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余秋雨閱讀答案
《都江堰》余秋雨
這一切,首先要歸功于遙遠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
四川有幸,中國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現過一項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此后中國千年官場的慣例,是把一批批有所執持的學者遴選為無所專攻的官僚,而李冰,卻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實踐科學家。在李冰看來,政治的含義是浚理,是消災,是滋潤,是濡養,它要實施的事兒,既具體又質樸。他領受了一個連孩童都能領悟的簡單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擾是旱澇,那么四川的統治者必須成為水利學家。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長鍤,站在滔滔的江邊,完成了一個“守”字的原始造型。
他開始叫人繪制水系圖譜。他當然沒有在哪里學過水利。但是,以使命為學校,死鉆幾載,他總結出治水三字經(“深淘灘,低作堰”)、八字真言(“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紀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這點學問,永遠水氣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卻早已風干,松脆得無法翻閱。
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資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壩一座,讓人們去猜詳。人們到這兒一次次納悶:這是誰呢?死于兩千年前,卻明明還在指揮水流。站在江心的崗亭前,“你走這邊,他走那邊”的吆喝聲、勸誡聲、慰撫聲聲聲入耳。
李冰在世時已考慮事業的承續,命令自己的兒子作三個石人,鎮于江間,測量水位。李冰逝世400年后,也許三個石人已經損缺,漢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測量水位。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這位漢代水官一定是承繼了李冰的偉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師,放在江中鎮水測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適的崗位。這個設計竟然沒有遭到反對而順利實施,只能說都江堰為自己流瀉出了一個獨特的精神世界。
石像終于被歲月的淤泥掩埋,20世紀70年代出土時,有一尊石像頭部已經殘缺,手上還緊握著長鍤。有人說,這是李冰的兒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兒子。
出土的石像現正在伏龍觀里展覽。人們在轟鳴如雷的水聲中向他們默默祭奠。在這里,我突然產生了對中國歷史的某種樂觀。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會消散,李冰的兒子會代代繁衍。轟鳴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遺言。
《都江堰》習題
11.第一段對文章內容的表達有什么作用?(5分)
12.第三段濃墨重彩,對都江堰的水流作了極為生動的描繪。作者這樣寫有什么用意?(5分)
13.聯系上文,說說你對“轟鳴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遺言”這句話的理解。(4分)
14.本文寫了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前的所見所聞所感,請探究作者的創作意圖。(6分)
《都江堰》答案
11.首段寫作者游都江堰前的心態,欲揚先抑(或“與游覽后的震撼和陶醉形成對比”),(2分)既突出了都江堰難以抗拒的魅力,(2分)又使文章波瀾起伏。(1分)
12.表現水的魅力,贊美水的強悍生命力,(2分)顯示出都江堰水壩工程的神奇功效,肯定了都江堰的游觀價值,(2分,寫出都江堰的價值即可),為下文寫李冰精神作鋪墊。(1分)
13.都江堰這個古代水利工程體現的治水理念和經驗(2分),以及修筑和維護都江堰的人身上體現的為民造福的獻身精神是歷史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值得我們珍視和繼承。(2分)
14.①歌頌都江堰,高度評價李冰從實踐中總結治水經驗的巨大作用,歌頌了古代水利科學的偉大成就;②贊美李冰為民做實事的獻身精神,充分肯定李冰為利民、富民,既做官又做水利專家的政治道路;③稱頌李冰父子為民服務的偉大精神永世長存,并代代相傳。(每點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