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閱讀題《敬業與樂業》的參考答案
《敬業與樂業》,敬業,即責任心,是對學業或工作專心致志;樂業,即趣味,不僅樂意去做某件事,而且從中領略出趣味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該文章相關的閱讀訓練試題及其答案,希望通能幫助同學們提高閱讀、鑒賞、寫作能力以及語文綜合素養。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17-20題。(9分)
敬業與樂業
人生要敬業。“敬”字為古圣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捷的法門,可惜后來被有些人說得太精微,倒變得不實用了。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業有什么可敬呢?為什么該敬呢?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充當消化面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①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里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才去當,實實在在把總統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圣。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們對于各種 職業,沒有什么分別揀擇。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至于我該做哪一種勞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惟一的秘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一敬。②《莊子》記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說道:“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做的事來和他交換。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大家同是替社會做 事,你不必羨慕我,我不必羨慕你。怕的是我這件事做得不妥當,便對不起這一天里頭所吃的飯。所以我做這事的時候,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說:“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褻瀆職業之神圣;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本文選自《敬業與樂業》,有刪改)
17.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答:
18.你怎樣理解第二段劃波浪線的句子“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的含義?(2分)
答:
19.請指出文中兩處劃線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并任選一處分析其作用。(3分)
論證方法:①____ ②
作用:____
20.這篇文章給了你什么啟發?(2分)
答:
《敬業與樂業》閱讀題的答案
17.參考答案:人生要敬業。 評分標準:2分
18.參考答案:精神生活高于物質生活,人不能簡單為了活命而勞動,應當學會在勞動中享受生活的樂趣。 評分標準:2分,意思相近即給滿分(只寫“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充當消化面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給1分)
19.參考答案:①事實論證(舉例論證) ②引用論證(道理論證) ①作用:具體準確論證“凡可名之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的”(或“凡職業都是可敬的”)增強文章說服力。 ②作用:證明“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就是忠實”這個觀點,說服力強。 評分標準:3分,每小題1分。作用1分,
20.參考答案:示例:做事要專注,干一行愛一行。追求人生的精神價值;職業沒有貴賤之分,只有努力多少之別;敬業精神,于人生最為必要,于人生最為有利。 評分標準:2分,意思相近或言之成理,酌情給分。