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外之致蘇軾的意義閱讀答案
《韻外之致蘇軾的意義》閱讀材料
(節選自李澤厚《美的歷程》,有刪改)
《韻外之致蘇軾的意義》閱讀題目
1.下列關于原文第一、二兩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蘇軾因其多才多藝、異常聰明敏銳,而最受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的讀書人的喜愛。
B.作者認為,雖然蘇軾的文藝成就不及屈、陶、李、杜,但他在中國美學史上卻有重要的影響。
C.因為蘇軾在中國文藝史上有巨大影響,所以作者認為,他的典型意義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鮮明人格化身。
D.作者認為,蘇東坡留給后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謹守儒家思想,而是他通過詩文所表達出的那種比前人任何退隱要更深刻、更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
2.根據原文內容,不能說明蘇軾在中國文藝史和美學史上的意義和影響的一項是( )
A.蘇軾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鮮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開其端的進取與退隱的矛盾雙重心理發展到一個新的質變點。
B.蘇軾的對整體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無法超脫,難以排遣,使蘇軾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談世事而頗作玄思。
C.蘇軾在美學上的追求是一種樸質無華、平淡自然的情趣韻味,一種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態度,并把這一切提到了某種透徹了悟的哲理高度。
D.蘇軾的這種美學理想和審美趣味,對從元畫、元曲到明中葉以的浪漫主義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驅作用。直到《紅樓夢》中的“悲涼之霧,遍布華林”。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蘇軾文章中表達出的“退隱”心緒,已不是對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種對社會的退避。但他對社會的退避實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B.蘇軾在文藝領域中更充分而深刻地透露出對整個宇宙、人生、社會的懷疑、厭倦、無所希冀、無所寄托的深沉喟嘆。
C.陶淵明詩歌中極平淡樸質的形象意境中表達出的美,被蘇軾看作是人生的真諦、藝術的極峰。
D.朱熹感受到的蘇軾思想中埋藏著的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對當時社會秩序具有潛在的破壞性。
《韻外之致蘇軾的意義》閱讀答案
1.C
2.B
3.A
看了“韻外之致蘇軾的意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