯歌,其風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卻清淡一面”。)
2.A(“王羲之的社會價值相當低”錯誤,文中說“傳統中國社會以功名利祿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衡量體系在魏晉時代坍塌了”。)
3.C(“只有經過朝代的更替,世家大族的勢力才會動搖”錯誤,文中說“于是朝代雖更,而社會之勢力仍固定而不為動搖”。)
看了“不可復制的魏晉風度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