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閱讀答案
《大學生村官》閱讀材料
旅游,是小胡夢寐以求的事。小胡出生在一個小山村,父母都是地里刨食的。暑假、寒假同學們都結伴旅游,他則打工掙學費。同學們旅行回來,帶回來和一些名勝古跡的合影,他就從那些圖片里領略那里的風采,做夢去那些地方。
如此的經歷,讓小胡收獲了夢寐以求,還收獲了一種叫踏實的東西。當好村官于小胡的仕途十分重要。能不能當好村官,小胡的心里是沒底的。但老村長給了他底。老村長是個非常和藹可親的長者,一個星期下來,他們相處得如爺倆。上陣父子兵,就憑這古訓,他這村官就當好一半了。
鄉親們的熱情,使他的心里更有底了。村委會與老村長的屋子毗鄰,他們安排他住里面。被子雖是他帶來的,但他們給他洗了還曬了,他睡在上面,如同睡在陽光的香味里。醒來,桌子上變魔術般多了一碟魚、一碟肉、一碟豆腐、一碟炒雞蛋,還有許多瓶咸菜。村長夫人告訴他,都是村民們主動送來的,見他睡得香,就沒有叫醒他。
激情使小胡吃罷飯就找老村長要工作。老村長領著他村前、村后轉,山下、山上轉。轉到太陽快落山時,他們跟著一條河流往下走。河流旁,是一條可以走車的土路,路上沒有車,走著他們兩個人。嘩嘩的流水聲,在他們的腳下時斷時續地響。
水聲突然吼叫起來,是流水在他們的腳下變成了瀑布。陽光在瀑布里絲絲縷縷,小胡情不自禁地叫起來:“壯觀,太壯觀了!”老村長說:“對岸那兩個字也壯觀。”小胡放眼對岸,石壁上寫著“牛吼”兩個字。小胡說:“牛吼,這水的吼叫聲還真有點像牛吼。”老村長說:“像吧,要不,古人會在咱這兒留下墨寶……”
走著說著,河突然沒了。讓河沒了的是一座山。山硬生生地把河擋住了,水卻并沒有形成堰塞湖。小胡又是情不自禁:“奇特,水都到哪里去了?”老村長順手拿起根木棍,一頭頂住石壁,讓小胡把耳朵頂住木棍的另一頭聽。嘩啦嘩啦的響聲隨即傳進小胡的耳里。老村長問:“像不像人的肚子里有了空氣的響聲?”小胡說:“形象!”老村長指指石壁的上空說:“形象可是石壁上的字說的。”小胡朝上望去,看到石壁上雕刻著“響腸”兩個大字。
老村長說:“到了現在,你應該明白了我領你去廬山的目的了吧?”小胡一怔,說:“到廬山的目的……”老村長說:“你是真不明白,還是裝糊涂?”小胡說:“請老村長明示。”老村長一副胸有成竹的架勢說:“把我們這些寶貴的資源利用起來,開發旅游。”小胡說:“開發旅游?”老村長斬釘截鐵地說:“對,開發旅游!我就不信我們的牛吼、響腸比不過栗里的一塊石頭、大林寺的幾朵桃花!”
小胡不想頂撞老村長,又不想違心,想了想委婉地說:“人們看醉石看的是陶淵明,上大林寺,沖的是白居易……”老村長打斷他的話說:“誰又能肯定那塊石頭上真的睡過陶淵明,還有那個大林寺桃花,肯定也不是白居易時的桃花。由于編得好,人們不是照樣去?我們的牛吼、響腸只要編得好,肯定會比醉石、大林寺桃花吸引人。牛魔王、牛郎都姓牛,孫猴子鉆進鐵扇公主肚子里使法時,鐵扇公主就聽到腸子里一陣陣嘩啦嘩啦地響……”
小胡語塞、發怔。老村長的語重心長又像魔咒一樣地念響了:“只要編出了名堂,就有人來咱這兒旅游,游人來了要吃、要住、要玩,旅店、飯店、美容店就跟著搞起來了……到那時,我們倆就對上對下都有個好的交代了……”老村長最后拍拍小胡的肩頭說:“你是大學生,有文化;上頭派來的村官,有靠山。我們這次到廬山去參觀的錢,都是村民們湊的份子呀……”
說完,老村長如完成了一項重大的任務,自顧自地走了,留下小胡一個人站在夕陽里,進退不得。
(選自《小說月刊》2016年第4期)
《大學生村官》閱讀題目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栗里村醉石、大林寺桃花是借名人典故打出了“文化牌”,迎來八方游客,這一現象反映了栗里村、大林寺旅游業發展急功近利的心態。
B.關于“鄉親們對小胡主動熱情”的描寫,一方面表現了鄉親們的淳樸善良,另一方面暗示此地經濟落后,大學生村官的到來給他們帶來了經濟發展的希望。
C.小胡出生在小山村,家境貧寒,假期里,需要打工掙學費,而他的同學卻能夠結伴游覽各地的名勝古跡。當一名村官可謂圓了他的旅游夢。
D.作者通過對老村長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描寫,塑造了老村長淳樸善良、睿智老練、熱心為家鄉做貢獻的人物形象。
E.小說詳細地描寫了村里“壯觀的牛吼、形象的響腸”等景觀,既給讀者直觀具體的印象,也暗示此地具有旅游開發的潛質。
(2)開篇關于栗里村醉石、大林寺桃花的描寫,有何用意?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在塑造“大學生村官”這個形象時,表現了他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4)小說為什么以“小胡一個人站在夕陽里,進退不得”結尾?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大學生村官》閱讀答案
(1)選B給3分,選E給2分,選A給1分。(C項“當一名村官可謂圓了他的旅游夢”不恰當,D項小說中沒有描寫老村長的心理活動,A項于文沒有實質的依據,借名人典故發展旅游不一定是急功近利的表現。)
(2)①揭示當下旅游業發展的大環境,即利用名人效應,提升旅游文化內涵,打造旅游品牌。
②埋伏筆,為后文作鋪墊。栗里村醉石、大林寺桃花景點的發展為下文老村長要求借助名人開發“牛吼”“響腸”等景點埋下伏筆。(6分,每點3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3)①工作熱情積極,有責任感。內心渴望做好村官工作,吃罷飯,主動找老村長要工作。
②為人正直。不同意老村長提出的胡謅名人發展旅游業的建議,可見年輕人的正直。③質樸善良。感動于村民的熱情,樸實淳厚;不想頂撞老村長,委婉說出自己的想法,可見質樸善良。(6分,每點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4)①小說主旨多元化。既可理解為經濟發展不是只有旅游業這一條路,不可因為名人效應對開發旅游資源、振興地方經濟具有重大作用,就胡謅景點文化,欺騙游客;又可以理解為,大學生村官有責任發展當地經濟,但更要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兩者要兼合。②豐滿人物形象。小胡的進退不得,正體現了一個大學生的內涵素養,以及他作為一名村官具備的責任感。③情節上,與上文形成對比。小胡的茫然無措與前文小胡的熱情高漲形成對比,使小說產生跌宕的藝術效果。④設置懸念,給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小胡熱愛旅游,愛的是真正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勝地,他不愿胡謅名人發展經濟,然而作為一名村官,發展當地經濟是他的責任,他該作何選擇呢?引人深思。(8分,每點2分,言之成理即可。)
看了“大學生村官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