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書寫發展為書法藝術的成因閱讀題答案
《漢字書寫發展為書法藝術的成因》閱讀材料
我們似應再作如下的假設:如果說,作為書法藝術主要表現工具的毛筆至今仍沒有發明,今天所說的書法是否能在歷史上作為一種藝術而存在呢?也許人們會說,今天見到的許多歷代名作并不全由毛筆表現,那些墓志磚銘、摩崖刻石、甲骨卜辭、青銅銘文等等,或由刀刻,或以模鑄,而它們的藝術水平仿佛不在毛筆書法之下。但應當指出,這些非毛筆書寫類的書法,在它們制作之前已經汲取了毛筆書法的意味(筆意),人們在刻或鑄時潛意識地將筆意考慮在文字的運筆中,大多數碑刻則為毛筆書丹后刻石的,這是毛筆使用后給人們在書寫時帶來某種審美意義上的超越。比較一下筆畫尖細的甲骨卜辭與血肉豐美的青銅器銘文,可以悟得毛筆等書寫工具的使用對文字書寫成為藝術的促進作用。
由此可以斷定,漢字書寫成為書法藝術的成因,除了先天的漢字特質外,毛筆等工具的使用是一個重要因素,它是文字書寫發展為藝術的催化劑。而使毛筆等工具的功能發揮到極致的,則是中國文化思想的滲入。古代大師們在揮運毛筆時感悟到了某種表達其審美理想的可能,這使文字書寫躍過單純的美而成為一門獨立而蘊含極深的藝術。
《漢字書寫發展為書法藝術的成因》閱讀題題目
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漢字書寫發展為書法藝術的成因的一項是
A.漢字結構的繁簡、點畫的錯落造就了許多美的因素,這是漢字書寫發展為書法藝術的前提。
B.筆畫尖細的甲骨卜辭與血肉豐美的青銅器銘文,或由刀刻,或以模鑄,它們的藝術水平也很高。
C.古代的大師們在用毛筆等工具書寫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能借助書寫表達自己的審美理想,使文字書寫蘊含極深。
D.中國文化思想在書寫過程中的滲入,使毛筆等書寫工具的功能發揮到極致,對文字書寫成為藝術起到促進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世界上有數百個國家和民族,它們大部分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但沒有形成書法藝術。
B.“六書”中的“象形”,通過抽象將物質形狀簡化為線條,其目的主要還是在于實用。
C.漢字“六書”即漢字的六種造字或用字方法,其目的并非在于審美,而均在于實用。
D.漢字書寫成為藝術的起因,以及漢字書法藝術的性質就在于書寫與圖畫是屬于同源的。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墓志磚銘、摩崖刻石、甲骨卜辭、青銅銘文等作品,或由刀刻,或以模鑄,但與毛筆書寫不無關系。
B.日文、古韓文中也有漢字,由于日本、韓國曾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因而它們也有書法藝術。
C.鋼筆書法等硬筆書法汲取了毛筆書法的營養,融入了中國文化,所以硬筆書法在書法藝術中占有一席之地。
D.簡體字沒有繁體字復雜,簡體字書法達不到繁體字書法的藝術高度,所以很多書法家喜歡寫繁體字。
《漢字書寫發展為書法藝術的成因》閱讀題答案
1、B
2、D
3、D
看了“漢字書寫發展為書法藝術的成因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